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樂器鑒賞

骨笛復活記:聽見八千年前的聲音

發佈時間:2019-12-12 10:43:30 丨 來源:新華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新華社鄭州12月11日電題:骨笛復活記:聽見八千年前的聲音

新華社記者王丁、桂娟、雙瑞

八千多年前,一隻仙鶴死去,把尺骨留在原始人的聚落。

聰慧的華夏先民,給它鑽上了孔。從此,人類世界響起絲竹聲。

“骨笛音色明亮、樸拙,帶著悠遠神秘的氣息。每次吹起它,都感覺心靈和祖先離得特別近。”33歲的賀小帥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骨笛演奏者。他長于笛、簫、塤多種樂器,但手持骨笛時,心中總涌起別樣的敬意。

賈湖骨笛,被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河南博物院的展廳裏,在蓮鶴方壺等國之重器的映襯下,賈湖骨笛因小巧而顯得低調,卻絲毫未被掩蓋光芒。八千多年歲月侵蝕下,笛身仍晶瑩亮潔,上面整齊排列著七個小圓孔。

賈湖骨笛剛出土時,專家們為測音,用它吹奏了一曲民歌《小白菜》,這是世人第一次聽到如此遠古的樂器聲,骨笛的音階結構、保存完整度都堪稱奇跡,聞者無不動容。

“賈湖骨笛的出土,將中國音樂史的起源提前到了8000多年前。”曾任賈湖遺址發掘領隊的張居中説。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距今約9000─7500年,是淮河流域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存。

從1986年到2013年間,賈湖遺址共出土40多支骨笛,大多為7個音孔,皆以鶴類禽鳥中空的尺骨製成。其中最完整的一支,通體油光發亮,仿佛還帶著遠古的溫度,據推測它曾被先民長期把玩。

為追尋華夏正聲,讓今人在音樂中感受祖先的情感脈搏,賀小帥所在的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從十多年前就開啟了骨笛的復原展示之路。

“我最早吹的笛子是樹脂材質,後來是骨粉,太醜氣了!”賀小帥2006年加入時,華夏古樂團的笛子雖是仿製賈湖骨笛,但外觀、材質、音色都和骨笛相去甚遠,“很不甘心,我經常想,就沒有真正的骨頭嗎?”

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霍錕——華夏古樂團團長,他心心唸唸想擁有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骨笛。

“觀眾可能不太關注音律和演奏技巧,但能從骨笛所傳遞的訊號中,感受到強烈衝擊和深深的自豪感。”霍錕説,高度還原賈湖骨笛面貌,讓現代人聽到遠古的迴響,顯得很有價值。

然而,難度比想像的還要大。賈湖骨笛以仙鶴的尺骨為材料,對先民來説,這或許是唾手可得的尋常物件。但今天,丹頂鶴屬於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用它的骨頭幾近奢望。

霍錕回憶,這些年來他們想遍了奇招。輾轉聯繫各地搞收藏的人,去飯店後廚翻找……

直到2016年,一位製作藏族鷹笛的手藝人,給了古樂團幾根骨頭——來自草原上自然死亡的鷹或禿鷲。其中一根,形狀大小都和賈湖骨笛接近。

尋找製作骨笛的師傅,又花了兩年時間。最終,一位南京的笛簫製作師,答應試一試。此前,他從沒做過骨頭材質的樂器。

先打通骨頭的關節,把纖維掏出來,打磨成中空、光滑的骨管;根據賈湖骨笛的音樂參數,做第一個吹孔,試著吹響;接著打孔、校音。

“製作過程只有三四個小時,準備工作卻有十幾年。”賀小帥全程參與了這次製作,儘管笛子仍有瑕疵,但音高、音色已十分接近出土的賈湖骨笛。當他迫不及待吹出即興創作的旋律,一種按捺不住的快意噴薄而出。

除骨笛外,華夏古樂團還復原、複製了陶塤、編鐘、箜篌等300余件套音樂文物。根據歷代樂譜、文獻和民間音樂遺産,編譯、創作了100余首古風樂曲,為實現音樂考古舞臺化展示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音樂文物首先是樂器,是形象的、聲音的藝術,靜態展示遠遠不夠,古樂團本質是文物陳列的特殊形式。”華夏古樂團首任團長、原河南博物院陳列部主任李宏説,河南博物院的音樂文物豐富,構成了完整的中國音樂文化鏈條,最有條件“活化”。

從八千多年前的骨笛開始,五千年前的陶塤、四千年前龍山的特磬、三千年前夏王宮的銅鈴,到兩千多年前的兩周鐘鼓磬瑟、管簫琴笙,一千多年前的歌舞樂俑……一個個相繼甦醒,奏響了中華民族的心靈之聲。

“誰調清管度新聲,鷓鴣飛處舞春風”,2000年成立至今,華夏古樂團的演出浸潤了無數國人的心靈,還走向美國、南韓、義大利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的溫潤典雅、源遠流長。

原文連結: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19/12-11/9031142.s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