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到右分別是:作曲家杜韻、周天,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應妮)北京國際音樂節(簡稱BMF)的首支駐節樂團——馬勒室內樂團日前在一場名為“新當代的脈動”的音樂會上奏響了作曲家周天和杜韻的管弦樂作品。這場演出,向觀眾展現的不僅是“格萊美獎提名”“普利策獎獲獎”的水準,更展現著中國青年作曲家蓬勃的藝術生命力。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日前與青年作曲家杜韻、周天展開了一場對話。
作為“普利策音樂獎”的首位華人獲獎女性,杜韻直言作為成長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作曲家,和上一代是很不一樣的,那時候中國剛剛開始有流行音樂涌進國門,這種音樂形式帶來的“速度感”和上一輩作曲家成長的環境有著天差地別。這必然影響新一代作曲家的風格和表達,而作曲從來就不是板著面孔的事。
周天則認為,作為第二代走出去的中國作曲家,也許我們還很新。但如果了解歷史並加以深究,從世界上講,比如拉赫瑪尼諾夫到美國發展,也一定面臨同樣的過程,但他最終還是俄國作曲家。“我們也一樣,雖然我們身處國外,但民族性是最根本的。”杜韻對此非常贊同,她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其實一直是非常具有世界性的。
余隆則總結道,中國藝術家今天不止能夠傳承中國的文化,更應該傳承人類的文化,這是特別重要的事情。我們是世界的一部分,尤其在文化層面上去糾結東方還是西方太狹隘。我們的確需要有我們天然的身份認同,但是更應該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融合。
同時,兩位年輕的作曲家以自身經歷證明了一直不停創作的重要性,就算沒有報酬、沒有委約也在創作,惟其如此,最終作品的完成度才能越來越高。他們也一致認為,為新作品提供平臺很重要。作曲是需要經驗的,關鍵是要讓新人來做、來動手,讓他們去實踐很重要。惟其如此,在委約的時候才能看到有不一樣的東西,然後就會有人尋求更多的作品。而這一點,他們眾口一詞為BMF點讚。
事實上,BMF在國內率先提出“中國概念”,並用包括專場作品音樂會在內的各種形式力推中國作曲家作品,但人們熟知的仍然還是那幾位早已成中流砥柱的名字如郭文景、葉小綱、陳其鋼等。
余隆表示,我們的目光不止停留在葉小綱、郭文景、陳其鋼這些大師身上,而是要為每一代作曲家提供機會。對於今天的作曲家而言,他們與世界藝術前沿是平行的。“我們的青年作曲家比如周天、杜韻,他們和全世界的青年作曲家是在一個起跑線上,各自在講述各自的故事。如果要説有偉大的中國作曲家出現在世界樂壇,可能就在這年輕的一代裏。”
值得一提的是,杜韻和周天共同當選第22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年度藝術家”。
原文連結: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19/10-27/89909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