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喬坐鎮酷狗直播《國樂大師課》
近日,廣東衛視、山西衛視聯合出品的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在京匯演,《中國青年報》就當晚的“巔峰之夜”做出報道,其中特別提及《國樂大典》與酷狗直播等網際網路平臺的聯手,在直播間裏向大眾傳遞傳統國樂的魅力。《國樂大典》的“尋樂人”陳軍、唐俊喬先後登陸酷狗直播間,進行線上直播、分享互動、指導教學,讓國樂在直播平臺實現受眾的圈層突破。
文化節目的“臺網聯動”近年來屢見不鮮,許多國家級大型線下活動也多借助網際網路平臺擴大傳播。然而以“中國民族音樂”為主題的節目活動,網際網路平臺的作用已不僅限于助推宣傳,而是為具有“非遺”性質的藝術形式提供專業服務。
其中酷狗這類圍繞“聲音經濟”的平臺,正逐步為“中國民族音樂”構建生態性的保護傳承,即培養專業受眾、扶持傳承人、數字化建檔。
大舞臺外的直播間“幹貨”滿滿
早在1995年,廣州召開的“全國第六屆國民音樂教育研討會”就提出了“以中華音樂文化為母語的音樂教育”的口號。中國民族音樂不僅在形式上多種多樣,其精神內涵更是強調將審美與道德規範融于一體。時隔多年,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發展,近年來大眾對於精神層面的美好訴求愈發強烈。
因此,作為發祥于廣州本土的企業酷狗音樂,去年與今年積極聯合廣東衛視《國樂大典》,推出了直播間裏《國樂大師課》。不同於大型舞臺上的盛大節目,《國樂大師課》邀請藝術家走進直播間,與網友近距離接觸互動,在表演樂器演奏的同時,也深入講解相關的民樂知識,讓網友既看到“熱鬧”也學會“門道”,為國樂培養下一代年輕又專業的受眾。
例如人稱“太極琴俠”的二胡演奏家陳軍,在《國樂大師課》上除了演奏二胡經典曲目,還用“陰陽二弦”詮釋太極文化,並與酷狗主播連麥鼓勵他們創造更多有價值的作品;在《國樂大典》上被網友稱為“麻辣鮮師”竹笛演奏家的唐俊喬,登陸酷狗直播間後,通過展示類型各異的笛子,為直播間的“笛友”們介紹中國笛在江南、嶺南等不同區域的發展,生動解説其中的文化故事。
此前一些人認為碎片化的傳播不利於傳統文化的發揚,特別是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酷狗直播推出的《國樂大師課》,是以專業的態度、專業的講師,為網友獻上了“幹貨”滿滿的文化大餐,據了解,每一期《國樂大師課》都獲得了將近10萬人的關注。
福州評話伬藝傳習所評話演員劉宜威接受酷狗主播採訪
戲曲名家、説唱藝人“潮”起來
民族音樂的生態性保護傳承可謂“以人為本”,這個“人”除了受眾之外,還有表演者,然而許多表演者是依賴傳統的劇場演出。為此,酷狗直播近年來通過開展“雋永非遺季”等大型活動,聯合地方戲曲院團,為傳統的劇場演出提供高清直播,以往來線下劇場欣賞戲曲的票友不過上百人、上千人,但是酷狗直播一場粵劇《獅吼記》就曾吸引24萬網友同時觀看。一些年輕的戲曲演員還嘗試以主播的身份入駐平臺,在直播間裏表演傳統戲曲,也同樣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此外,在中國民族音樂大家庭中,還有一種“説唱音樂”也亟待關注,那就是諸如京韻大鼓、揚州清曲、山東快書、鳳陽花鼓、河州平弦、布依族八音坐唱等承載地方獨特文化的曲藝。文化和旅遊部還在近期出臺了《曲藝傳承發展計劃》,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就此解讀表示:“結合當今的時代特點和技術條件,對於保護對象即具體曲種的‘人、事、物、藝’進行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多介質、數字化採集記錄和保存運用,是可行且必要的做法。”
因此在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上,酷狗直播再次發揮自身優勢,特別安排酷狗主播現場直播非遺曲藝的表演,活動涉及非遺曲種94項,其中國家級60項,省級34項,酷狗主播還與許多非遺傳承人、老一輩的藝術家們進行一對一互動,邀請大師通過直播教網友“説唱”。
“田間地頭”的民歌有了新載體
值得注意的是,諸如説唱這類藝術形式大多是口傳心授,有專家稱之為“記問之學”,因此當下網際網路技術的優勢就在於還可以將這些原汁原味的作品以數字形式建檔,永久保存起來。
相比起源於“酒肆茶樓”的説唱音樂,來自“田間地頭”的原生態民歌對於數字化的需求更為迫切,因為許多民歌的“傳承人”並非是專業藝人。因此在今年由文旅部主辦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展演如火如荼地進行時,酷狗音樂同步上線了“淳淳鄉音·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歌單,涉及21個少數民族,涵蓋薅草鑼鼓、黃河號子、象山漁民號子、吳歌、花兒、嘉善田歌、客家山歌、畬族民歌、信陽民歌、陜北民歌、侗族大歌、苗族多聲部民歌等50個傳統民歌種類。此外,在酷狗音樂歌單項目中搜索“民歌”“民族”等關鍵詞,也可以找到由酷狗音樂編輯以及專業聽眾貢獻整理的曲目,一些經典的民歌歌單播放量已高達1800萬次。
據了解,這些歌單、專區的建立,民族音樂的數字化建檔並非易事。以酷狗自2015年啟動的“傳統地方戲曲的數據庫建設及數字化傳播工程”為例,酷狗召集專業人士、戲曲愛好者、工作人員一起為上萬首戲曲錄入歌詞、歌曲資訊、作者介紹等資料,尤其“聽歌詞”是一項既專業又耗時的工作,往往一首30分鐘的曲目,要花70分鐘(約曲目1.5倍)的時間去反覆核對。最終在2016年正式上線的“戲曲專區”涵蓋了10余種地方戲曲、涉198位大師、10137個曲目。
相信在未來,在網際網路平臺的扶持助力下,中國民族音樂會有更多優秀經典的作品突破圈層、實現“活態”傳承。
原文連結:
http://www.xfrb.com.cn/article/hxsc-hxsd/16533146898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