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排行

原創歌劇的藝術感染力

發佈時間:2019-09-06 09:51:00 丨 來源:人民網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圖為《天地神農》劇照。李春陽攝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但有關的舞臺藝術作品卻鮮有耳聞。今年8月9日、10日,由上海歌劇院創作演出的歌劇《天地神農》,將這個神話傳奇搬上了舞臺。編劇遊暐之這樣解讀劇名:“天”代表神,“地”代表人,《天地神農》講述的,正是神農“由神變人”的心路歷程。以寫人的角度寫神,是這部“神話”歌劇最具有創新思維的特徵。

歌劇《天地神農》的故事並不複雜,圍繞“興農耕”“嘗百草”兩個事件展開,全劇結構清晰、主題突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作品最吸引觀眾的還是在戲劇事件當中人性的展現,無論神還是人,都鮮活生動,充滿人性,引發觀眾的共情。

歌劇是音樂的戲劇,有了好的故事,更要有好的音樂和入耳入心的唱段。作曲家金復載的整體創作嫺熟老道,結構完整連貫,音樂與戲劇相當統一,既有戲劇性又有旋律性。這部歌劇以交響樂隊演奏,沒有使用民族樂器,形式上似乎很“洋”,但是整體風格卻非常“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巧妙地化用其中並進行再創作,有著鮮明的“中華文化音樂辨識度”。劇中《一束九穗禾》《百草歌》基本能讓人過耳成吟。幾段大咏嘆調《崖邊的小花》《幽深的夜晚》既好聽又令人感動。這部歌劇特別出色的是合唱,旋律動聽,演繹精湛,對於營造氛圍、推動戲劇發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尾聲以無伴奏的阿卡貝拉式開始,感人至深,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舞臺呈現方面,導演陳蔚精準把握住了“雄渾神奇、古樸自然”的大基調,主舞臺是人臉形狀的山體,深具意味,而懸吊的可以上下左右變換的山體景片,參差錯落,質感逼真,虛實結合形成立體三維空間。舞美的語匯與戲劇本身交融緊密,比如瘟疫來襲時黑紅相間倒懸的荊棘,“百草歌”時在透明純凈的綠色中從天而下的各種古樸瓶壺。服裝和造型同樣充滿想像力,尤其是具有塑形作用的肌肉服,充分表現遠古人類的健碩、天然,而模倣麻、樹葉、花朵製作的服裝,在材質色彩上將古風與時尚融為一體,極具當代美感。舞臺調度流暢自如,幾段戲劇中的舞蹈如《豐收舞》等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演員的表演都很投入,男中音歌唱家孫礫連演兩場,唱演俱佳,“放棄神力”和“嘗草犧牲”的兩場戲讓很多觀眾落淚。

指揮是歌劇二度呈現的靈魂人物。指揮家許忠曾經在歐美指揮過多部西方經典,而《天地神農》是他回國後指揮的第一部中國原創歌劇。無論在音樂的詮釋還是內容的表達上都非常精準,他的風格穩而不溫、細膩準確、自如流暢,確保了《天地神農》首次亮相的藝術水準。

歌劇《天地神農》以古照今,以具有時代風格、創新前沿的藝術思考,講好中華人文始祖神農的故事,生動呈現了歌劇的藝術魅力,充滿文化自信。

原文連結: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9/0905/c1013-31337152.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