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故事

《名優之死》:一次戲與劇的成功合作

發佈時間:2018-12-27 10:04:11 丨 來源:北京日報 丨 責任編輯:鄭乾


牛春梅

北京人藝重新搬演《名優之死》,看上去似乎只是一次紀念田漢誕辰的應景之作。但從最後的呈現來看,它不僅完成了紀念的任務,同時也為年輕人搭建了一個鍛鍊的舞臺,並在話劇民族化的探索上做出了努力。

新版《名優之死》對田漢原作進行了大量改編,使得劇中人形象更為立體,舞臺呈現更為好看,也與今天的觀眾距離更近。在原作中,劉鳳仙這個角色相對扁平,僅僅是因為貪慕享受而無心唱戲。此次改編則對她的內心開掘得更多,點出她對人生和事業的迷惑,一句“我演戲是為了活著”和劉振聲的“我活著是為了演戲”兩相對比,點出兩個人物命運疏離的根本原因。不過,這種人物形象的塑造未能在全劇一以貫之,在最後一幕中劉鳳仙自身的迷茫和思考並未加以強化,又轉為對創新與守舊的探討。

這部戲講的是梨園行的故事,因此對京劇的呈現是全劇的重中之重,在對京劇元素的改編上也承載著該劇主創更豐富的表達。由於該劇主演兼導演之一閆銳出身戲曲科班,曾是專業京劇演員,又在中戲學了四年話劇導表專業,在北京人藝演了十年話劇,對戲曲元素的利用可以説是非常趁手。

原作中劉鳳仙在家中吊嗓子,來的是《汾河灣》,在表演上也並沒有更豐富的呈現,像是個過場戲。改編後則設定為《霸王別姬》,通過劉鳳仙對這部戲不合適的修改和劉振聲的堅持,使得人物命運的走向更為合理。同時,改編後的這一段也非常好看,顯示齣劇中幾位專業演員的戲曲功底,讓台下觀眾為之叫好。在最後一幕中他們又把劉振聲的《打漁殺家》換成了《打金磚》,以極具戲劇張力的呈現,讓人物命運的悲劇感更為強烈。

這些改編,不僅講好了過去的故事,也顯示出主創對當下的關照。比如,演員為了讓觀眾叫好,使用不符合人物和規定情境的裝發、身段和演唱方法,比如觀眾和演員的關係,觀眾和作品的關係,戲好不好到底是“座兒”説了算,還是內行説了算……但有時過於想和當下建立關係,反而會影響人物的完整性和主旨的表達。

總體看,這是一次較為成功的戲曲與話劇的合作,深諳兩個行業精髓的創作者使得這種合作有了更多火花。

原文連結:

http://bjrb.bjd.com.cn/html/2018-12/27/content_568148.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