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外經典

百年後他的戲劇再上演,守著我的許諾將你等待

發佈時間:2018-07-27 09:46:04 丨 來源:人民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近日,北京人藝年度首部新排大戲《玩偶之家》與觀眾見面,由國家大劇院演出的易卜生經典話劇《玩偶之家》也正在全國多地上演。作為挪威戲劇家易卜生最負盛名的作品,《玩偶之家》對中國觀眾而言並不陌生。1918年,《新青年》以“易卜生專號”的形式,將易卜生的作品帶到中國舞臺。今年不僅是易卜生誕辰190週年,同時也是他的作品引進中國100週年。據説易卜生的戲劇作品上演的頻率僅次於莎士比亞,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追捧。文藝星青年帶您走近將易卜生作品搬上中國話劇舞臺的優秀之作。

關於易卜生

被譽為“現代戲劇之父”的易卜生,于1828年3月20日出生在挪威濱海小城斯基恩。幼年家道中落,為了謀生,他曾在藥房做過學徒。受1848年歐洲革命影響,不滿21歲的易卜生創作了第一個劇本《凱蒂琳》,由此開始文學生涯。

1851年秋,他為卑爾根劇院創作了一首序曲,得到劇院創辦人賞識。他在卑爾根劇院創作的劇本有《仲夏之夜》、《勇士之墓》、《埃斯特羅的英格夫人》、《索爾豪格的宴會》和《奧拉伕.利列克朗》。這期間易卜生參加編導的劇本不少於145部。他在戲劇創作方面的實踐經驗,可以和莎士比亞、莫裏哀媲美。

1857年,易卜生轉到首都劇院擔任編導。翌年和蘇姍娜·托雷森結婚。1862年,劇院破産,他不得不借債度日,但仍孜孜不倦地進行創作。他在這所劇院先後寫出了《海爾格蘭的海盜》、《愛的喜劇》、《覬覦王位的人》等劇本。

1864年,因挪威政府在普魯士侵略丹麥的戰爭中袖手旁觀,他憤然出國,開始了27年的流亡生涯。他懷著絕望的心情寫了一部詩劇《布蘭德》,這是他旅居國外的第一個創作成果。

1899年,易卜生創作了最後一個劇本《咱們死人醒來的時候》。1900年中風。長期臥病後於1906年5月23日去世。挪威議會和各界人士為他舉行了國葬。

易卜生是十九世紀挪威偉大的劇作家,是挪威人民的驕傲,也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劇作家。在易卜生的一生中創作出了26部戲劇,一部詩集,在這26部戲劇中很多都是聞名世界的重量級作品,比如《玩偶之家》、《布朗德》等。

戲劇先賢

“寫作,既是坐下來判斷自己”

易卜生創作的體裁有戲劇,也有詩歌,但是使得易卜生聞名世界的是易卜生創作的戲劇。

易卜生戲劇的創作形態和歷史意義值得關注:他不僅是歐洲戲劇變革的先驅,而且是中國、日本等國的現代戲劇創始期最重要的導師。在“五四時期”,有一批戲劇家發現了易卜生的批判精神,在創作中一改舊劇脫離現實的弊病,開始在舞臺上討論社會問題,成為了舞臺上的反封建力量。

對易卜生和其他現代戲劇大師的學習,令中國話劇從一開始便跟上世界戲劇變革的潮流,新文化運動中“問題劇”的風潮使戲劇在社會歷史中確立自身的使命,而學習易卜生的象徵主義,更使得許多劇作家成功地在舞臺上表現出難以言説的個人情感、人生哲理和命運況味。

“用靈魂鍛造靈魂”

易卜生離世一年後,正在日本留學的魯迅發表了《文化偏至論》與《摩羅詩力説》。這兩篇文章是中國最早談到易卜生的文獻。之後,魯迅又對易卜生在這種環境中孤立地捍衛“真理”、寧願自我犧牲也不向“群氓”妥協的態度表示讚賞。

易卜生在兩個方面有所突破。第一,對社會的批判精神使他將真實的社會生活搬上舞臺。正如英國戲劇家蕭伯納所説,易卜生偏愛“家常平凡”的場景:“易卜生不但把我們搬上舞臺,並且把在我們自己處境中的我們搬上舞臺。”他曾將易卜生名作《玩偶之家》中的夫妻談話、《群鬼》中阿爾文太太與牧師的交流等橋段,創造性地誤讀為“討論場面”,並在自己的戲劇中不斷運用,從而成功打破了藝術的封閉世界,重建起戲劇和社會的有效聯繫。

第二,易卜生的象徵主義戲劇開啟了探索內心世界的創作之路。德國的戲劇家彼得·斯叢狄認為,易卜生後期作品好似小説,往事本身成了表現對象和主題的載體:往事不像是現場的動作,當下的現場卻是為了喚起過去。如此一來,傳統的“戲劇性”便開始出現了轉變為現代的“敘事性”的苗頭。

《玩偶之家》是“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最著名的代表作。自1879年哥本哈根皇家劇院首演以來,成為了世界各國戲劇舞臺上常演常新的經典作品。全劇人物刻畫鮮明生動、戲劇情節嚴謹集中,戲劇張力豐富強烈,不僅對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歐美戲劇産生了深遠影響,劇中女主角娜拉從家庭出走故事也極大的推動了歐洲女權運動的發展。

北京人藝年度新排大戲《玩偶之家》日前與觀眾見面,接下來的兩周時間裏將連續演出16場。該劇導演韓清、叢林認為,將一個大家熟悉的故事搬上舞臺,恰恰更加需要從劇本中挖掘內涵,“經典是研究不盡的,越是接近文本,越能發現裏面的的深刻。”

這部戲劇的創作源於易卜生的朋友勞拉對易卜生講述的自己的故事,當然作為一個戲劇作品源於生活,但是又高於生活。其中加進去了易卜生自己的發揮與想像。曾經有人問易卜生,《玩偶之家》表現了什麼,易卜生回答“我寫的是人,我一直在我的戲劇裏研究的是人”。

《玩偶之家》國家大劇院版導演任鳴:一百年前春柳社演出的《玩偶之家》在當時的中國引起轟動。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希望觀眾依然會在大劇院的劇場裏感受到這部傑作的精神力量和藝術魅力。我相信易卜生的作品會引起今天的觀眾産生更多的關於人性、社會、婚姻方面的思考和共鳴。儘管有不同的觀眾、不同的時間,經典卻依舊如故,永存世間。希望《玩偶之家》這部易卜生的經典作品能夠成為國家大劇院的保留劇目。

2017年十月,話劇《海上夫人》因為影視演員靳東擔任出品人而贏得很多人的關注。這部由陳數主演、王媛媛執導、韓江製作的作品,改編自挪威戲劇家易卜生的作品《海上夫人》。這也是靳東、韓江、譚韶遠三個好兄弟聯手成立“北京當代話劇團”之後的首部作品,此前,該劇在全國巡演收穫了很高的關注的票房。

這一版《海上夫人》最後呈現的效果類似“音詩畫”,有音樂,有表演畫面,有臺詞朗誦,在演出進行的150分鐘裏,每一個定格,舞臺都呈現一種寧靜和諧的美,任何時候望向舞臺,視覺感受都是舒適愉悅的。

《海上夫人》是易卜生在1888年創作完成的五幕戲劇作品,講述艾鱺達在父親去世後,她嫁給了比自己年長許多的凡戈爾醫生,因而成了他兩個女兒的繼母。艾鱺達一直過著安靜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來了一個陌生男人,並由此揭開了艾鱺達的一段神秘往事。這部作品中飽含著對哲學、人性、宗教層面的思考,以及對“愛情”“自由”“死亡”幾大終極命題的探討。

《人民公敵》(2016)

2016年,由林兆華與青年導演韓清共同執導的《人民公敵》于首都劇場首演,這是北京人藝第一次將易卜生的劇本搬上舞臺。畢業于中戲的同門師兄弟胡軍和黃志忠分別飾演醫生斯多克茫和他的市長哥哥,兩人一個穿著破爛仔褲、叼著煙斗,一個頭戴禮帽、拎著手杖,雙雄對峙成為全戲的亮點。

相比胡軍掌控全場、必要時不惜扔演員劇本來渲染氣氛的霸道強勢,黃志忠則表現得較為溫順,他在胡軍的安排下待在合適的舞臺區域裏,被要求上場才上場,還把自己的劇本借給胡軍一起看。征戰電視熒屏多年,二人對話劇角色的把握毫不含糊,看似排練的“跳入”、“跳出”實則對演員的情緒和人物關係處理有著更為嚴苛的要求。

《人民公敵》是挪威劇作家易卜生在1882年創作的散文劇,是其著名的“四大社會問題劇”之一。當小鎮的醫生斯多克茫在當地溫泉浴場的水源中發現了污染物,他決定做個説出真相、保護人民的英雄。它雖是百餘年前歐洲一小鎮的故事,但卻依舊能引起全世界共鳴。涉及到的正義、良知、孤獨、力量乃至環保議題,在當下依舊鮮活。

原文連結: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8/0725/c1013-30169905.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