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故事

《睡魔》帶你發現新的自己

發佈時間:2018-12-03 16:57:04 丨 來源:北京晚報 丨 責任編輯:鄭乾


2014年,北京舉辦的國際戲劇奧林匹克上,最受矚目的作品之一,是當代最重要的劇場和視覺藝術家之一羅伯特·威爾遜自導自演的貝克特作品《克拉普的最後碟帶》。由於羅伯特·威爾遜在當代實驗劇場界的地位和盛名,當時北京整個戲劇圈幾乎都去“朝聖”了。然而演出之後的反應呈現兩極爭論,不僅圈內有讚有諷,很多不明就裏的普通觀眾更是看得一頭霧水,甚至有人在演出當場就控制不住撕票並怒罵了。而羅伯特·威爾遜估計對此早就見怪不怪,笑呵呵地上來謝幕。

其實,相比起他的其他作品,比如早在1971年就曾把《弗洛伊德的生平與時代》和《聾人一瞥》組合成一台在舞臺上沉默7個小時的默劇,還有長達12個小時的默劇《史達林的一生》,或者長達4個半小時、節奏奇慢還沒有中場休息的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以及讓大明星Lady Gaga在浴缸裏躺了11個小時的展品《馬拉之死》……《克拉普的最後碟帶》中,長達數分鐘的默劇“吃香蕉”,真是小巫見大巫了,但仍然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極其講究細膩的舞臺視覺和訓練有素、極有定力的表演技能,至今令人難忘;也讓我當時就理解了為什麼是羅伯特·威爾遜、鈴木忠志和提奧多羅斯·特佐普羅斯一起創辦了國際戲劇奧林匹克,因為他們幾位在美學和對表演的認知上,確實是有相通之處的。

2017年,上海國際藝術節曾經邀請羅伯特·威爾遜去演出另一部他自導自演的作品《關於無的演講》,據説演出效果也是毀譽參半。劇中不斷重復的對白讓一部分觀眾昏昏欲睡,或是如坐針氈;但同時也讓另一部分觀眾興奮不已,久久難忘。

今年,上海國際藝術節又一次把羅伯特·威爾遜的作品請到了中國,這次不是羅伯特·威爾遜自己主演的獨角戲,而是由羅伯特·威爾遜導演、德國杜塞爾多夫戲劇院演出、根據德國浪漫主義和哥特式恐怖大師霍夫曼同名短篇小説改編的音樂劇場《睡魔》。雖然風格和他以往的作品有延續性,都是以超現實的方式處理舞臺上的時空,以獨特冷酷的美學理念創作具有多義性的畫面,但顯然好聽、好看、好玩多了,不僅連普通觀眾都能感受到視聽愉悅,就連孩童也能從中得到不少樂趣。

羅伯特·威爾遜曾經説他的教育“來自於街頭和生活”,他曾經花極大的心思去觀察和研究過聾人男孩,還有精神病院的小男孩;他也專門創作過和弗洛伊德有關的作品;而他自己也有過獨特的童年經歷,因此特別適合詮釋《睡魔》這樣一個會讓人感到興奮和恐懼、帶有夢和幻境色彩、具有各種暗示和潛意識、絕對可以作為精神分析案例的暗黑童話。

幼時的羅伯特·威爾遜曾有語言障礙,習慣獨處,喜歡畫畫,所以他的作品,並不過分依賴文本和臺詞,而是用視覺呈現意象,用空間進行思維。他的劇場,就叫做“意象劇場”(Theatre of Images)。而且他特別喜歡用鏡框式舞臺,這讓他的作品很像一個神奇的魔術盒子,也像是一幅幅“活的畫”。一位建築設計師朋友看完之後大呼“共鳴”,認為《睡魔》簡直就是一個高級完美的設計作品。

整個演出既讓人不明覺厲,又能做到雅俗共賞,羅伯特·威爾遜展現出了他極高級的審美和藝術水準。無論舞美、燈光、音樂、服裝、表演、化粧……都令人驚艷,如同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可謂舞臺藝術集大成之像。

演員們在劇中的表演,則帶有一種複雜古怪的魅力,放肆又克制,瘋狂又冷靜,童真又老道,可笑又悲涼,如同一則給成年人的黑童話,充滿了哥特式的暗黑風格,糅合了古典和現代、荒誕與超現實,像是蒂姆·伯頓電影中的人物,又有卓別林喜劇的痕跡,還能看到中國戲曲的元素。劇中的歌曲都很入耳動聽,帶有強烈搖滾風格;歌詞也翻譯的好,如同詩歌般含義雋永。整個觀演過程毫不覺得沉悶,甚至結束時還感覺意猶未盡。

羅伯特·威爾遜確實曾經指導觀眾欣賞他的作品,要像逛博物館或者看畫展,不用追究語言和故事,而只需享受場景、時間與空間的建築結構、音樂,從而喚起自己的內心感受就對了。他一貫反對對作品進行闡釋,因為他並不想通過作品表達什麼觀點,而是分享自己對生命的觀察,用他那種極致的方式把你吸引,打破你對很多事物的固有觀念。

所以,《睡魔》一定不是想要“説服”你,而是想要“魔住”你,帶你進入未知的魔性世界,從而發現新的自己。

原文連結:

http://bjwb.bjd.com.cn/html/2018-12/03/content_302767.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