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教育電視臺《美育中國》欄目錄製現場,迎來了兩位“重量級”嘉賓。
顧秀蓮,一直以來非常關心中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青少年美育工作的發展,2008年擔任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後,更是將全部的心血和努力投入在這項工作中。在《美育中國》欄目專訪中,顧秀蓮指出“美育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可以提高學生思想,發展學生道德情操,可以豐富學生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可以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提高體育運動的品質,可以鼓舞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並進行創造性的勞動。”
在談到實施美育的途徑的問題時,顧秀蓮從社會美育、學校美育、家庭美育“三位一體”的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如何推進未來的社會美育工作,顧秀蓮提出了“大教育”的概念,她談到:在大教育背景下,通過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資源,使各層次的人群根據其個性特徵進行針對化的藝術學習,以此建立完善、成熟的中國美育體系。
年逾九十歲高齡的彭珮雲,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她擔任國家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分管藝術教育工作期間,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這也是中國藝術教育史上被稱為“藝術教育春天”的特殊歷史時期。
她認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充分體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學校藝術教育體系,是一項宏偉、艱巨的任務。首先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進一步提高對美育重要性的認識,糾正重應試、輕素養的傾向。在發展學校藝術教育時,要十分關注用健康向上的作品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引領風尚,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傾向。其次要不斷促進教育公平,重點關注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美育教學條件的改善,加強分類指導,因地因校制宜,堅持整體推進與典型示範相結合。
為表達對美育工作的關注和支援,彭珮雲還親自為全國學校美育聯盟題詞“美育讓學生更美麗”。
《美育中國》欄目是由全國學校美育聯盟為指導單位,中國教育電視臺、常青藤美育聯盟共同策劃,中國教育電視臺製作的一檔以“關注美育熱點、聚焦美育難點、創新美育觀點”為宗旨,以打造“大美育,網路育人,培根鑄魂”為核心理念,關注青少年綜合素養提升,聚焦多元化視角下的美育普及,展示社會美育、家庭美育、學校美育成果的公益電視欄目。欄目將於近日在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