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白色的舞臺空間,蜿蜒旋轉的樓梯,沉浸在盛大宴會中的人們歡笑著來來去去……就在這時,年輕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宿命般地一見鍾情。昨晚,國家大劇院為歌劇節·2018重磅製作的第一部古諾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成功上演。法語歌劇指揮翹楚帕特裏克·富尼耶執棒大劇院管弦樂團,攜手梅麗莎·波蒂、弗朗西斯科·德穆洛等歌唱家,在歌劇全才導演斯特法諾·波達設計的頗具顛覆意味的舞臺上共同用音樂重現了莎翁筆下不朽的愛情傳奇。
夏爾·古諾是19世紀下半葉振興法國歌劇的重要人物。出生於藝術世家的他自小就展露出了傲人的音樂才華,一生中留下了許多作品,除了以眾所週知的《聖母頌》為代表的宗教音樂,歌劇《浮士德》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也享有盛名。這兩部作品將經典文學題材與歌劇創作本身完美結合,改變了法國“大歌劇”的弊端,其中首演于1867年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更是讓古諾收穫了空前的讚譽。在本劇中,古諾將大量咏嘆調和重唱交給了兩位主人公,悲鬱壓抑的底色則交給了管弦樂團。經典的故事線索與層次分明的音樂相得益彰,一經上演,《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成為世界各大歌劇院節目單上的“常客”。今年恰逢古諾誕辰200週年,這部作品正是大劇院向作曲家獻上的最真誠的致敬。
在昨晚的首場演出中,無論是朱麗葉的咏嘆調“啊,我要活在這美夢中”,還是羅密歐的謠唱曲“愛情!強烈的愛情”、二重唱“來吧,我已經原諒了你”,梅麗莎·波蒂、弗朗西斯科·德穆洛都用無可指摘的歌喉獻上了精彩絕倫的演繹。
導演斯特法諾·波達精心設計的舞臺同樣充滿震撼。當序曲的大幕拉起時,身著紅色長袍的卡普萊特家族唱起“羅朱”愛侶的悲劇,樓梯螺旋聳立,在層層疊疊的白色環形映襯下,刺目鮮明的對比讓全劇的基調變得格外凝重,許多觀眾都不由得輕嘆一聲。隨著劇情的鋪展,樓梯緩緩旋轉,象徵兩大家族世仇的分離半球體、懸挂于空中的“朱麗葉陽臺”漸次出現,舞臺設置雖然外觀純凈而極簡,但縱深感和立體感極強,極富視覺衝擊力。
眾所週知,莎士比亞原作中的“羅朱”故事發生在幾百年前遙遠的義大利,但時間與空間的阻隔並不在波達的考慮範圍之內。除了充滿現代感的舞臺,波達為本劇設計的服裝不屬於任何一個特定的時期,它們既是西方歷史文化的縮影,又融入了東方經典元素。在波達看來,讓觀眾們能夠拋棄條條框框,真正去探索故事本身的意義,追尋內心的真實,才是他參與這部歌劇製作的意義所在。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本輪演出將持續到7月22日。今晚,米哈埃拉·馬爾庫和鬱永釗等歌唱家將接力登臺。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