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閻彤攝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在政協會上表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藝術傳統源遠流長,戲劇從先秦的優,到漢百戲,從唐朝參軍戲到宋金院本,從元雜劇到600年前的崑曲,200年前的京劇。如何運用中華藝術的寶貴財富,構架好的故事,創造符合時代精神的中國式表達,讓中國戲劇呈現出大國氣象,令世界看到中國藝術優雅、光明的精神。是新時代戲劇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
談到文化創新,田沁鑫認為,“中國戲劇創新的基礎肯定是本民族的文化和藝術。”田沁鑫説,“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我們先要固本之體。可以學習西方戲劇理念和技術,但不是照搬結構和模倣西方形式,我們只有熱愛中國,堅定文化自信,對西方藝術做有鑒別的吸收,才能創造符合新時代中國精神的大國氣象作品。”如何做到大國氣象?田沁鑫認為,只有對中華藝術有透徹的認知和審美,對中華文化有深入了解和體悟。不忘初心,立根之本,學習先進,創新實踐,努力創造思想精深,藝術精良,技術精湛的戲劇作品。
“世界知名劇團都有展現本國氣質的戲劇,我希望中國國家話劇院可以將中國故事以現代視角展現給世界。”田沁鑫在《生死場》《青蛇》《四世同堂》《北京法源寺》等劇中,就嘗試將中國故事附加上現代視角。對於崑曲《1699·桃花扇》,田沁鑫徵得故宮博物院同意,使用明朝“南都繁會圖”做噴繪紗幕。打上燈光後,600多年前南京繁華的街道被重新展現在觀眾面前。“我們用一種現代的審美,呈現了600年前中國戲劇的古典之美。”
同時,田沁鑫認為,在科技時代,戲劇也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援。講好中國故事,不能排斥學習西方的技術手段。“無論是現實題材還是歷史題材,都需要賡續中國文化傳統,構架好的故事,通過現代技術和視角,做好中國式表達,這樣才能與世界戲劇並駕齊驅。”
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上,田沁鑫提交了一份關於“藝術教育”的提案。她説,希望通過藝術教育,提升人們的藝術興趣和素養,改善人際關係,從而了解、認知中華文化。她呼籲繼續加大對廣大群眾美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將美育工作納入具體的政府職能之中,並進一步明確主管部門,推動完善教育、文化等相關主管部門之間的協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