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交響樂團進圖書館開音樂會。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28日,為期三天的“2019世界交響樂北京論壇”在國家大劇院落幕。來自全世界近30家樂團和機構代表會聚北京,圍繞著“融合·發展”主題,探討“交響樂與城市”、“觀眾培養與普及”、“交響樂與科技”、“樂團發展與新作品”四個前沿而現實的議題。
困惑
觀眾席上“一片白雪”
近年來,交響樂在我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機遇中也有挑戰。“世界各地的交響樂團和交響樂的創作者越來越多,演奏家的技巧水準越來越高,但相比古典和浪漫主義時期,我們這個時代真正能風靡全世界的交響音樂作品卻不見增多。”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綱説,“不可否認,交響樂已經走到了一個緊要的時刻。”
“我們在歐洲和美國的觀眾數量不斷減少,而且他們的平均年齡過高。”慕尼黑愛樂樂團團長保羅·穆勒説。音樂家們向台下望去,觀眾席上“一片白雪”,類似的擔憂幾乎縈繞在每個西方國家交響樂團的心頭。雖然過去的幾十年中,交響樂在中國發展迅猛,但普及的力度和廣度都有待提升。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陳光憲指出,同樣的一套曲目,在西方國家可以連演兩三場,而國內通常只能演出一場,追根究底,還是觀眾對交響樂不夠“上心”。怎樣為交響樂吸引更多的觀眾,是一個具有普適性的話題。
出路1
用網路直播吸引年輕人
年輕人是大家最為關注的群體。英國皇家愛樂樂團曾做過調查,在全部受訪者中,18至25歲的年輕人是最願意了解古典音樂的群體,但他們苦於沒有接觸的渠道和足夠引起興趣的契機。在這個層面上,科技的力量從來不容小覷,比如帕瓦羅蒂的經紀人曾説,帕瓦羅蒂一場通過電視平臺轉播的音樂會的觀眾,是20世紀初義大利最偉大的男高音卡羅索一生觀眾的總和。今年5月,國家大劇院舞劇《天路》進行了全球首次4K+5G直播,線上觀看人數達到了370萬,這樣的數字,是承載力有限的劇場無法實現的。
想要走近年輕觀眾,網路已經變成必由之路。越來越多的樂團和劇院開始意識到網路和“直播”的重要性,除了與各大視頻網站、社交媒體合作,許多院團都建起了自己的數字平臺。演出直播是最受歡迎的內容之一,但沒有演出的時候,觀眾們還可以看什麼?國家大劇院選擇把臺前幕後的故事拍成短片。在版權允許的情況下,通過跟拍和採訪,讓觀眾知道,完成一部歌劇需要經過哪幾個階段;交響樂團怎樣進行排練;揭秘“高雅藝術”的過程,無形中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但科技對交響樂發展的助力不限於此,英國皇家愛樂樂團團長、總經理詹姆斯·威廉姆斯發現,如果音樂會能搭配有創意的燈光,也會增強年輕人走進來一探究竟的興趣。
科技同時也為交響樂帶來了新的難題。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往往無法抽出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完整地欣賞一部交響樂作品,智慧手機等設備更是把時間切割得極為碎片化。“人們常常在起居室裏用手機聽音樂,也可能是在喝一杯威士忌的時候想要古典音樂的陪伴。”全球最大古典音樂平臺Medici總監埃爾韋·布瓦西埃説,“大家都希望資訊是直截了當的,不需要複雜的指引。我們要不斷適應,考慮到社交媒體和人們生活的特性等等,融入這個生態系統中。現在的樂章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做到30分鐘那麼長。曾經的古典音樂播放列表應該怎麼和當下的欣賞習慣結合起來?我們還沒有答案。”
在適應時代的層面,北德廣播愛樂樂團團長馬蒂亞斯·因肯漢斯提供了一種吸引觀眾的思路:“音樂要和非音樂的主題進行結合,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接觸新的目標觀眾。”樂團的“戰爭安魂曲”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戰爭、生死、恐懼、焦慮……這些話題都是當代年輕人關注的熱點,由此入手,“艱澀”的古典音樂更加容易被消化和接受。
出路2
交響樂團走出“音樂廳”
幾乎所有的樂團,名字中都冠以所在的城市。植根于城市中,交響樂團到底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在芝加哥交響樂團教育總監喬納森·麥考密克看來,樂團必須要走進社區,向更多居民傳播和普及交響樂是樂團的分內之事,近年來,樂團一直在為公立學校的音樂課提供幫助。美國國家交響樂團的駐地是華盛頓,每年,樂團都會走進軍隊、醫院和老兵的基地,為他們和家人演奏免費的假日音樂會。此外,樂團還與其他公益項目合作,為女性、正在康復的病人等群體提供特別的音樂體驗。
“為什麼我們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在音樂大廳之外服務社區呢?這是很多美國交響樂團都在想的問題。”美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加裏·金斯林説,“有一些出資人和董事成員,用賣了多少張票來衡量我們是否成功,這是錯誤的。我們走進社區,不是以此為噱頭來推銷樂團,而是想要和更多的人分享音樂,尤其是那些沒有辦法進音樂廳的人。我們沒有期待得到回報,只是希望聽眾能夠被我們做的事觸動,這是我們使命和承諾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希望成為當地文化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一個樂團,往往會成為所在城市的文化名片。許多樂團開始將城市的特色融入自己的表演。成立於2012年的西安交響樂團是國內樂團中的後起之秀,每年秋天,他們都會在西安的地標性建築大雁塔下舉辦戶外音樂會,今年樂團還設計了一場距離兵馬俑只有60米的演出。新加坡交響樂團則用音樂表現著“國家的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和諧共處,這也是新加坡的特色。”新加坡交響樂團首席執行官莊學鵬認為,交響樂是一門起源於西方的藝術,對於東方國家的樂團來説,擺脫亦步亦趨的“西方綜合徵”,找到自我的身份認同非常重要,“我們要用自己的演奏反映時代韻律。作為國家交響樂團,我們需要成為國家話語的一部分,音樂季的主題和我們的城市、和國家緊密相關。”記者高倩
原文連結:
http://bjwb.bjd.com.cn/html/2019-11/28/content_12432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