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華風國韻

《茶館》不僅僅是傳奇

發佈時間:2018-06-15 09:03:32 丨 來源: 北京日報 丨 責任編輯:鄭乾


明晚,北京人藝話劇《茶館》在首演六十週年之際又將迎來第700場演出。其實無論是演出年頭還是場次,《茶館》在國內戲劇界都排不上老大,但演了六十年依然能夠一票難求,也確實算得上是一段傳奇了。但我們不應該僅僅把它當做一個高山仰止的傳奇,對今天的戲劇創作者來説,它更應該是一個實用的、可供參考的中國話劇樣本。

《茶館》的傳奇是浸泡在這部戲裏幾十年的兩代人共同完成的。這其中不僅有曾經的於是之、鄭榕、藍天野和今天的梁冠華、濮存昕、馮遠征、楊立新等主要演員的全心投入,還有一個個小配角和龍套共同參與完成。老一輩演員説,他們在《茶館》裏演一個沒有臺詞的龍套也要寫幾千字的人物小傳,當年的導演焦菊隱、夏淳甚至連一個打哈欠的龍套都要精心挑選演員。

所以説,《茶館》的傳奇來自於它紮實的根底,這也是今天許多作品應該借鑒的地方。現在的劇場流行的是沒有劇本,講究的是即興表演,也許這些創作者應該來看看《茶館》。看看這種踏踏實實的創作方法是如何成就一部偉大作品的。

雖然有些人徹夜排隊買票,但有一些人卻非常不喜歡《茶館》,認為它太老、太舊了,與今天的世界戲劇無法對話。事實上,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這種現實主義戲劇都有生存的空間和必要。《茶館》在戲劇普及上起到的作用,與所謂當代先鋒戲劇在戲劇探索方面所作的貢獻相比,毫不遜色。前者在戲劇觀眾的開拓上下功夫,後者則是在戲劇的深度方面努力,彼此並不存在優劣之分。對普通觀眾來説,一部《茶館》能夠讓他們感受到戲劇的魅力,願意進入這個世界,隨後才有可能在這個世界裏走得更遠,才願意去接受那些形式新穎、觀念先鋒的作品。

同樣的,傳奇的《茶館》也不應該高高不可“侵犯”,成為後來者的陰影。大概是因為有北京人藝珠玉在前,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並沒有太多院團對它進行更加豐富的詮釋。其實,去年的川版《茶館》就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實驗,為這部作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作為最權威的詮釋者,北京人藝也應該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茶館》的再創作中,有更多的角度和方法去解讀這部作品,這也是讓它更富有生命力的方法之一。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