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是城市風範的展示,是城市風韻的表達,是城市風貌的象徵。文化,是北京魅力所在。
作為一座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北京文脈悠悠千年,綿延不絕,見證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新中國成立,北京如何“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古都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一道格外複雜的“應用題”。
70年,櫛風沐雨,一座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彰顯現代文化魅力的大國首都,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二)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一座城市,只有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才能真正達到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1952年,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舉行。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在《北京日報》發表文章感慨,“這種空前的盛事和戲曲界大會師是過去所不能想像到的,只有在人民政府領導下才有這個可能。”新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北京繼續煥發神采,並在新世紀迎來發展春天。《關於支援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産條例》等相繼出爐,支援傳統文化藝術搭上新時代的城市發展之舟,與這座城市共同繁榮發展。
如今的北京,長安大戲院是全國公認的戲曲最高舞臺;北京京劇院把京劇唱到了美國林肯中心、俄羅斯的馬林斯基劇院等世界藝術殿堂;北方崑曲劇院把崑曲唱到了聯合國、唱到了阿維尼翁藝術節;建於1440年的法海寺,精美的壁畫因為保護良好變身“網紅”;昔日的天橋雜耍,如今則成為在世界舞臺上令人驚艷的“俏花旦”……今年8月,京劇譚派藝術研究所在北京京劇院揭牌。這意味著傳承七代人的京劇譚派藝術,將得到更好的傳承、發展和研究。舊時代的玩意兒,變成了新時代的藝術;舊時代的藝人,變成了新時代的藝術家,各門類傳統文化藝術都在北京發展中擁有全新成長空間。
(三)
美好生活基於物質殷實,也必然寓于精神豐富。物質和文化如同鳥之兩翼,缺一不可。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提出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要求堅持和強化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不僅明確了北京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也為北京市加快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指明瞭方向。
北京,是中國劇場最多的城市,也是中國影視生産的高地,還是網際網路文化的大本營。舞臺演出、影視創作、文學出版、藝術展覽、動漫遊戲、群眾文化……北京不光生産製作眾多文藝精品佳作,還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文化藝術作品,推動著城市文化藝術繁榮發展,豐富著老百姓的精神食糧。而在這背後,是一套從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經驗和策略。
北京實施文化精品工程,促進藝術精品生産,建立文化藝術基金、劇目排練中心、劇院服務平臺,從前端、中端、後端進行全面扶持。可以説,每一個文化行業領域都有相關完善的政策保障,為精品力作的一顆顆種子育苗、培土、催肥,全面保駕護航。良好的基礎,推動精品的生産,北京的文藝精品力作層出不窮。近幾年觀眾和讀者熟悉的電影《戰狼Ⅱ》《紅海行動》《流浪地球》,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最美的青春》,舞劇《天路》,小説《北上》等作品都出自北京文藝院團及文化企業。
2019年8月19日,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表彰座談會在京召開,北京共有10部作品入選,再次位列各省區市之首。這些精品力作以動人的旋律、直抵人心的文字、動人心魄的影像和聲音,彰顯著大國首都的文化實力。
文藝創作,人才是關鍵。從政府主管部門到民間協會,北京形形色色的青年人才培養計劃正在積蓄新動能。一個創意,能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孕育成一部影院裏賣座的大片;一個劇本梗概,能借各類平臺孵化成獲得大獎的戲劇作品;一個熱愛文藝的年輕人,只要有能力有才華就有足夠多的扶持力量助其成長、為其提供平臺……首都優秀中青年文藝人才庫正在慢慢建立,廣納體制內外的優秀文藝人才,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儲備力量。
(四)
“新創意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産品、新市場和財富創造的新機會,所以新創意才是推動一國經濟成長的原動力。”發揮北京文化中心的作用,需要因循傳承,也需要開拓創新。于古人而言,我們是傳統文化的“守夜人”;對後人來説,我們還應是創新文化的“開拓者”。
2005年12月,北京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産業,文化創意産業如新筍出土,飛速成長。自2006年以來,本市共出臺了96項與文化經濟相關的政策,這些政策通過推動制度變革、結構優化和要素升級提高全要素生産率,為文化經濟發展提供健康、可持續的內源動力。
“十二五”以來,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主動調結構、轉方式、穩增長。文化産業作為北京重要支柱産業,佔GDP比重始終保持增長態勢,從2004年6.4%提升到2018年近10%,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産業實現收入1.07萬億元,是2013年的2倍。
全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4000多家,全國文化領域獨角獸企業來自北京的有一半以上。你看資訊的今日頭條、刷短視頻的快手、追熱播劇的愛奇藝、購買電影票的貓眼、去旅遊的馬蜂窩等,都是北京的文化品牌平臺。
北京市還出臺保護利用老舊廠房拓展文化空間、市級文創園區認定管理等政策文件,著力構建文化産業功能區、市級文創園區、示範園區、文創街區等多層次、立體化的文化産業空間體系。798、751、銅牛、郎園……一座座老廠房“變臉”成為充滿時尚感的文創産業集聚區。
北京市“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文化創意産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力爭達到15%,産業支柱地位更加鞏固。北京文創産業蓬勃發展,必將成為助推北京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五)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實現城市保護與城市有機更新相銜接,是首都的職責。
在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的城市規劃中,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一直是一項重要內容。上世紀九十年代修訂的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北京古都風貌保護的十項原則,包括保護和發展傳統城市中軸線、保持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郭平面、保護與北京城市沿革密切相關的河湖水系、保護古樹名木等;2001年北京市提出,首都的建設與發展必須符合古都風貌保護的要求,當建設與保護髮生矛盾時,建設必須服從保護;2002年出臺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在已確定的北京第一批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基礎上,又確定了第二批1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名單;2005年,北京出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讓古城保護有了法律撐腰。
此外,《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發展規劃》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首次擴展到市域範圍,這期間北京市先後投入超過12億元,並引導超過50億元的社會資金用於古都風貌保護;2010年10月,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為名城保護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更是大力推進故宮、天壇、頤和園、週口店遺址等世界文化遺産的保護,推進中軸線申遺和老城復興,推進衚同和四合院、會館、名人故居等歷史建築的保護利用,使“老北京新氣象,老衚同新生活”成為今天北京的生動寫照。同時,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保護建設,著力構建歷史文脈與生態環境相互交融的城市風貌。
在北緯40o上下的世界各大城市,只有北京是歷經3000多年而不衰的都城——這樣一座貫通了歷史、現在與未來的城市,延續文脈,承載鄉愁,必將走得更遠、更輝煌。
(六)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獲得感的內涵和外延超乎想像地拓展,精神文化需求的份額加速度上升。北京身為全國文化中心,豐富的文化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最新的文化建設成果,不斷地通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惠及到個人。
70年來,北京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産品、文化服務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弱到強、從強到優,不斷適應市民從基本享有文化服務到享有高品質的文化服務的轉變過程。
1979年,卡拉揚率柏林愛樂樂團來京演出引發轟動,聽眾幾乎全是國內專業音樂工作者;1998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創辦,世界古典音樂藝術有了“中國平臺”;2007年,國家大劇院開門營業,世界級名家名團名師熙來攘往;2018年,首都演出市場再創新高,演出場次達24684場、觀眾達1120.2萬人次、票房收入17.76億元。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看露天電影還是北京老百姓最重要的休閒娛樂方式。1994年,第一部進口分賬大片與北京觀眾見面。截至目前,北京共有影院329家。博物館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14家增加到今天的179家,公園由五十年代的6個增加到今天的700多個。149家大小劇場、329家電影院、5800多家公共圖書館、上萬家文化館站遍佈京城。
北京的文化生活,不僅是劇場、音樂廳、美術館、博物院裏的陽春白雪,還能夠“下沉”到城市每一個細微的肌理中,各級文化惠民工程、全國領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讓全市人民共用城市發展的文化福利。
北京市持續七年實施“北京惠民低價票演出補貼”政策,讓更多百姓走進藝術殿堂。2012年至2018年,本市累計共有66個劇場申報補貼演出11349場,實際售出100元及以下低價票共計290余萬張。藏在衚同裏的博物館、劇場,開在家門口的圖書館、24小時書店,把閱讀變成分享的“北京閱讀季”,數字文化館的海量線上文化資源等等,都成為市民樂享文化的重要途徑。
堅持頂層設計,對公共文化服務投入,從單純依靠政府到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産業體系逐步形成,文化在北京老百姓身邊的存在感越來越強。
“十五”期間,北京文化事業投入由2001年的7.33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15.88億元,年均增長16.72%;到了“十二五”期間,北京公共文化體育共投入735.5億元,2015年比2010年增長137.5%。如今,北京已建成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文化設施達到7131個,覆蓋率98.85%,實現了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影響力,歸根到底取決於文化的影響力。中國向文化強國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北京作為首都,時不我待,重任在肩。
未來已來。2035年首都北京將成為彰顯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最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描繪了一個令人嚮往的未來。
大事記
2019年
北京出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産條例(草案)》,旨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保存工作,傳承北京歷史文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2017年
北京文化企業出品的電影《戰狼Ⅱ》,票房達到56.39億元,位居中國電影票房榜首。隨後幾年,佔據票房前列的《紅海行動》《流浪地球》也都由北京的文化企業出品。
2014年
北京市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基本建成,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準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公共文化設施達到7131個,覆蓋率98.85%,實現了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
2012年
北京推出演出低價票政策,通過政府出資購買服務,鼓勵劇場設置低價票區域並適度給予補貼,保障演出團體、劇場、觀眾三方均能受益。
2009年
北京成立“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發展中心”,擬訂本市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保護的規劃和措施;承擔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普查、挖掘、搶救、研究、保護和整理的相關工作;擬訂非物質文化遺産搶救保護技術標準和工作規範等工作,讓北京的非遺保護掀開新篇章。
2007年
國家大劇院落成,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上演歌劇、音樂會、舞蹈、戲劇戲曲等門類的高雅藝術精品。經過十餘年的經營,這座劇院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文化品牌。
2005年
北京市委做出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産業的重大決策。自此,文化産業作為北京重要支柱産業,佔GDP比重始終保持增長態勢,從2004年6.4%提升到2018年近10%。
2002年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出臺,在已確定的北京第一批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基礎上,又確定了第二批1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名單。
1991年
首屆文華獎舉辦,北京出品的話劇《天下第一樓》、京劇《畫龍點睛》獲得多個獎項。
1982年
林兆華執導,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絕對信號》首演,拉開了國內小劇場話劇繁榮發展的序幕。
1981年
首都博物館正式開館,原址在北京孔廟。2005年位於長安街西延長線上的首都博物館新館開館。
1979年
由北京市京劇團和北京京劇團組成的北京京劇院成立。劇院陣容強大,名角薈萃,流派紛呈,劇目豐富。
1958年
北京舞蹈學校演出《天鵝湖》,這是新中國第一次自己排演大型芭蕾舞劇。
1950年
北京文聯成立,老舍任主席,此後歷任主席分別有曹禺、楊沫、管樺、金鐵霖、陳平等。(牛春梅)
原文連結:
http://bjrb.bjd.com.cn/html/2019-09/30/content_12421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