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敦煌女兒》上演。記者 葉辰亮 攝
“五十年前三擊掌,誓言聲聲響耳旁:一擊掌青春留在蒼涼大漠;二擊掌贏回了學術敦煌;三擊掌誓將那瑰寶消逝腳步來阻擋。拼盡全力絕不退讓,敦煌慷慨留我,我誓言留住敦煌!”昨晚,上海滬劇院創排的滬劇《敦煌女兒》作為“文華大獎”參評劇目亮相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茅善玉這一段鏗鏘的唱腔,帶給觀眾來自“上海聲音”的大氣體驗。唱詞中的“三擊掌”成為貫穿全劇的戲眼,也將故事原型、敦煌研究院榮譽院長樊錦詩堅守大漠數十年的艱辛歷程,以詩化語言勾勒出來,令人感佩。
這是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帶領團隊勤耕八年實現的一個舞臺夢。坐在觀眾席上的樊錦詩本人也陪他們共同走過這八年,並且將“工匠精神”四個字送給所有主創人員——八年打磨,亮劍一刻。謝幕時迫不及待涌到臺前歡呼拍照的觀眾和截至發稿時網路直播141萬次的瀏覽量説明瞭一切。
原型助陣,“數字敦煌”與紫竹調在臺上融為一體
前兩天,從200公里外江蘇海安大劇院的“模擬考”演出歸來,劇組全體成員好像多了一點底氣——這底氣來自八年間從選題構思到幾番推倒重來;來自近一個月對照錄影,精確到分秒、字詞的細節雕琢;更來自樊錦詩。從去年試首演綵排場觀演至昨晚的一年零38天間,這是她第五次坐進劇場。80多歲的女學者近年仍步履不停,在工作地敦煌、母校所在地北京和家鄉上海之間輾轉奔波。直至演出前一天,她特地放下北京的研究工作,飛回上海,再度觀看講述自己和常書鴻、段文傑等幾代學者紮根大漠、為敦煌學研究奉獻一生的故事。
去年4月《敦煌女兒》第一次綵排演出,樊錦詩帶來看戲的小孫子抱著茅善玉叫“奶奶”——茅善玉的人物塑造成了;去年9月該劇第一次修改提高後的演出,更有年代感的服裝、更為鮮明的敦煌人群像以舞臺詩話語言呈現——這部戲的時代氣息足了;第三次、第四次的北京觀演,樊錦詩感慨著“戲打磨得一次比一次好”的同時,也心心唸唸著自己最看重的“數字敦煌”工程如何用舞臺更好呈現,從而讓普通觀眾在茅善玉慷慨激昂的演唱唸白之外,有更直觀的感知。
昨晚演出中,當“樊錦詩”叩問自己千年莫高如何抵禦自然侵蝕之時,新時代的敦煌人走到臺上,舞臺倏忽呈現出由數字三維建模到洞窟佛陀塑像壁畫的多媒體呈現,無數張壁畫高清影像投射其中,觀眾席驟然爆發掌聲。不僅樊錦詩本人很興奮,就連一路見證該劇打磨提高的戲迷也告訴記者——新版最震撼的,莫過於茅善玉氣勢恢宏的唱段與數字影像的配合,將“數字敦煌”這一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工作在舞臺上生動呈現。
通宵裝臺,擰緊作品精彩呈現所需要的每一顆螺絲
一路見證這部作品的精益求精,樊錦詩感慨滬劇人“敬業精神”:是幾代滬劇人傳承接力,將田間小調發展成為能夠與時代同行的地方劇種,甚至能夠在今天的舞臺上講述大漠故事。
與臺前塑造人物、描摹時代相呼應的,是幕後的敬業與拼搏。早在28日深夜,滬劇院負責裝臺布景的舞美工作人員就已經守候在美琪大戲院門口,等候國家京劇院《紅軍故事》劇組拆臺結束,便馬不停蹄地將五輛大型貨車裏道具布景卸貨。
如此緊急不是沒有道理。過去裝臺,劇場都會在演出前留出至少兩天時間完成前期準備,可這一次,由於演出密集,留給劇組的時間只有一天半。為了給演員留出充分時間走臺,50多名舞美工作人員連軸轉,實在眼皮打架,就找個能歇腳的地方稍微瞇上一會兒,轉頭又回到後臺忙個不停。《敦煌女兒》連序幕尾聲共八個場景,為了保證場景間的轉換順利,舞美工作人員還要根據劇場條件進行調試。老師傅管這叫“一課一練”,即裝好一場就按劇情從頭到尾操作一遍,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調整。轉臺是機械的,考慮到運轉時發出的聲音可能影響前排觀眾的體驗,工作人員在調試時特地往轉臺裏墊了海綿,嘗試消音——這雖是普通觀眾不易察覺的細節,擰緊的卻是一部舞臺作品成為精品力作必不可少的螺絲。
終於,原本需要36個小時的裝臺提前完成——30日淩晨五點不到,布景道具全部到位,演員在早上10點就站到舞臺上進行最後一次綵排。
記者了解到,9月該劇將展開蘭州、敦煌、西安等地的西部地區巡演,借著大漠題材、敦煌精神把吳儂軟語的影響力向西北推進。11月,上海滬劇院還將四進北京大學,原本計劃只演出經典作品《雷雨》,在師生的盛情邀約下又加上了《敦煌女兒》,這也將是該劇二度亮相北大。(記者黃啟哲)
原文連結: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9-05/31/content_796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