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首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拉開帷幕,大涼山的自然風光加上戲劇本身的藝術特質完美地把風景與藝術審美相結合,將少數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融合起來,這是其最大特點。
近年來,曾被認為只有在一線城市才有觀眾和市場的經典舞臺藝術逐漸走出大城市,來到二三線城市,甚至是鄉村、山區。看似是“下沉”,實則是挖掘經典舞臺藝術的更深層的發展之道。對於當地政府來説,這些“下沉”的經典舞臺藝術不僅豐富了當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於當地的文化藝術普及教育,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市場管理思想以及巨大的文藝市場機會。
現在的問題在於如何將文藝與當地具體情況相結合,不僅要突出這個藝術形式的獨特性,同時要利用好當地的人文特點、自然資源,不能將各地區的文化産業做成千篇一律。在這方面,烏鎮戲劇節和大涼山戲劇節便給文化事業管理者和文化産業經營者以良好的啟示。畢竟對於中國文藝來説,紮根基層、叫好又叫座的藝術節太少。
多取經,少埋怨;多謙虛,少傲嬌,這才是發展應該有的態度吧。
文/滿羿
原生態的彝味戲劇盛典
戲劇走出大都市的兩種表情,一是時尚前沿的烏鎮戲劇節,另一個便是原生純樸的大涼山戲劇節。23日晚,首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戲劇盛典在西昌火把廣場舉行,神秘火辣的彝族歌舞與戲劇節參演團隊的片段展示,點睛般地勾勒出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氣質——原始、神秘、年輕。
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彝族文化、藏鄉風情和摩梭民俗交織,戲劇土壤雖稱不上深厚,但歌舞基因以及幼兒園的教育,讓孩子們在與中國劇協主席濮存昕的朗誦與歌舞表演中,一點都不怯場。大山裏的嘹亮童聲與簡潔自然的彝族舞蹈,讓這個節目不愧為全場最高人氣。濮存昕在大家的要求下念起了詩人郭小川創作的那首舒心暢快的《祝酒歌》,並稱打贏扶貧攻堅這場仗後,全國人民都會為大涼山鼓掌舉杯。
由於正逢彝歷新年,《老人打火》《畢摩祈福》等祥和的祈福節目,《彝族月琴》《摩梭納西》等原生態歌舞,彝族高腔與克智等傳統戲劇展示,以及吸引了外籍樂手加盟的涼山交響樂團與大涼山合唱團的現代演繹,都讓盛典呈現出豐富色彩。此外,現場還舉行了戲劇教育之涼山西昌教學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北京舞蹈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高校未來將派老師前來授課指導。
盛典開始前,戲劇節還以傳統年節必不可少的“千人彝宴”迎接全球嘉賓,一籮山貨、一盆濃湯,簡單又不失彝家味道,彝族歌舞伴隨左右,主人和客人圍著鍋莊跳起達體舞年味兒十足。彝宴的舉辦地實景劇《阿惹妞》的演出場地也正是2017年央視雞年春晚西昌分會場的演出場地。
山水、民族與人文結合
作為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第一發起人、藝術總監的濮存昕,是向正在國家大劇院排練的《林則徐》劇組請了兩天的假趕來參加戲劇節論壇及盛典的。據他介紹,在藝委會會議上,大家決定明年的戲劇節將會在彝歷新年過後舉辦,這也就意味著時間將推後。
濮存昕説,“正如論壇中多位國際戲劇節的組織者説的那樣,一城一地的藝術節一定要與當地的居民發生關係,而彝歷新年有7天的假期,很多當地居民都外出旅遊了,今年的觀眾大多來自成都或是對烏鎮戲劇節意猶未盡的觀眾。明年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當地觀眾,甚至彝族觀眾,包括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的科研人員可以參與到戲劇節中。”
很多人都認為,和大涼山戲劇節“打擂臺”的無疑是烏鎮戲劇節,但濮存昕説,“我們不去做比較,兩個戲劇節的氣質完全不同。”雖然首屆戲劇節的規模已經達到了5個空間312場戲劇演出,但濮存昕透露,未來將有更多的演出空間投入使用,比如乘船到蘆葦蕩中看演出等等。“大涼山戲劇節一定要與自然山水和少數民族的人文基因相結合,將世界唯一的冬季戲劇節這張牌打好,明年成都到西昌的高鐵就將開通了,屆時,涼山真的就不遠了。”
探討
少數民族地區如何做好“國際戲劇節”?
中國劇協主席濮存昕
“戲劇有故事、有人物,更有思想”
昨天,2019西昌國際戲劇論壇在中國劇協主席濮存昕的主持下開幕,來自俄羅斯、蘇格蘭、日本、南韓、中國等國家的九位嘉賓齊聚“冬天不冷、夏天不熱、説遠不遠、航空四通八達的西昌”,共同探討“全球化語境下戲劇節的功能與演化”。
濮存昕説,“大涼山為什麼要做國際戲劇節?就如同中國為什麼要發展、人民為什麼要過好日子一樣。自然風光這樣的美,多民族的文化如此有特色,大涼山期待與世界來分享自然風光與人文特色。少數民族地區大都能歌善舞,戲劇比歌舞和音樂更多元,因為戲劇有故事、有人物,更有思想。”“全球化語境下戲劇節的功能與演化”,論壇題目很大,但嘉賓的角度和解讀各異,濮存昕稱這是一個取經會。
國際戲劇協會總幹事托比亞斯·比安科恩
“關鍵要素是需要涵蓋城市的文化根源”
國際戲劇協會總幹事托比亞斯·比安科恩以世界知名的羅馬尼亞錫比烏戲劇節為例,闡述了一個成功的國際性戲劇節的一個關鍵要素是需要涵蓋城市的文化根源。
“可以是建築、環境,可以是這個城市擁有的任何種類的文化,甚至可以是最新創造的文化。只有形成了獨特的氛圍,才能有別於世界各地定期舉辦的成千上萬的各種節日。大涼山以及周邊地區的環境都擁有豐富且獨特的文化表現形式,要想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就要以自身不同於其他節日的特點作為發展基礎。戲劇和所有的表演藝術都屬於各行各業的人們,所有的活動都應專注於人的參與。錫比烏正是將城市和市民包含在了活動理念中,也正因如此,錫比烏的市民也因戲劇節而感到驕傲。”
國際劇協日本中心主席永井多惠子
“戲劇是了解世界文化的不二法門”
在國際劇協日本中心主席永井多惠子看來,戲劇是了解世界文化的不二法門。
“歌舞伎的韻律今天依然在日本人心中流淌,比其更早的‘能’和‘狂言’這兩項‘世遺’項目,今天也有著新的演繹,我們用這種方式演繹的《理查三世》融入了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在英國等地演出反響很大。我還曾看到美國學生用俳句來造句,用這種文體來寫詩。而中國是世界故事的寶庫,很多作品都是用中國故事創作出來的。戲劇節是了解地域差別的絕佳機會,戲劇更是了解世界文化的不二法門。世界各地還有很多戰亂,只有海納百川才能有容乃大,戲劇無疑也是消除戰爭、維繫和平的最佳載體。”
本組文/本報記者郭佳 (除署名外)
攝影/本報記者王曉溪
原文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19-11/25/c_1125269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