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排行

從免費到付費 中國數字音樂崛起成為市場“拓荒”參考書

發佈時間:2019-06-05 16:16:40 丨 來源:北國網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今日頭條要進軍付費音樂?準確的説是其母公司字節跳動。據《南華早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其正打算向海外市場推出一款類Spotify的音樂流媒體産品。

前有在音樂短視頻領域的成功,字節跳動向付費音樂的進軍可以説是對全新音樂業務的再次試水。而據知情人士表示,其所選擇的市場大多是付費音樂服務尚未普及的較貧窮國家,此舉也不免讓人好奇,這樣的“拓荒”值得嗎?付費音樂的前景究竟在哪?

其實,遠看成熟領頭的國外市場,近看後起之秀的國內市場,不難發現,無論音樂內容、體驗如何變遷,音樂付費一定是支撐産業正常運作的源頭活水——用戶付費為音樂産業提供源頭支柱,反哺內容創造者産出優質內容、刺激用戶體驗升級,進而繼續維持和培養用戶的付費習慣。

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發佈的《全球音樂報告2019》,中國音樂市場正以強勁的勢頭竄至全球第七。與此同時,基於全民版權意識和數字音樂體驗的雙升級,中國數字音樂也正在向付費常態化邁進,以進一步解鎖龐大的音樂市場潛力。

不過,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健康有序的音樂市場,是嚴格的版權規範和産業鏈各環節意識跟進的集體成果,中國數字音樂的崛起正是如此。

由於缺乏牢固的版權體系,中國數字音樂也曾在網際網路大潮的洪流中被摧毀重建。從2010年12月,文化部發出通知稱,決定進一步清理整治違規網路音樂網站;到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佈《關於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政策利好不斷才終於為中國數字音樂的發展鋪開前路。

此時,網際網路的共用、免費精神已深入人心,對付費音樂的轉化帶來了新的挑戰。對此,作為音樂傳播的核心陣地的數字音樂平臺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積極的內容曲庫積累和對數字音樂新産品和新商業模式的探索中,用戶的版權意識不斷加強,數字音樂收入不斷攀升,音樂正版化也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

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為例,憑藉超前的“付費訂閱”概念,其已在付費用戶方面率先完成了原始積累。隨著數字專輯、K歌、直播等創新玩法的開發,其也逐漸形成了包括“發現、聽、唱、看、演出、社交”在內的全場景音樂體驗,構建了一個多元化的“音樂社交娛樂生態”,讓用戶在參與到音樂的創作、欣賞、分享和互動中,充分滿足了對於音樂的想像,也大大提升了音樂的應用價值。

如今的數字音樂平臺,付費會員的權益更加多元化,不僅涵蓋了高品質音樂試聽下載,還有個性主題、鈴聲特權、彈幕氣泡、新歌搶先體驗、首唱會特權、免廣告等豐富多樣的增值服務內容,每月僅10余元左右的成本也激發了用戶的價值認同,進而帶動了版權意識向付費意識的轉化。根據騰訊音樂最新發佈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線上音樂付費用戶達到2840萬,同比增長27.4%。

而更加積極的意義遠不止於此,為優質音樂付費,不僅是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策略,也是培養用戶付費意識、建立付費習慣的有效手段,以此,可進一步倒逼音樂內容生産商花費更多心思埋頭創作,為市場提供更多、更優秀的音樂作品,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高的精神需求。對於創作者而言,對音樂的付出與回報也因為市場的規範化和盜版的式微回歸正常,越來越完善的音樂人扶植計劃也可以讓他們發揮才幹,專心做音樂的“匠人”。

另外,基於音樂的流動性,其與周邊行業的聯動也能創造更多經濟價值。尤其是最近這兩年,數字音樂實際上已經從傳統産業模式發展到了一個由數字音樂為主體,且消費端比較突出的新階段。泛娛樂音樂體驗、現場演出、音樂裝備、音樂打分、卡拉OK、社交體驗、智慧樂器、線上音樂教育、智慧音響等,都為音樂消費創造了新的盈利點,帶動了整個音樂産業的活力。

毫無疑問,在付費的驅動下,産業才能更好地走向蓬勃,逐漸形成規模的國內數字音樂發展,或許就是最好的市場“拓荒”參考書。

原文連結:

http://qiye.lnd.com.cn/keji/79432.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