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可以説是未播先熱,一來這是陳曉卿出走央視加盟騰訊後的首份“答卷”,分數幾何受人關注;二則,作為“後‘舌尖1’”時代的美食紀錄片,能否超越“舌尖1”也是觀眾好奇的。目前節目播出兩期,豆瓣評分9.4,分數著實不低,但是整體觀感卻跳脫不出“舌尖1”的影子,沒有太大的問題,也沒有太大的驚喜。總導演陳曉卿近日接受了北京晨報記者的採訪,他表示自己的團隊會繼續深耕美食紀錄片,“打造視覺奇觀、講好故事”仍然是他做紀錄片要遵循的兩大原則,但他也深諳整個紀錄片行業呈現綜藝化的趨勢,這個也是困擾他的問題。
美食紀錄片呈現綜藝化
翻看陳曉卿的履歷,就會發現,作為從業30年的紀錄片人,他此前拍過的紀錄片有很多類型,人文的、自然的、人物的、歷史的,但一戰成名還是歸於2012年大熱的《舌尖上的中國1》,陳曉卿“吃貨”屬性也因此從朋友圈被大眾熟知。2017年從央視離職加盟騰訊後,陳曉卿再次選擇美食紀錄片作為體制外生存的首戰。陳曉卿也有著自己的考慮,“我們也有其他很多東西想拍,像一些國際題材的紀錄片,但我還是想讓我們的團隊和我們的紀錄片首先被更多的觀眾認可並接受,美食紀錄片顯然是一個現成的通道。我們有一些製作美食紀錄片的經驗,但我們希望《風味人間》是一個全新的美食探索節目,能夠通過知識分享和體驗分享讓觀眾體會到美食以及美食背後的複雜世界。不過,我們的未來不止於此,將來還有比較大型的歷史類紀錄片,眾多的社會類紀錄片,還有想做自然類紀錄片的嘗試。”
自從“舌尖”大火之後,國內的美食紀錄片也多了起來,包括像《尋味順德》《人生一串》都頗受好評。陳曉卿也表示,原本一個小眾的分支能夠通過《舌尖》變得相對“大眾”起來是一件好事,“除了在主流媒體、傳統媒體、網際網路,我甚至看到過在餐廳裏專門給餐廳定制的紀錄片,不僅量大了,也非常多樣態。”
不過,陳曉卿也提到近年來紀錄片呈現綜藝化的趨勢,“這些年來最大的變化是,創作在‘遷就’觀眾。所謂‘遷就’就是在方方面面充分滿足觀眾的視聽感受。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稍微有影響力的紀錄片,都是偏清新、偏綜藝向的。紀錄片綜藝化是擋不住的,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吸引更多觀眾去看。像《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等,他們是吃了我們紀錄片碗裏的東西,其實我們完全有能力把它拿過來,和紀錄片相結合做得更好一些。”
如果沒有明星加持,那麼如何靠講故事去吸引觀眾?這個問題困擾著陳曉卿這種“傳統紀錄片人”,“靠得是對生活細節的真實捕捉,對生活裏戲劇性因素的呈現……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們不能直接去告訴觀眾這個是什麼,這樣會讓觀眾很快産生審美疲勞。要用戲劇化的外觀,用科技的手段給觀眾描繪出一個有意思、有內涵的視覺奇觀。每個創作團隊都希望能通過講好故事,直抵觀眾內心,技術不是最重要的,講故事是核心。”
大閘蟹背後的文化差異
張平是第一集《山海之間》的導演,這一集拍攝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要追“時間點”,“因為這集裏的大部分食材,出現的時間性都是很強的。它不像一年四季都存在於餐廳的菜品,食材採集、牧民轉場,或者漁民捕魚,都是具有時間性的。要追這些時間點,就感覺好像每天都有瘋狗在後面追一樣。這個時間到就到了,錯過了就沒有了,而且一錯過就是一年,所以這點會讓人感覺特別狼狽。”
而令張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國外尋找大閘蟹的過程。“最開始的時候,通過視頻資料了解到國外有大閘蟹,而且是滿坑滿谷的氾濫成災。就此詢問國外的朋友,對方的回復卻是這些視頻資料都是很多年前的了。現在因為商業捕撈的出現,大閘蟹賣得很貴,很多地方也不存在大閘蟹了。”
張平帶著團隊從德國尋找到比利時,但前者因為處於萊茵河流域的上游,後者因為聯繫不到具體從事捕撈的漁民,兩條線索都相繼中斷。最終才找到荷蘭,在一個朋友的幫助下,整個拍攝過程還算順利。在中國,愛吃大閘蟹的最享受的就是扒皮拆骨剔肉的樂趣,但荷蘭人嫌麻煩是不太吃大閘蟹的;中國人最愛吃的是蟹黃,相比之下荷蘭人則更喜歡蟹肉……一個小小的蟹的吃法就反映出了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每年的10月、11月是吃大閘蟹最好的季節,《風味人間》恰逢此時播出也是應景兒。陳曉卿提到在拍攝螃蟹蘸醋汁時用到了“顯微攝影”,一種能讓細節更加細膩完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技術,“觀眾能看到當酸性物質接近蟹肉時,蟹肉的肉質纖維會瞬間展開。這時,你就會知道蟹肉為什麼突然變得美味了。我們試驗了很多小朋友和成年人,看到這裡都要打一個寒戰。這實際上就是在剖開真相,讓你看到最根本的東西是什麼,讓人感同身受。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照顧觀眾的感受,最大程度地展現美食的美學價值和中國人的細膩情感,也是《風味人間》一以貫之的法則。”
陳曉卿透露,接下來還會繼續深耕美食這塊,“後面我們還會專門拍穀物的故事、啤酒的故事。現在《風味人間》有1/3的內容是國外,明年的時候我們就可能有一半的內容是國外——既有一種食物不同的吃法,也有不同的食物同樣的吃法,我們會看到反覆的碰撞,每年幾乎都會有新的作品出來。”
北京晨報記者馮遐
原文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18-11/09/c_1123686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