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教育

兒童劇“不講道理”更受歡迎

發佈時間:2019-07-25 09:33:22 丨 來源:北京日報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幻夢奇緣》劇照。

漫長的暑假是孩子們期待的好時光,也是演出市場熱度最高的時候。兒童劇演出是北京演出市場的重頭戲,而暑期正是兒童劇集中上演的時候,暑期兩個月時間裏北京將有近百部兒童劇演出數百場。

“藍海”催生眾多演出品牌

據統計,近幾年來北京兒童劇演出市場一直在穩步增長,2018年達到4060場,觀演人次超過160萬,票房過億元,可以説是演出市場的“藍海”,越來越多企業和機構加入其中,也催生了“中國兒童戲劇節”、“春苗行動”、國家大劇院國際兒童戲劇節、天橋藝術中心“繽紛兒童”嘉年華等眾多品牌活動。

當下兒童劇演出市場中最為觀眾熟悉的應該是由中國兒藝舉辦的中國兒童戲劇節,以其大體量、覆蓋面廣而著稱,今年就有14個國家的57部作品演出191場。最有成長性的則是由北京文旅局主辦的“圓夢中國·春苗行動”北京市優秀少兒題材舞臺劇劇目展演。已連續舉辦八屆的“春苗行動”,從最初只有十部劇目、二十多場國內院團帶來的演出,到現在已經成為暑期兒童演出的重要品牌,今年共有二十部劇目演出四十場,其中不乏國際優秀作品。

國家大劇院國際兒童戲劇季是暑期市場的一匹“黑馬”。去年,國際兒童戲劇季的開幕式劇目丹麥多媒體兒童劇《安徒生童話》、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木偶劇院的兒童版木偶歌劇《魔笛》《糖果屋》,以及澳大利亞紙幕影像遊戲劇《光影奇妙夜》都一票難求,尤其是《安徒生童話》隨著首演口碑爆棚,“黃牛”把票炒到了1000元一張。今年,他們依舊引進了多部高品質的國內外作品。除此之外,天橋藝術中心舉辦的“繽紛兒童嘉年華”北京劇院兒童戲劇嘉年華也都是近年來出現的,各具特色的兒童劇演出品牌活動。

原創崛起傳統題材受青睞

“藍海”往往蘊含著無限生機,兒童劇市場的海量需求對國內原創兒童劇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國內原創劇目品質正在逐步提高。中國兒童戲劇節開幕大戲是中國兒藝的音樂劇《火光中的繁星》,這個作品打破了人們傳統概念裏兒童劇的小格局,鋼鐵質感的舞臺儼然就是一部大片的場景。“春苗行動”展演劇目《體育場的流浪貓王》,雖然是一部兒童劇,但製作方卻花比一般兒童劇演員更高的演出費,邀來時下話劇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實力派演員黃澄澄、陳雅狄、彭梓桁等人演繹。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做是為了提高整部劇的品質,這些優秀的演員雖然不能參加全部演出,但他們的表演將為後來的演員奠定較高的演出標準。

在原創兒童劇中,中國傳統文化題材越來越多,許多非遺項目被融入其中。今年“春苗行動”中就有中國木偶劇院的《偶王歸來》,這部作品將八部經典杖頭木偶精彩片段匯聚在一部劇中,也是國內杖頭木偶戲第一次集體亮相。《毛猴謠》則以老北京手工藝品毛猴為題材進行演繹,將中醫文化、中華武術融入其中。《漢字王國之成語秘境》展開了一個擬人化的漢字世界,為孩子們講述漢字背後的故事。

前不久,北京皮影劇團出品的《影戲傳奇》更是為孩子們打開了一個新鮮世界。小觀眾在劇場裏目不轉睛地看完演出後,走齣劇場還在琢磨皮影的表演。一位小觀眾説:“以前只聽説過皮影是很古老的藝術,通過這部戲才發現皮影這麼好玩兒。我還了解了皮影的歷史,發現了很多好玩兒的故事。”

好作品會把疑問留給孩子

在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國際兒童戲劇合作與發展論壇”上,比利時克魯庫什戲劇節藝術總監格哈德提到,兒童劇作品的藝術品質非常重要,好的作品就是問問題,把疑問留給孩子,“如果看過一個作品後兒童會和父母繼續討論,有自己的理解,這個作品就是成功的。”

國家大劇院戲劇戲曲部負責人趙菲説,大劇院國際兒童戲劇季中往往國外的作品更受歡迎。究其原因,雖然原創劇目水準在增長,但許多原創作品還停留在怎麼講好一個故事、説明白一個道理的層次,很少會留什麼疑問給孩子,很難讓孩子和父母産生討論空間。國外引進劇目則相對意象化一些,會通過豐富的表現形式來為孩子傳遞一些概念,營造更大的想像空間。比如他們今年引進的匈牙利魅影舞劇《幻夢奇緣》,是用影子舞加黑光劇加人影互動的方式講故事,故事裏爸爸在變老,孩子在成長。來自法國沙皮玩具樂團的《波波波爾斯卡》也是大開腦洞,四位超酷的音樂家從世界各地蒐集了400多件古董玩具樂器,給可愛又復古的動畫片做配音。另一方面,因為許多引進劇目是用英語演出配合中文字幕,許多家長也想借觀看演出來對孩子進行語言啟蒙。

戲劇評論人徐健認為,與國際作品相比,國內原創作品的短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兒童劇的專業創作團隊、熱愛並致力於從事兒童劇推廣傳播的人依然不多,大量演出機構對兒童心理和兒童劇創作規律認知缺乏,難以真正考慮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接受和審美特點,使得低幼、幼稚乃至哄孩子開心成了兒童劇的代名詞。

IP無罪,一味逐利才是病

據道略演藝統計,2018年北京兒童演出市場票房超100萬元以上的劇中,由外地機構製作的有80%以上是版權引進的IP劇。今年暑期演齣劇目中也可以看到有《海底小縱隊》《愛麗絲夢遊奇境》《馬達加斯加》《冰雪奇緣》《白雪公主》等IP作品。

觀看了許多國內外作品的徐健發現,IP本身沒有問題,國外作品也在大量使用IP,比如小豬佩奇、匹諾曹、愛麗絲等,“重要的還是創作觀念和舞臺呈現,從國外作品看,他們並沒有不斷重復、模倣原著的講述方式,滿足於講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而是會找到當下兒童的興趣點,去嘗試如何給當下的兒童講好一個故事,這個‘好’體現了創作者對兒童劇的思考。”正是在這樣的思維指導下,國外IP劇充滿想像力,充分調動兒童的觀賞情緒,注重展示戲劇的藝術魅力,增強劇場體驗感。

但在國內兒童劇市場,觀眾選擇“IP劇”則面臨風險。國有兒童院團的作品往往有嚴格的專家論證和嚴謹藝術追求,一些形成品牌的民營演出公司也注重兒童劇品質和藝術的經營,但更多的演出機構選擇IP劇則有“追金逐利”傾向,在創作上參差不齊,有的劇目就是簡單把原IP的形象搬上舞臺就完事,藝術創作想像力匱乏。徐健認為,中國的兒童劇創作者還要有創造本土劇場IP的自覺,打造屬於自己的有較高藝術品質、市場潛質的作品。(本報記者牛春梅

原文連結:

http://bjrb.bjd.com.cn/html/2019-07/25/content_11897933.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