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星光燦爛

中關村裏樂聲悠揚

發佈時間:2019-11-12 13:47:39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中央歌劇院2019演出季-中央歌劇院多民族合唱作品音樂》演唱會現場

由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中關村金秋演出季,以不同內容和主題的音樂會展現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帶給觀眾高雅的藝術享受,同時用音樂講述中關村發展故事,以音樂致敬祖國、致敬生活,致敬大師、致敬經典,彰顯了金秋演出季“以樂會友,以歌咏志”的宗旨和情懷。

致敬祖國,唱響共鑄復興偉業篇章

11月5日,國圖藝術中心還將舉辦《你是時代的脈搏,跳躍在我的祖國》音樂會。本次音樂會圍繞“曙光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時期”“新中國建設、改革時期”“新時代”五大單元進行,為觀眾帶來《我為祖國獻石油》、《克拉瑪依》、《映山紅》、《我愛你塞北的雪》、《幸福中國一起走》、《青春啊青春》等22首中國經典音樂作品。音樂會緊隨時代的脈搏,回首70年奮鬥歷程,歌頌祖國奮進史詩,詮釋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偉大變革,營造共用偉大榮光、共鑄復興偉業的濃厚氛圍。

致敬大師,中外優秀作品令人陶醉

9月1日,《天的祝福——李波大師與神駿樂團音樂會》在國圖藝術中心奏響。作為一場跨界民族音樂會,該場音樂會由國際馬頭琴大師李波與神駿樂團共同帶來,以馬頭琴獨奏和蒙古族新派原生態的音樂形式為主。音樂會現場,或壯麗或激昂或深情的精選曲目,展現出草原音樂文化的遼闊和盪氣迴腸。馬頭琴、冒頓潮爾、火必思、低音馬頭琴、蒙古鼓等眾多展現草原特色的樂器,以及蒙古族民歌、呼麥表演的精彩演繹,展現了音樂家們在傳承、創新和發展民族音樂之路上的孜孜探索。

10月18日,《中央歌劇院2019演出季向大師致敬——勃拉姆斯專場音樂會》亮相國圖藝術中心。音樂會由中央歌劇院音樂總監、首席指揮楊洋執棒,攜手中央歌劇院院長、藝術總監、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劉雲志與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聯袂帶來,帶領觀眾走進勃拉姆斯的藝術世界。

演出由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開始,這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創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也是世界公認最難演奏的協奏曲之一。它樸實厚重的基調、層次豐富的色彩、細膩婉轉的旋律,展示出作曲家在音樂創作中的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風格融合、內心激情與理性框架的思維融合、直抒胸臆與靜水流深的內涵融合。勃拉姆斯人生中創作的最後一首交響曲《e小調第四交響曲》,則是一首悲涼、古雅的交響樂,是作曲家讀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後受到啟發完成的。指揮家楊洋帶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以對這首作品的深刻演繹,來尋求生命與死亡的意義,表達對大師才華與成就的敬意。

這些高品位、高規格、高水準的音樂會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其藝術深度與雋永回味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央歌劇院2019演出季向大師致敬——勃拉姆斯專場音樂會》演唱會現場

致敬經典,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有道

9月6日,《“致敬經典”國家圖書館建館110週年館慶演出季——古琴名家演奏會》在國圖藝術中心舉辦。此場音樂會邀請古琴屆泰斗和各路名家,根據國家圖書館館藏樂譜進行打譜編排,為觀眾帶來《流水》《平沙落雁》《猿鶴雙清》《醉漁唱晚》等眾多古琴名家名曲。其中,由管平湖打譜的《流水》根據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改變,表達了千古知音難一遇的情感;《平沙落雁》描繪了清秋寥落、江闊沙平、鴻雁飛鳴的場景,傳達出“欲下未下風悠揚,影落寒潭三兩行”的意趣;《猿鶴雙清》由李鳳雲演奏,據國家圖書館館藏《新刊發明琴譜》(1530年)、《梧岡琴譜》(1546年)與《五音琴譜》(1579年)合參打譜,聲調悽清而高暢,出塵脫俗;古琴《醉漁唱晚》由龔一演奏,據《天聞閣琴譜》(1876年)打譜,其音樂灑脫不羈,鬆緊快慢、輕重疾徐變化無窮。作為獻給“國家圖書館110週年館慶”的一份禮物,這場音樂會彰顯了百年國圖在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挖掘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對中國傳統古琴藝術的繼承和發揚具有深遠意義。

9月7日在國圖藝術中心上演的《崑曲名家演唱會》,也被列為“致敬經典”國家圖書館建館110週年館慶演出季演出之一。演唱會特別邀請北方崑曲劇院的侯少奎,上海昆劇團的蔡正仁、梁谷音、張靜嫻4位南北崑曲名家,以及上海昆劇團樂隊隊長一級演奏員鼓師林峰、一級演奏員笛師錢寅等中堅力量組成強大樂隊陣容,為觀眾帶來十余段經典崑曲摺子戲唱段。此次演唱會通過典型的故事演繹,教育民眾,敦本淳俗,崇本揚善,為傳承戲曲文化、弘揚優秀民族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

《崑曲名家演唱會》現場

音樂,在情感上閃爍人性光芒,在理性中散發智慧能量。中關村一直以來都是一片音樂傳承與培育的沃土,作為“中關村系列”演出季重要組成部分,中關村金秋演出季堅持文藝精品價值引領,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音樂會作品,豐富觀眾的精神世界,提升觀眾的鑒賞能力,持續點亮中關村文化高地。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