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藝術沙龍

木偶藝術要在傳承中創新

發佈時間:2019-12-12 11:17:27 丨 來源:人民日報 丨 責任編輯:鄭乾


談起木偶藝術發展,我常想一個創新問題。

有人會説,木偶藝術是非遺,談創新可能會産生“誤導”,會傷害傳統,使傳統藝術變得面目全非。在我看來,非遺劇種的發展,應該是傳承和創新“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創新要以傳承為本,沒有傳承的創新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不可能有真正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任何非遺劇種,沒有創新就不能發展,就會老化、僵化,最終從“活化石”變成無生命的真化石。

考察泉州一帶的木偶藝術時,就能深深感受到這一點。以晉江布袋戲為例,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兩條腿走路”的歷史。由於觀眾數量增加、觀演空間擴大,布袋戲的偶身就顯得太小,於是,藝人們把偶身加大,還給偶身雙臂加上肘關節,使它能夠活動,大大提高了表現力。這些都是創新。但創新後的布袋戲依舊是靠演員的五個指頭操縱,也就是説,劇種最根本的特性沒變,布袋戲仍舊是布袋戲。而且,並不是所有偶身都做了上述改革。譬如劇目《小悶·小七送書》中的小七是丑角行當,就運用了傳統設計,雙臂始終筆直,動作粗獷急促;而兩個旦角個頭增大,肘關節可以彎曲,動作細膩優雅。觀眾能從對比中感受到強烈的喜劇效果。可見,藝人對偶身結構和動作技巧的改革是從實際出發的,並非盲目地為創新而創新。

泉州提線木偶也在保護傳統基礎上不斷創新。偶身經過改造,增加了膝關節,全身的線從十幾條增加到30多條,表現力大大增強。更具根本性的是舞臺樣式的改革。過去,泉州木偶的演出形態被稱為“四美班”,藝人站在舞臺上,一片與胸部齊高的屏風豎立在他們與木偶之間,藝人操縱木偶的全過程,以及他們的表情、道白和歌唱,觀眾都看得清、聽得見。木偶沒有表情,操縱者的深情投入和優雅動作,既是對木偶局限性的補償,也具有高度的審美價值。後來,提線木偶走進大劇場,面臨觀眾增多的新情況和創作現代劇目的新課題。比如排演《解放一江山島》等新戲,劇中出現了飛機、大炮和戰艦,演劇的形態必然要改造。為了真實表現故事的時空背景,演員在腳下墊一個平臺,居高臨下地操縱偶身。後來,這個平臺墊得更高,成為中臺,最後發展為高臺。

高臺發展到極致的例子是《火焰山》,使用加長的提線操縱,是世界提線木偶史上空前的創新。該劇是泉州提線木偶上演場次最多的一齣戲,巡演數十個國家,所到之處,無不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四美班”樣式與高臺樣式各有韆鞦,具有不同的審美趣味,它們都是藝術瑰寶。高臺樣式本是一種創新,經過60多年發展,已經成為“第二傳統”。2006年以後,泉州提線木偶最著名的幾齣大型新戲——《欽差大臣》《趙氏孤兒》《盧俊義》,全都採用高臺樣式,傳承“第二傳統”。高臺樣式與“四美班”樣式的並存,生動見證著創新與傳承的辯證關係,同時也是“兩條腿走路”的最佳例證。

我國木偶藝術的形態、樣式極為豐富多樣,且各有所長,潛力無限,都值得認真研究。只要在繼承和保護傳統的前提下敢於、善於創新,木偶藝術一定能更好發展。

原文連結:

http://ent.cnr.cn/zx/20191212/t20191212_524894909.s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