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原創雜技劇《戰上海》拉開上海國際藝術節大幕

發佈時間:2019-10-18 15:37:19 丨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今晚原創雜技劇《戰上海》用一曲英雄主義讚歌為藝術節拉開大幕

匯集全球精品力作打造亞洲演藝之都

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今晚開幕,開幕演出雜技劇《戰上海》吸引眾多目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樹魂立根”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國文化的傳播力,這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長遠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五年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不斷擴容原創首演劇目體量,在刷新文藝創作“上海速度”同時,匯集全球精品力作,打造亞洲演藝之都。

吸引全國佳作,凸顯紅色文化特質


用青春和熱血奏響一曲英雄主義讚歌,上海雜技團與上海市馬戲學校聯合創作紅色主題雜技劇《戰上海》並非個案。藝術節始終致力於推出一系列融匯時代語言、國際語言的文藝精品,傳遞紅色文化精神內核,實現從高原到高峰的攀登。

今年委約作品滬劇《一號機密》是藝術節與滬劇院第10次牽手,全劇圍繞中共地下黨員默默守護黨的機密文件展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表示,滬劇是上海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藝術節希望通過滬劇讓更多年輕觀眾關注本土文化。與此同時,上海滬劇院中生代演員承前啟後,為紅色舞臺革命者行列增添新形象。

類似藝術接力比比皆是。三年前,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委約,90後作曲家龔天鵬以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地上海為主題背景,創作交響合唱作品《啟航》。今年藝術節再次委約龔天鵬創作交響曲《潮》,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從上海視角詮釋70年光榮歷程。龔天鵬説:“音樂傳達的愛與力量是民族的,也是國際的。”

藝術節吸引全國佳作。中國國家話劇院《三灣,那一夜》表現建黨建軍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三灣改編”。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歌劇《沂蒙山》依據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的真實歷史創作而成。深圳交響樂團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以“我的”視角審視祖國歷史和廣袤地域,與上海音樂學院交響詩《英雄頌》異曲同工,寫下壯麗詩篇。

文化互通互惠,展示全球頂級資源

“上海語言,中國語言,世界語言”的融合,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每年留給觀眾期待之中的“驚喜”。五年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舞臺上,原創首演作品的比例領跑全國。 2014年起,國內優秀原創劇目矩陣式初露鋒芒,首次佔到參演節目總數的1/3。這一比例每年不斷被刷新。截至今年,優秀原創劇目已佔據參演節目總數的半壁江山,全球首演、亞洲首演、上海首演作品一部接一部。

五年前,反映上海城市歷史的原創歌劇《一江春水》全球首演,以“中西合璧,融會貫通”的精神在文藝創作領域突破藩籬。交響舞蹈《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全國首演,成為當年國內外演出界的文化盛事。今年,上海京劇院新版京劇《大唐貴妃》與藝術節再續前緣,時隔18年後,讓傳統戲曲藝術煥發新的生命力,反映上海作為國際文化大都市對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追求。

三年前,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羅密歐與朱麗葉》,以世界一流的舞美製作給藝術節中外觀眾“上了一課”。去年,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音樂會首次駐場上海,在藝術總監裏卡爾多·夏伊帶領下,成就許多上海樂迷的音樂夢。

海納百川,今年藝術節一如既往匯聚全球頂尖演藝資源,吸引世界名家名團紛至遝來。藝術節閉幕作品《安德魯·曼茲、黃蒙拉與北德廣播愛樂樂團音樂會》強強聯合。荷蘭國家芭蕾舞團全明星之夜漢斯·范·曼倫作品集《大師頌》等代表歐洲現代舞頂尖水準。當今世界十大小提琴家之一,曾榮獲21次格萊美提名並兩度獲獎的小提琴家平夏斯·祖克曼與阿德萊德交響樂團奏響視聽盛宴。世界級男高音何塞·庫拉音樂會《今夜無人入眠》,傳奇歌劇天后芮內·弗萊明唱響舒伯特等經典藝術歌曲,德國班貝格交響樂團音樂會都將給觀眾留下難忘的觀演記憶。以色列卡梅爾劇院《羅密歐與母親》、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等折射出歐亞戲劇作品的前沿理念。

文化互通的道路越走越寬闊。五年來,藝術節交易會共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會,近600家中外著名藝術節、演出經紀機構、演出團體參加交易會。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交易會幫助交易雙方以多種形式達成逾500項初步合作意向,5萬餘個節目在這個平臺進行展示和交流。近三年,通過藝術節交易會平臺已實現30多項國內“走出去”重點項目。今年藝術節期間,將有450多家國內外機構受邀參加演出交易會。

海外網路擴容,給創作者更多機會

呵護每一部優秀作品走向國際舞臺,藝術節在世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今年,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和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聯合委約、聯合製作的楊麗萍現代舞劇《春之祭》首度亮相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獲得滿堂喝彩,成為本屆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票房銷售最好的劇目之一。

五年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積極整合國內優秀藝術家原創作品和“扶青計劃”涌現的新人佳作,推動它們進入海外展演網路。“扶青計劃”委約作品《我,哈姆萊特》,自2016年起連續三年分別赴英國、美國、法國、南韓等地巡演;音樂劇場《霸王》在2018年登上美國演藝出品人年會交易會舞臺;實驗京劇《蠢貨》在2017年和2019年先後受邀赴羅馬尼亞錫比烏國際戲劇節和英國愛丁堡藝穗節演出……中國年輕人將音樂、舞蹈、戲曲等不同樣式的藝術創作、將青春活力與澎湃激情持續地注入各大國際舞臺。

今年海內外近111部報名作品經過三輪遴選,共有7位青年藝術家、6部作品進入藝術節“扶青計劃”委約行列,涵蓋戲劇、音樂、舞蹈、多媒體、皮影。作品有對古今中外經典著作的當代演繹,有以荒誕故事折射人心的奇幻寓言,有探尋都市人“冷感”原因的肢體表達,也有將音樂拓展于更廣闊舞臺的多媒體作品……創作者探索舞臺藝術的極限,將多媒體影像等更多藝術手段融入表達方式。也許有一天,他們中會出現新的“楊麗萍”“譚盾”,跨越東西方文化,讓“講述中國故事”成為國際舞臺一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反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厚積薄發,推出更多有筋骨、有血肉、有溫度的大作。

本報記者諸葛漪

原文連結: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19/10-18/8982700.s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