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樂器鑒賞

呂思清談名琴:“堅持”成就偉大的藝術

發佈時間:2018-05-14 11:34:05 丨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被稱為“樂器之後”的小提琴,常在演奏家們繁複高超的演奏技巧之下,流淌出如泣如訴的美妙音色,而大師所製作的小提琴,其本身就是堪稱無價之寶的藝術作品,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認為,“所謂名琴,最重要的是有其傳承和精神,其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種‘堅持’成就了偉大的藝術。”

呂思清是第一位奪得國際小提琴藝術最高獎項之一的義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金獎的東方人,被西方媒體盛讚為“一位傑出的天才小提琴家”。

12日,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尋琴之旅——名琴誕生記”對談活動中,“閱琴甚多”的呂思清稱,“一把名琴之所以能夠成為傳世的藝術品,我覺得最關鍵還是在於人。比如説制琴師,他在制琴過程中傾注的他對藝術、對提琴的這種靈感、創造力,他的理念是第一重要的。提琴跟畫都是收藏品,不同的是,畫完成以後,大家看到它永遠是那樣,而提琴,經過時間的沉澱,經過不同演奏家的演奏,它的聲音可能會出現很多的改變。”

現代小提琴的製作工藝起源於義大利的克雷莫納,這座小城在17、18世紀是世界上的小提琴生産基地,同時也孕育了久負盛名的世界三大制琴家族——斯特拉迪瓦裏、瓜奈利和阿瑪蒂。

呂思清介紹,自己目前使用的兩把名琴一為瓜奈利1734年製作的“裏奇”,一為斯特拉迪瓦裏“克莉斯比小姐1699”,他直言自己實在是非常幸運,“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兩種制琴風格,前者個性大氣,後者高貴典雅。”

呂思清認為,不同制琴師的不同作品各有自己的風格,而每個演奏家有不同的對於聲音的理解,對於演奏的方法的理解、發聲的理解,“演奏家與琴的關係非常微妙,是互相的適應和選擇,也是一種相互成就。當然用哪種風格的琴與演奏家想要表現的音樂內容也有非常重要的關係,一切似乎很複雜,但又非常玄妙有趣。”

“當你遇到一把名琴,你需要去琢磨,去跟它相處”,這位著名演奏家説,“我認為琴就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是我們身體的延伸,而演奏的最高境界是人琴合一。”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