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文化“上雲” 不得已還是新機遇?

發佈時間:2020-03-25 09:15:36 丨 來源:央廣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滑鼠輕點,在網上展廳領略各地博物館的精美展品;拿出手機,遠端使用圖書館的線上資源;坐在電腦前,看一場戲劇的高清錄影……雖然場景轉移到了網路,但線上文化服務,將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豐富了人們的“宅”時光。

但這畢竟是疫情“逼”出來的文化生活方式,是權宜之計,還是行業發展新機遇,尚需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3月18日,工人日報客戶端一場“雲賞櫻”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各路觀者大呼過癮。這樣的文化體驗,放在兩個月前,恐怕難以想像。

一場大疫改變了很多,也帶來了很多。居家的日子,最需要以恰當的精神生活來消磨時光。於是,雲觀展、雲蹦迪、雲網課、雲健身、雲諮詢、雲讀書……各種形式的文化生活一夜間冒出來。平臺企業、相關機構部門與億萬網民一起打開了雲上文化的潘多拉盒子。

花式文化陪伴“宅生活”

2月24日,阿裏文娛聯合阿裏創新業務事業群發佈《雲生活報告》稱,雲吃飯、雲運動、雲旅遊、雲蹦迪等,構成了網友宅生活主要內容。其中,80後熱衷於把自家客廳變成運動場,並跟隨奧運冠軍直播體育課一起燃燒卡路裏;90後玩起了雲蹦迪,00後則忙著考證……

短視頻平臺B站聯合摩登天空開創了“雲蹦迪”玩法,參與者以網上音樂節的形式在家和網友們視頻互動,伴隨音樂人的演出跳舞。雙方合作的“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獲得超100萬次觀看。

本次活動中,百餘位音樂人的70多場音樂節被搬到線上,並邀請藝人自製宅家視頻。連續5天的直播,觀看量128萬,單日彈幕破10萬。音樂內容整體也迎來數據爆發,用戶用B站聽音樂4億次、其中原創音樂2720萬次。此外,宅家美食5.8億;宅家健身1.2億;舞蹈、美粧、練琴、繪畫等文化藝術內容累計播放超3.9億次。

優酷在疫情期間組織了一場“雲觀影”,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優酷日活躍用戶和用戶時長創下新高;電影播放量較平時超過2倍增長,院線片的播放量、網路電影播放量雙雙超預期。

阿裏文娛電影演出業務總裁李捷表示,“雲觀影”活動為用戶帶來了勇往直前的溫暖,也為行業帶來了一起迎接春暖花開的信心。

宅家文藝的網友也時刻關注疫情,通過各種雲打call的方式,為疫情中的湖北和武漢加油。優酷彈幕中“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超過20萬條。此外,阿裏創新業務事業群旗下的鯨鳴App裏,“祝福武漢”的語音彈幕高達32萬條;在唱鴨App裏,共有3萬首歌曲參與“武漢加油”話題,原創歌曲超百首。

優酷引入慢直播以來,帶動10多萬人“雲旅遊”,24小時不間斷直播全國各地景區景色,足不出戶飽覽祖國大好河山。

在這個最長假期中,小視頻成為休閒娛樂的主要方式,用戶觀看量增長60%。觀看量排名第一的品類是幽默搞笑,而網友拍攝最多的是曬宅家生活。數據顯示,1月24日至2月7日,共10.7萬人發佈了25.9萬條抖音視頻,累計觀看達33億次。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黃楚新表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短視頻在引導輿論、安撫人心上作用明顯。

“用戶們在家中需要優質的內容來打發時間,緩解精神壓力。這樣會延長短視頻的播放時間和頻次。”李捷説。

想獲得長期認可並不簡單

毋庸諱言,疫情下,各個視頻網站的流量都在增加。

但要想獲得網友的長期認可並不簡單。

“線上文化根本不同於線下文化,與其説靠的是技術,不如説靠的是産品思維。”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雲遊敦煌”産品負責人李航發現,與線下觀展相比,線上的用戶時長和入口都非常有限,必須有一種有價值的産品創新體驗,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展品線上化展示。

一位觀展愛好者説,雖然雲上看展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她的需求,但她更想看實物,可以近距離觀賞和感受藝術珍品的魅力。現在網上一些圖文尚不能完全達到她的要求,但疫情期間她已經十分滿足。

更重要的是,文化有社交屬性,需要原創的精品內容。但由於疫情,很多製作機構受到影響,影視機構也無法開工,因為優質的原創內容匱乏,觀眾不得不迴圈看舊內容。

“面對挑戰,我們別無選擇。”一些美術館推出了虛擬展,宣稱要“用直播的方式跟觀眾走得更近”。相關機構工作人員認為,將線上關注度轉換為線下收益,考驗的是創新運作模式。藝術機構需要支付藝術家和員工的酬勞,投入和産出差距會不斷拉大,需要有一定良好的商業運作來維持平衡,但是線上商業模式是否合理並有效,都還在摸索之中。

因時之舉醞釀新機遇

雲上文化活動是因時之舉,無奈之舉,但從長遠來看,如果能夠實現新突破,也將是對文旅産業的有效拓展。

一個例證就是,疫情期間,直播形式火熱起來。快手等平臺推出的“重讀《許三觀賣血記》”直播讀書會等各類直播網課,一些直播形式還産生了經濟效應。

淘寶上各大博物館文創的“雲售賣”讓人們看到博物館利用線上拓展新生存空間的可能。2月23日,淘寶直播聯手國家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等八大博物館,推出一天內“雲春遊”,講解員們一邊介紹展品,一邊鉚足了勁為自家文創産品帶貨。

數據顯示,國家博物館的文創帶貨最高月銷售記錄是277件。博物館線上帶貨雖未形成氣候,但也做了營收的新嘗試。目前,僅在淘寶天貓平臺,就已有包括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敦煌博物館等20多家博物館的官方旗艦店,累計擁有超千萬粉絲,其中一半以上是90後。

實際上,除了形式改變,更重要的是內容方面的沉澱。

電影導演賈樟柯的觀點,也許更能説明疫情對相關文創行業的影響,“就個人而言,作為電影人,我不認為這次疫情會在某種程度上削弱我們繼續製作電影的熱情或渴望。反而,這次疫情讓我們停下來思考了,我們的社會以及個人很久都沒有思考過的問題。所以,在創作層面上,我們可能會找到很多靈感來源,從而做出更多的作品。”

原文連結:

http://ent.cnr.cn/zx/20200324/t20200324_525027680.s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