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餘音未盡情不了
——記葛招龍、徐培良對寧海古戲臺的修與護
開場鑼一聲響,嘰嘰嘎嘎的人群頓時安靜下來。笛簫傾訴中,水墨腔在屏後柔柔一囀,上場門前簾兒輕輕一挑,水袖甩起來,臺步、連步、圓場走起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就這樣咿咿呀呀地登場了。
葛招龍是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縣級古戲臺非遺傳承人,癡迷著古戲臺的修復,他每次對著古戲臺的時候都會有時空的恍惚,他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能工巧匠拿出了塵封多年的工具箱
“元宵演劇到春殘,乘興何妨日日看;共道經年辛苦甚,三時工作一時歡。”寧海,從西晉設縣以來,已經有著1700多年的歷史。這個有著“戲劇之鄉”之稱的浙東古城從明清以來就活躍著越劇、京劇、平調、亂彈等多個劇種。鼎盛時寧海境內的古戲臺多達600多座,村村有戲臺。
歲月總被雨打風吹去。到本世紀初,寧海的古戲臺只剩下120座。“寧海古戲臺大致分為廟臺、祠臺、街臺三種,其中絕大部分是各村各姓宗祠內的祠臺。有的村甚至有三四座。即便只剩下120座,存量也為國內少有。”葛招龍介紹,因本世紀初先於其他地區的保護、因寧海古戲臺的獨特性,寧海被命名為全國唯一的“中國古戲臺文化之鄉”。
葛招龍不是一開始就做這一行,但他回過頭來看,發現前半生都在為這一行做著鋪墊。
20世紀60年代,葛招龍出生在寧海岔路的湖頭村。這一帶盛産能工巧匠,素有“五匠之鄉”的稱號。很多農家子弟的人生軌跡便是找個師父,學一門手藝。葛招龍也選擇了這一條路,學的是木匠。
“延續的是幾百年來師父帶徒弟的傳統方式,從頭到尾都是手工製作。從山上採下來的木料,經活水浸泡、風乾、剖開、再風乾後才能落料定材。因材施法,砍、削、刨,從原材料再變成眠床、羹櫥、八仙桌,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嫁粧。幾十種鉋子、鋸子、鑿子敲敲打打,不用一根鐵釘,榫卯嚴絲合縫,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會開裂或者散架。”葛招龍説,這些已經刻在他的骨子裏。
學成後的葛招龍像他的師父一樣開始走南闖北,哪需要他打傢具就奔向哪,甘肅、湖北、山東都留下過他的作品。當傳統手工業受到衝擊後,為了掙錢,能吃苦的他又回到老家做了很多行當。賣飼料、養鴨、奶牛養殖,一步步地走了過來。
2003年,源於骨子裏的愛好,葛招龍用這麼多年掙下的錢開始了舊傢具收藏。舊傢具總會有鬆動、殘缺和損壞。於是,葛招龍把那套塵封多年的工具箱又拿了出來。
收藏著、修復著,葛招龍在這自得其樂中忽然發現,隨著經濟的繁榮,人們開始回憶鄉愁了。各地古村保護開發意識日漸覺醒,而修復古建築的人卻奇缺。“這事兒咱專業啊!”信心滿滿的他組建了一支古建築修復專業團隊。團隊的成員全都來自老家上路角,由一批富有經驗、技藝精湛的老木匠、雕刻匠、水泥匠組成。
一代又一代的文化記憶值得敬畏
“用古人沿襲下來的手藝恢復其中消失的片段,便是對傳統文化最好的尊重,也是修復的價值所在。”修舊如舊便成了葛招龍執著不變的理念。為此,一聽説哪拆遷,他就立刻趕過去。他説,修復盡可能要用老材料,最好是用同一年代的、同一木質的,平時積累很重要。
再後來,他的興趣集中在了古戲臺上。因為這是寧海古建築中最華麗的部分,外觀飛檐翹角、雍容華美,或歇山重檐或歇山單檐;內觀穹窿藻井、匠心獨運,或遍施彩繪或精雕細刻。
寧海一市鎮裏岙村有一座有著200餘年歷史的古戲臺——南一台,儘管已經漏水、脫落、風蝕,但是依然能看到四週彩繪、雕梁畫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代表著寧海古戲臺的經典樣式。
修復包括墻體的校正維修、藻井木結構維修及屋面瓦重蓋,還有地面、軒頂及部分花窗。“單一個戲臺地面就不簡單”,葛招龍説,戲臺的平地,也要用幾百年前的三合土配方鋪設。紅泥土、牡蠣殼、麻筋按比例混合,這樣的老底子配方鋪設的地面,比水泥還要硬。
而葛招龍最擅長的,是對古戲臺的精華部分——藻井進行修復。“古戲臺一般由主臺、後臺、看樓及藻井等構成。藻井是最豪華也是最經典的部分。”
藻井,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室內頂棚的獨特裝飾,為向上隆起的井狀。寧海古戲臺的頂棚大都有藻井,這也是寧海古戲臺的主要特徵。這圓形穹頂,由曲木拱搭成架,從底到頂層層盤旋向上,往內收縮而成螺旋形藻井,俗稱“雞籠頂”。這種構築手法不僅具有消防避災的作用,當演員在臺上高唱低吟時,其四壁會吸音並形成共鳴,出現餘音繞梁的音響效果。寧海古戲臺還分三藻井、雙藻井和單藻井,金龍飛鳳的雕刻與彩繪,是評價一個戲臺精緻程度的重要標誌。
因此,南一台的修復中難度最大、任務最重的,就是對藻井的修復。葛招龍不敢有絲毫怠慢,團隊都是“絕活”在手的老匠人——71歲的王世春,是寧海古戲臺建造的傳承人和榫卯結構的專家;66歲的葛為林,幹了近50年木匠;68歲的陳盛,是為數不多的、能雕刻藻井透雕板的木雕師傅。
南一台的藻井有3000多個零部件。僅僅是拆藻井,四五個人就拆了一個多月。拆卸、編號、造榫卯、磨刨木條、雕刻再到安裝,整個古戲臺修復過程環環相扣,一絲不茍,歷時3個多月。
如今,葛招龍的團隊已經修復了十多個寧海古戲臺。
成為“最美古建築守護人”
葛招龍的修,離不開另外一個人——徐培良。
《寧海古戲臺》《寧海古戲臺建築研究》等一部部專著,“寧海古戲臺圖片展”“一個攝影家眼中的寧海古戲臺”等一個個展覽、《寧海古戲臺的保護研究與探索》《寧海古戲臺的建築風格和工藝特色》等一篇篇論文都證明著徐培良對古戲臺深入靈魂的愛。
“始建於宋元、盛于明清,寧海古戲臺經歷歲月而留存。在佈局、建築的設計和裝飾上雖多依據江南傳統的營造格式,但戲臺建築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民間工藝于一體,具有與眾不同的地方風格。”寧海縣文廣新聞出版局的徐培良介紹,寧海現存古戲臺結構完美、自成體系,特別是明清以來各時期戲臺均有遺存,是一部完整的寧海舞臺史。
1999年年底徐培良調到寧海縣文物辦擔任單位負責人。從2000年開始,徐培良著手考察境內廟宇和祠堂。他把分佈在全縣的120多座廟宇、宗祠以古戲臺文化為標簽,作為文物單位進行保護。那段時間他一切的業餘時間都是在各村轉悠,拍攝出上萬張古戲臺圖片。
也因此,寧海對古戲臺的保護比其他地區早了十幾年。徐培良介紹説,2006年,10座寧海古戲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目前為止國內唯一以古戲臺名群體保護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寧海古戲臺保護規劃》出臺。最近六年,縣裏每年投入百萬元資金用於修復三到五個古戲臺。2017年5月,徐培良與鄉土寧海俱樂部聯合發起寧海古戲臺申世遺倡議。今年1月,寧海古戲臺又獲得了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799萬元。
與古戲臺“打包”,徐培良同時關注著古村落的保護。從前童古鎮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開始,經徐培良之手申報的還有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8個“中國傳統村落”。寧海“國”字號的名村和傳統村落名單有10個。2016年,寧海被命名為中國古村落文化遺産研究基地。
如今,寧海的古戲臺經過修復、新建,已經有了150座。其中40座被列為各級文保單位、文保點。就在2018年年底,葛招龍和徐培良一起,成功入選“尋跡歷史文化名城·最美寧波”系列評選,在10位“最美古建築守護人”中佔據二席。
原文連結: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01/31/nw.D110000gmrb_20190131_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