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絲路之聲

“足尖上”的藝術傳承 千年敦煌舞“飛入”課堂

發佈時間:2019-11-27 09:24:05 丨 來源:新華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新華社蘭州11月26日電 題:“足尖上”的藝術傳承 千年敦煌舞“飛入”課堂

新華社記者任衛東、白麗萍、郎兵兵

還未進入教室,就聽到“嗒嗒”的拍子聲和身體接觸地板的摩擦聲。

“準備,情緒到位,開始!踢腿……這組動作再來一次。”蘭州文理學院敦煌舞傳承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亮正在給該院藝術職業學院敦煌舞蹈班的學生上舞蹈課。

舞蹈課上,學生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金亮老師,跟著老師手勢的起落,輕柔緩慢地做著每一個動作。

17歲的蘭州文理學院藝術職業學院學生郝如夢正和同學們努力練習著敦煌舞,舞動的身體如同壁畫上的“仙子”一般靈動。

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郝如夢説,學習敦煌舞已經有兩年半,早晨6點半到教室訓練,為了能夠展示壁畫人物的輕盈身姿,腿上綁著10公斤的沙袋,抬腿上千次練習腿部肌肉柔韌性,進行手勢、手位、單腳、腰部、眼神、呼吸等組合訓練,每天這樣的訓練時間長達8個小時。

“敦煌舞是舞蹈家們追尋古跡、挖掘遺産,依據敦煌壁畫舞姿創造的具有西部特色的古典舞蹈新流派。”金亮介紹,敦煌舞的風格獨特,每天都要進行動作姿態的系統訓練。

通過教科書給學生講再多的歷史知識,也不如讓他們站在壁畫前傾聽一分鐘歷史的聲音。除了敦煌舞主課的訓練外,學校設置了相關的敦煌學課程,同時還會組織實地參觀莫高窟,讓學生臨摹、體驗“飛天”神韻,教師們將收集提煉的敦煌舞蹈元素創作成舞蹈作品,讓學生在表演中感受敦煌樂舞文化。

85歲高齡的敦煌舞教學體系創始人高金榮長期擔任這所學校的駐校專家,她表示:“這樣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們感知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精髓,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繫,從而産生歷史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僅可以提高修養,而且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中獲得美的教育。”

如今,千年敦煌壁畫上的古老舞姿已成為蘭州文理學院藝術教學的特色課程。早在1981年,敦煌舞創始人高金榮將敦煌舞引入課堂,還開創了包括手姿、手臂、單腳形態和琵琶道具組合在內的舞姿訓練課,編導了《敦煌夢幻》《極樂敦煌》等組舞以及教學劇目《千手觀音》《妙音反彈》等舞蹈,為建立敦煌流派的舞蹈藝術奠定了基礎,“活化”了敦煌壁畫。

為傳承和保護絲路文化,蘭州文理學院專門開辦了敦煌舞蹈表演實驗班。2016年,蘭州文理學院“敦煌舞表演藝術人才培養”被列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目前,蘭州文理學院藝術職業學院的敦煌舞蹈班每年招收25名學生,分4個年級開設敦煌舞基本訓練課、敦煌舞劇目排練課等課程,形成了中等藝術職業教育與高等藝術教育相銜接的招生錄取與教育教學機制。

“近年來,師生們一起編排了《千手觀音》《蓮池戲遊》等幾十個敦煌舞劇目,多次赴新加坡、泰國等地交流演出。”蘭州文理學院黨委書記閻曉輝表示。敦煌舞蹈班走出了不少敦煌舞蹈人才,其中包括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女主角“英娘”的幾任扮演者,還有不少畢業生考入更高學府進行深造,繼續研究學習舞蹈。

近期,蘭州文理學院還成立了敦煌文化研究中心,利用敦煌文獻資源中心,將文化保護傳承與藝術創新融為一體,加大對敦煌舞及文化的應用性研究。

原文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9-11/26/c_1125276574.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