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華北平原渤海灣畔的山東壽光,蔬菜的種植聞名遐邇。據傳,黃帝史官造字文祖倉頡也誕生在這裡,壽光又稱“聖城”,便起因於此。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上流傳著好多古老的傳説和記載:“倉頡造字聖人猜”,“藏書室”,“倉頡雙井”等,這些傳説,給無數的文化學者,特別是當地愛好歷史文學,漢字書法的學者無盡的力量和啟發。傅樂安,就是其中一位典型的漢字名稱研究愛好者,他創辦的“國學堂起名中心”,隨著傳統文化的興起,也早已蜚聲在外。
傅樂安,自幼喜好古文詩詞,偏好秦篆唐楷書法,對周易和漢字研究的興趣尤濃。剛參加工作時,他是當地書畫協會的最年輕會員,作品多次參加展覽並獲獎。他撰寫的反映改革開放的報告文學獲一等獎。他好咬文嚼字,曾因“借條”和“欠條”的區別而專學法律,並一度到中國政法大學深造。曾因對“干支紀歷”和二十四節氣的好奇到北京大學國學院進修《周易與漢字》,2010年,曾兩赴埃及和中東地區,研討對比埃及的聖書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楔形文字。癡迷于傳統文化的他,2012年11月,借承十八大東風,成立了全國縣級首個“國學堂”,專門教授學生漢字的演變來歷和書法。
走進傅樂安的起名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漢字演變史》展示墻,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能醒目地了解到漢字的演化過程。辦公書架上,《説文解字》《周易與漢字》《漢字與姓名》《現代漢字學》等工具書琳瑯滿目。
在對中國文字造型藝術探索與實踐過程中,傅樂安對漢字學,特別是姓名學內在寓意資訊的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層次。人名、物名、店名、商號是一種符號,也是一種音律聲波,它們是一個能量場,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對人的一生有著深刻的影響。每個人尤其是孩子起一個吉祥,音律暢達的名字,經常被人呼喚,能使人在不知不覺中萌生和積聚一種向上的力量,以健全的身心去迎接美好的未來。而一個拗口、晦澀、蘊意膚淺的名字,則會起相反的作用……十幾年來,國學堂起名中心獨特的服務方式以及傅樂安的博學多識,引起了省內外各界人士的極大興趣和關注,求取名號的商家也趨之若鶩。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最基本單元,同時又是中國文化的最高代表。據了解,漢字名稱講究音形數義,寫出來是符號,念出來是聲波,符號和聲波皆以能量資訊場的方式影響著個人或單位。期待傅樂安和他的起名中心能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惠及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