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孟京輝《茶館》沒有“館”巨輪代表孤獨無助

發佈時間:2018-10-19 09:10:41 丨 來源:新華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第六屆烏鎮戲劇節開幕,開幕大戲《茶館》也于昨晚在烏鎮大劇院首度亮相。該戲由本屆烏鎮戲劇節藝術總監孟京輝執導,文章領銜主演,陳明昊、韓青、齊溪、劉暢、丁一滕、趙紅薇等幾位極具個人風格的青年導演及演員主演。

作為一部由老舍先生創作于1957年的話劇作品,《茶館》承載著厚重的時代和歷史意義,在當代戲劇文化遺産中擁有特殊的地位,曾經由北京人藝著名表演藝術家於是之、鄭榕、藍天野等人所塑造出來的舞臺形象如今已成為中國戲劇史上不可超越的經典。此次導演孟京輝選擇改編創作《茶館》並決定將它首次搬上烏鎮戲劇節舞臺的消息從對外公佈開始,就引起了極大關注。孟京輝版《茶館》中,文章飾演王利發,陳明昊、韓青分別飾常四爺、秦二爺,劉麻子、唐鐵嘴、康順子幾角則分別由孟京輝戲劇工作室的“熟臉演員”劉暢、丁一滕、趙紅薇飾演,在《我就是演員》等綜藝及電視劇裏擁有觀眾緣的演員齊溪則在劇中出演一位來自“茶館”心理世界的女性角色。

作為中德合作劇目,此次《茶館》還邀請到德國當代藝術大師卡斯托夫的御用戲劇構作塞巴斯蒂安來擔任本劇的戲劇構作,究竟孟版《茶館》呈現會是什麼樣?新京報記者採訪導演孟京輝解讀如何創作並致敬這部戲劇經典。

重解主題

最看重《茶館》對“人”的認知

《茶館》作為一部曾經創作于61年前的戲劇作品,在孟京輝的內心裏始終認為焦菊隱、於是之、鄭榕、藍天野等老藝術家通過《茶館》創造的是一個非常輝煌和獨特的時代。正是他們的能量哺育和引導著此後戲劇的發展和創作者的狀態。孟京輝表示這一次之所以選擇將《茶館》搬上烏鎮戲劇節的舞臺,是他覺得在當年老舍先生的《茶館》中,主要人物更多屬於人物畫廊式的描述手法,“到如今我們除了描述人物外,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我們也希望能再深入挖掘老舍先生當年創作這些人物時的背景、矛盾、掙扎、苦悶、願望。”

孟京輝認為《茶館》這部作品最重要的是關於“人”的認知。常四爺是頭腦和腳,秦二爺是胃,王利發是心,他們構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的形象。孟京輝坦言“當我面對老舍先生的《茶館》這樣一部作品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判斷它內在的驅動力,也就是經典本身所埋藏著的一顆賦有生命力的種子。當我們把它放到現實的生活當中,在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下去培育,可能才會看到它的力量與價值。時代不一樣了,我們的心不一樣了,我們對社會生活的表達和人與人的關係也不一樣了,所以我覺得‘人’很重要,可以説至關重要。”

在創作了《活著》比較樸素富有敘事性與《臨川四夢》較為碎片式的兩部作品之後,導演孟京輝希望自己繼續在探索的道路上有新的嘗試,從前作延續到《茶館》,孟京輝近年來戲劇美學在發散,一定意義上來説《茶館》成為前面兩部藝術創作的延續和豐富。在孟京輝看來《茶館》這部作品的架構與之前兩部作品完全不同,“這部作品中飽含著階級的壓迫、人民的饑餓、對自由的嚮往、深廣的友誼、時間的錯愕、死亡的重生和萬般的唏噓。雖然作品裏更多的是在説歷史事件以及歷史本身的思緒,但通過創作不僅可以和老舍先生對話,還可以與老舍所創造出來的整體文學語境相交融。”通過《茶館》這部作品,孟京輝希望能讓自己的思想和現場的觀眾更好地交流,“如果我們可以在一部作品裏面加入自己更多的情感與精神力量,還能讓它在現場完美地展示出來,這個作品才是鮮活和有趣味的。”

探索表演

文章演“孤獨”,齊溪演“心理”

在這一次的排練過程中,孟京輝要求每一位演員要放開自己的藝術想像,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像孩子一樣,不僅要有敏感的心,也要有發現美的眼睛。雖然在《茶館》裏,大部分人都是曾經參演過孟京輝歷年戲劇作品裏的重要演員,但孟京輝仍然感恩這一次排練中的彼此信任,“這種相信並非單純的彼此信任,而是他們認為我能夠在這部作品中做出一些創意性的改編和舞臺上的變化。我也特別相信他們,覺得他們能創造一個跟這個時代特別相關的作品。這些演員不僅擁有個人的能量,演出技巧與執著的精神,最重要的是他們本身所具備的個人魅力,在戲劇的創意表達中個人魅力要大於一切。”

文章飾演核心角色王利發一角,領銜主演《茶館》,這是他首次與孟京輝導演合作,提及文章,孟京輝表示“劇中他扮演的王利發能讓觀眾感受到,這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人’,孤獨求索的‘人’。”孟京輝覺得文章從始至終有他自己對於表演的獨特理解,排練進程中導演能夠感受出從他身上所産生的強大能量,雖然一開始排練時文章有一點不適應,但孟京輝認為“戲劇創作就是無法看見眼前的路,沒有任何捷徑,你只能一步步地往前走。剛開始真的能看出文章還是有些著急,但是慢慢當他跟我們有了一種融入,進入了一個適應的軌道以後,他有很多創意的表現也在我們的舞臺上慢慢地出現了,好多想法和比較閃亮的瞬間都是我們在排練當中迸發出來的。”長達三個月的排練,文章從未缺席過,並且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做即興表演訓練。孟京輝表示,文章出色的表演功底和藝術能量累積給了他在《茶館》這部作品裏自由且真實的表達空間。

而近期通過《我就是演員》被廣大觀眾熟知的演員齊溪,她在劇中的角色十分特別,被導演形容為來自“茶館心理的世界”,這也可以算作是孟京輝對《茶館》另一重維度的解讀。在孟京輝眼中,齊溪是一個在舞臺上非常有智慧的演員,會把舞臺上發生的任何意外都變成表演的一部分轉換到場景中。她會使用自己身體的能量和能力投入進生活和舞臺上。只要她站上舞臺,能量都會聚集在她的身邊。

孟京輝一直希望通過《茶館》排練,讓每個人慢慢接近老舍,並且把當代觀眾最感興趣的元素和劇本聯繫起來,“這次我以非常嚴肅的方式對待《茶館》,這部戲就像一棵大樹,當我們將想要表達的內容慢慢加入進來,這棵大樹也會慢慢伸展它的枝葉。有了我們共同打造的文學地基,這部劇的呈現會無比穩固和精彩。”

舞臺改造

茶樓變“輪子”意為人被碾壓

無論是人藝版《茶館》的茶館實景,還是李六乙導演曾排過的川味《茶館》裏白色階梯上的竹凳及背後的茶樓,在舞臺上都能看到“茶館”元素,但在孟京輝版的舞臺上,主視覺被一個19米長、16米深、11米高的巨輪佔據。此次《茶館》的舞美設計,依然由為孟京輝一手打造30多部舞臺作品的視覺藝術家張武擔綱,這一次他為自己的老朋友設計了單場最大的舞美作品,他解釋,“巨輪的意圖代表著,‘人’這種客體在其中被碾壓。”

對於“巨輪”的使用和設置,孟京輝和張武還有另外的構想。“這次《茶館》的舞美構想,其實張武想要創造一個足夠的空間讓演員好好表演,同時他也希望能製造出一些表演上的障礙,讓我們在排練的過程中去克服這個障礙,在這些不同空間裏能有新的能量在其中迸發。當這個龐然大物進入劇場時,驚呆了所有工作人員。”而問及如何理解巨輪線性框架所展現的或空曠或密集區域,張武表示:“代表關係、韻律、節奏。我覺得相互之間的關係是最有意思的。但這個不是我在案頭工作中找到的,是它自己成長成這樣的,它應該是什麼樣,它自己會告訴我,我會根據它的成長度來判斷,並順著它的質感走下去。該有多少根直線,該有多少曲線、該有多少斜線或者直角,是它自己長成這樣的。這是原則,美的原則。”據孟京輝透露,《茶館》的燈光設計王琦和多媒體設計王之綱還對舞臺美術的線條進行光影、視覺上的二次創作,讓舞臺視覺的靜態充滿動態,透出與作品本身相對應的冷峻和安靜。

在孟京輝以往的戲劇作品裏,音樂都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茶館》中,孟京輝啟用了當代藝術家華山作為音樂總監,他與邵彥棚、Nova Heart樂隊(馮海寧、博譞、石璐)共同擔綱這部劇的音樂創作。這其中,Nova Heart不僅是此次《茶館》的音樂創作,同時還擔任現場樂隊與演員們一同進行演出。在採訪過程中,孟京輝難掩自己對於這支樂隊的喜愛,他表示在《茶館》的音樂創作裏,他們除了繼續展示出自己極其特別的現場感染力之外,還將用迷幻的電子之聲,引導觀眾浸入一個宏大的魔幻現實主義世界中去,“他們的樂隊有各種的可能把音樂作品與我們的戲劇做一個交融,合作起來都不特別放縱,尤其對於現場音樂的把控他們很有分寸。”

回應中德合作

當在採訪過程中談及《茶館》作為一部中國戲劇的經典作品,為何要請一位來自德國的戲劇構架塞巴斯蒂安加入到創作當中時,孟京輝表示《茶館》並非是僅存留在中國戲劇舞臺的一部經典作品,而是屬於世界的,它可以算作是人類文化寶庫裏面最璀璨的明珠,所以作為創作者我們必須要在一個大的文化狀態下,來解讀和考量這部作品。

孟京輝和德國戲劇構作塞巴斯蒂安從今年2月到6月一起合作做了很長時間的文學積累和戲劇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塞巴斯蒂安給出了很多當今世界文學最佳的例證解讀和結構素材,給了整個創作團隊很大的啟發。孟京輝説,“塞巴斯蒂安是一位學社會學和哲學出身的藝術家,他在德國人民劇院也常與一些著名的導演經常合作。當我和他在合作的時候,他總是會一邊排練一邊不斷地提出問題,每當這個時候,我既緊張又覺得很有挑戰性,這與以往天馬行空式的導演環境完全不同。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下,導演變得既危險又安全,既獨立又寬泛,因此我覺得這也是自己在創作生涯當中的一次很新鮮的創作體驗。”

這次中德合作,是塞巴斯蒂安首次接觸中國當代戲劇作品,同樣也被孟京輝喻為,他和國際前沿藝術形態一次深度綜合的藝術實驗。

原文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18-10/19/c_1123580503.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