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者在演出。林澔一攝
“我和幾位舞者即將離開雲門舞臺,但雲門舞集沒有退休,明年7月,廣場見!”7月27日晚,台北兩廳院文藝廣場,在漫天花瓣雨和潮水般的掌聲中,林懷民和眾多舞者彎下腰,向剛剛席地而坐欣賞他們演出的4萬名觀眾深深鞠躬、鄭重致謝。這是雲門舞集第2432場演出,也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
當晚的節目,除了近年來深受好評的《水月》《稻禾》《白水》,還有久違舞臺的《家族合唱》《行草》《松煙》《竹夢》《如果沒有你》等經典片段。林懷民説,雲門舞作是他的構想和意念,而雲門舞者用汗水和青春給予這些舞作血肉和靈魂。此次公演後,周章佞、楊儀君、蔡銘元等9位資深舞者,也即將陸續離開雲門舞臺。林懷民根據他們的想法,精心安排了此次公演的節目內容,讓舞者在特別的舞臺上,用最擅長的舞作向大家道別。
上世紀60年代,林懷民無意中在大陸出版的雜誌《人民畫報》上讀到赤腳醫生的故事,於是起意創辦一個能夠走入田間地頭的民間現代舞團。上世紀70年代初,雲門草創之時,就遊走在台灣的一些小城鎮,還常常跑到台南、彰化等地的田間山林,為當地的農民、少數民族同胞送去表演。
不過,把現代舞這種藝術送到鄉下,一開始並不被看好。島內知名作家楊照解讀當時的社會現象是:“雲門舞集誕生在一個對藝術沒有什麼基本領受力的社會,幾乎沒有人會相信現代舞蹈有任何機會在台灣生根。現代藝術、現代舞蹈和台灣庶民生活,是距離再遠不過的兩個世界。”但就是距離如此遠的兩個世界,還是被雲門拉到一起了。因為林懷民始終認為,現代舞是雅俗共賞的藝術,任何人都能看得懂。
即使後來躍身為世界級舞團,雲門始終沒有忘記成立的初衷。騰不出更多時間深入鄉間,就將送戲下鄉改為大型戶外公演。1992年6月5日端午節那一天,雲門舞集在台北“大中至正”廣場露天公演《白蛇傳》《薪傳》等舞作,吸引6萬觀眾欣賞。特別是從1996年起,在島內注重文化深耕的企業“國泰金控”全力資助下,每年7月雲門舞集都堅持在台灣城鄉做大型戶外公演,每場觀眾數萬。23年來,雲門戶外公演的舞作包括古典文學、民間故事、台灣歷史、社會現象的衍化發揮,乃至前衛觀念的嘗試。多出舞作因受歡迎,一再搬演,如今已成為台灣社會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林懷民曾説,自己非科班出身,創辦雲門只想為辦一個自己的舞團、跳自己的舞。為撐起舞團,他自學編舞,“我從舞者身上學習什麼是身體和動作、從戶外公演的觀眾反應檢視自己的作品”。欣賞雲門戶外演出的觀眾,是來自各年齡段的普羅大眾,林懷民從他們眼中找到創作的靈感和養分,因此一直自稱是“戶外觀眾訓練出來的編舞家”。
原文連結: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9/0729/c1013-3126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