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網路平臺以數字形式對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加以記錄、保存,並通過貼近年輕人審美喜好的方式進行互動,進而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已經成為共識。除了近年來愈發火熱的戲曲外,近一段時期以來,民歌這種廣泛流傳於民間的傳統音樂形式也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大放光彩。
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以“鄉音·鄉情·鄉愁”為主題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在雲南舉辦,本屆民歌節首次將全國範圍內的傳統音樂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進行集中展演,同時珍貴的音頻資料也同步上線到數字音樂平臺,不僅為全國各地的網友獻上一份非遺大餐,也在網際網路新媒體語境下為民歌搭建了全新的“文化空間”。正如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研究員張剛所言:“原生民歌是非常重要的音樂體裁,實際上我們都是在本土民歌中成長起來的。近年來,國家也在大力支援原生民歌的保護和發展,希望原生民歌節能夠在社會生活、音樂生活、非遺保護中發揮作用,讓民歌在我們一代代人心中傳唱下去。”
那麼,以原生態為特色的民歌是如何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被年輕觀眾所接受並喜愛的?這一方面源於其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歸功於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網際網路平臺的積極推動。據了解,當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線上下火熱進行時,酷狗音樂平臺也同步上線了“淳淳鄉音·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歌單,涉及21個少數民族,涵蓋薅草鑼鼓、黃河號子、象山漁民號子、吳歌等50個傳統民歌種類。此外,用戶在平臺的音樂歌單中搜索“民歌”“民族”等關鍵詞,也可以找到由專業音樂編輯以及專業聽眾整理的民歌曲目。數據顯示,一些經典的民歌歌單播放量甚至已高達1800萬次。
不過,數字化傳播看上去簡單便捷,實際卻需要“慢工出細活”,因為缺少專業受眾、資料難以統一管理保存是地方戲曲、原生態民歌等傳統藝術形式在現代傳播的阻礙。“對於用戶而言,找到自己想聽的作品只需要手指輕輕一按,然而為了收錄整理這些珍貴資料,平臺需要召集專業人士和工作人員一起為上萬首作品錄入歌詞、歌曲資訊、作者介紹等資料,併為作品分門別類地貼標簽。”數字音樂平臺專業人士表示,地方戲曲、原生態民歌的數字化傳播不能揠苗助長,更不能淺嘗輒止,僅僅將戲曲作為噱頭只會適得其反,做好資料保護保存的基礎工作是傳承的前提。
此外,無論是戲曲還是原生態民歌,推動傳統音樂數字化傳播的關鍵是在保證傳統音樂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加以創造、創新,並聚焦新生代聽眾的培養。如,當下十分受年輕人歡迎的歌曲《花重錦官城》和《月照長安新》便是地方戲曲元素與古風音樂、流行樂結合的産物。其中,《花重錦官城》由成都川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王超獻聲,歌曲開頭正宗的川劇唱腔為整首作品增添了濃郁的傳統味道。《月照長安新》則邀請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秦腔“四大名旦”之一的齊愛雲,在歌曲中加入經典的《打金枝》選段,歌曲開頭的秦腔令網友感到驚艷,同時與古風音樂的結合也為歌曲整體增色不少。傳統戲曲與現代流行音樂的完美融合,讓這些作品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線後迅速走紅,有網友如此評論:“古老的川劇、秦腔與時下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古風音樂,碰撞出的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同時還有對新時代的謳歌。”
的確,對於尚處於音頻資料數字化轉化階段的原生態民歌來説,地方戲曲的數字化傳承經驗值得借鑒——以“留住傳統味”為根基,在平衡好專業性與娛樂性的同時,借助數字技術和網際網路平臺在年輕人之中的影響力重獲新生的經驗值得借鑒和學習,這不僅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文化藝術內容的創新,有利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整個文化産業的繁榮發展。
原文連結:
http://shangjie.lnd.com.cn/lianmeng/2019-08-16/28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