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文學

電影市場“變天”未必不是好事

發佈時間:2018-07-20 11:31:28 丨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近期,電影市場明顯“冰火兩重天”,一邊是《我不是藥神》等口碑片強勢霸屏、票房大賣,成為現象級爆款;一邊是《阿修羅》《爵跡2》等號稱大製作的套路片票房慘澹,最後竟只好撤檔了之,有評論感慨:國産電影市場這是要變天了?

市場“變天”?聽起來事情很嚴重,但想想看未必不是好事。電影市場爛片橫行的現象早已為人詬病,大螢幕上固然也不乏精品,但放眼望去,各種情節荒誕、邏輯混亂的爛片還是太多,“數字小姐”“面癱先生”之類假演員還是太多。更吊詭的是,不管電影多爛、演技多差,還總有人買單,有時罵得越狠、票房反倒越搶眼。特別是在粉絲們的撐腰下,一些“鮮肉”“小花”瞪瞪眼、嘟嘟嘴,都能被吹捧成“演技爆棚”“誠意滿滿”。追流量不管品質、要明星而非演員等怪象頻頻,以至於有種説法,不是中國電影不行,而是“這屆觀眾不行”。

但越來越多的“用錢包投票”,狠狠反擊了所謂“觀眾不行”的説法。許多小成本投資,沒有流量明星加持,但真走心的片子頻頻成為市場黑馬,收穫了一票“自來水”。反觀許多以所謂大場面、大製作、大明星為噱頭的電影,反倒屢屢折戟,有些流量明星還淪為“票房毒藥”。事實證明,大多數觀眾具備足夠的欣賞能力判斷能力,“巨星+流量+特效”的套路牌不好打了。

中國觀眾不僅“識貨”而且願意“買單”,這讓中國電影市場自凈能力提升,票房粗放式增長已然結束。面對觀眾日趨成熟理性的現實,面對已經到來也早該到來的市場拐點,中國電影産業要向前發展,必須打破以往賺快錢的商業邏輯。眼下的“冰火兩重天”也許只是開始,未來如果誰還想繼續靠“劇情不夠,明星來湊”“票房要好,特效不能少”的路數博票房,恐怕就不是精明,而是真的笨了。

一個趨於健康的市場必然是“講道理的”,“劣幣驅逐良幣”是非常態,“優勝劣汰”才是鐵律。在這樣的市場裏,那些展現時代律動、人性溫暖的作品,那些讓觀眾有休戚相關之感的作品必然會勝出,反之則一定會潰敗。一葉知秋,從業者不妨好好咂摸咂摸市場信號,尊重觀眾,拍好片子,否則就只能黯然離場,留下一聲“陰謀論”的抱怨了。

原文連結:

http://ent.ce.cn/news/201807/20/t20180720_29806575.s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