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藝術沙龍

美術館的門關了,藝術卻在延伸

發佈時間:2020-03-05 09:31:38 丨 來源:北京日報 丨 責任編輯:鄭乾


北京畫院美術館虛擬360度展廳。

本報記者王廣燕

2020年的春天註定難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包括藝術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受到不小的衝擊。各大美術館閉門謝客,原有的展覽安排不得不調整,大量線下公共教育活動臨時取消。此外,“北京畫廊周”等多個大型藝術活動也宣佈取消或延期。

儘管美術館的門關了,藝術活動卻沒有完全停擺。許多美術館積極舉辦線上虛擬展覽,嘗試以直播和短視頻等多種方式打破空間阻隔,傳播藝術文化。在已經持續月余的“閉關修煉”中,業界共同等待、期盼著春來。

閉館不閉展

螢幕也能漫遊美術館

吳印鹹1939年拍攝的《白求恩大夫》,靳尚誼1980年創作的油畫《醫生》,張得蒂1984年創作的雕塑《日日夜夜》……在全國抗擊疫情進行時,中國美術館第一時間發動館員整理館藏醫護題材美術作品,策劃了線上展覽“向醫務工作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醫護題材作品欣賞”。正如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所説,這些作品雖創作于不同年代,但都飽含著美術工作者對白衣天使的敬仰與尊重,彰顯了“醫德仁心”。

以此次疫情閉館為契機,不少美術館加快資源梳理,涌現出線上展覽的熱潮。每塊螢幕,就像是美術館開放的大門,任由觀眾隨時隨地徜徉。在中國美術館官方微信公眾訂閱號,點擊“展覽”一欄的“特別推薦”子欄目,便可欣賞“生命之樹——中國美術館藏非洲木雕藝術展”“東方風來滿眼春——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展”等25個近年優秀展覽。在中國美術館官網上,“展示鑒賞”欄中的“線上展覽”匯集2012年至2016年的101個展覽,一個個虛擬展廳體驗,令觀眾足不出戶也能“親臨”展廳。

北京畫院也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傳遞全民抗疫的信心、傳播文化藝術。北京畫院美術館公共教育及媒體推廣主任羅元欣介紹,北京畫院美術館向受眾推送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北京畫院畫家創作的抗疫作品;二是以齊白石作品為代表,如《鍾馗圖》《紅梅圖》《雲龍圖》等鼓勵人們抗擊疫情;三是雲看展,推送之前展覽的3D展覽,以跨時空的觀展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四是傳統繪畫知識,將北京畫院之前出版的研究成果與觀眾分享。

閉館不閉展,甚至開新展,已經是許多美術館在網際網路技術發達的今天,共同的選擇。“接下來,美術館的線上展覽、線上課堂等內容都將走向常態化、深度發展。”北京時代美術館副館長王燕説道。

挑戰亦是機遇

直播連心共候春來

“盼了很久的直播,果然沒有失望”“藝術傳遞一種力量,武漢加油,中國加油!”2月29日晚,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參與的一場線上音樂會被刷屏了,數萬名網友線上圍觀。此次音樂會正是基於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於近期呈現、因疫情而暫停的展覽和表演項目《園音》。這一特殊時期的線上項目,旨在消弭地域、時空限制,轉變傳統觀看藝術的方式,使觀眾繼續關注和走近藝術。

由於在閉館期間失去門票收入,疫情讓民營美術館和藝術機構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一些民營美術館在短視頻、直播平臺上積極策劃線上藝術項目,在擴大藝術影響力的同時也撫慰人們的心靈,送來些許溫暖。

在閉館後的兩周內,木木美術館推出了虛擬群展“藝術還在:一場閉館期間的展覽”。與此同時,木木美術館還推出了線上直播,以互動的形式為觀眾線上講解此次虛擬展覽中的作品,陪藝術愛好者“宅”過這段時光。“很多觀眾都對這次虛擬展覽的形式充滿熱情和好奇,在直播中發來很多問題,與我們互動”,木木美術館負責人説。

“面對挑戰,除了積極應對,我們別無選擇。然而挑戰也帶來機遇,突如其來的閉館促成了木木的首個虛擬展覽的誕生,讓我們有機會用直播的方式跟觀眾走得更近。”木木美術館官方微網志發佈了這樣一段話,這也是許多美術館的心聲。

原文連結:

http://bjrb.bjd.com.cn/html/2020-03/05/content_12449763.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