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藝術沙龍

戲曲電影“消亡”聲中如何突圍? 藝術形式大膽出新

發佈時間:2018-02-12 13:24:01 丨 來源:羊城晚報 丨 責任編輯:鄭乾


粵劇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柳毅奇緣》新探索:

戲曲電影在“消亡”聲中如何突圍?

沒想到戲曲片這麼好看

戲曲片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迅速發展壯大的電影藝術品種。但毋庸諱言,中國電影近年來走向市場化之後,戲曲片日漸衰落,多數戲曲片沒人看,産量越來越低,不少人擔心這個電影藝術品種從此要消亡。

任何時代,都有不信邪的勇敢探索者。著名粵劇演員丁凡、蔣文端、曾小敏與著名電影導演鄧原、潘鈞等一批廣東藝術家聯手合作,迎難而上,在2015-2017年接連推出兩部古裝粵劇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和《柳毅奇緣》,都是藝術精品,而且敢闖市場關,不僅包場興旺,在商業大都市廣州、香港等地開零售場也多場爆滿,廣州青宮影城用217座大影廳開《傳奇狀元倫文敘》零售場,電影票提前一週售罄。今年1月的5℃奇冷雨天,許多人不出門,青宮影城早場10點的場次,三部進口大片的上座率只有8%-27%,但《柳毅奇緣》零售上座率竟高達63%!

“沒想到戲曲片這麼好看!”這是許多非戲迷觀眾對以上兩部古裝粵劇電影的評價。這兩部影片從內容到形式都敢於創新,縮短了傳統文化藝術與當代觀眾的心理距離。

策略一:借古喻今切中熱點

許多觀眾不愛看古裝戲曲片,是嫌其故事、人物離當代太遙遠。以上這兩部戲曲片的改編順應觀眾的社會心理,讓傳統美德貼近現代人的生活,引起當代觀眾的感情共鳴與思考。

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是一部穿古裝的青春勵志片,描寫嶺南鄉村的“貧困生”倫文敘自尊自強,勤工儉學,白天賣菜晚上讀書,因品學兼優而獲得巨大成功,對當代年輕觀眾頗有激勵意義,許多大學生和外來工看後感觸更深。

電影《柳毅奇緣》取材于唐代神話故事《柳毅傳》,描寫書生柳毅為受惡夫虐待的龍女傳送求救家書。原著寫柳毅考科舉落第之後,在閒逛訪友途中遇見龍女,傳書之後接受龍王酬謝的珍寶富起來了。電影《柳毅奇緣》改為柳毅從南方趕赴北方考試,快到京城之時便遇到身陷危難的龍女,他為救素不相識的弱者,見義勇為,不去考場了,立即返回遙遠的南方報信,放棄了即將到手的功名,而且施恩不圖報,不願留在龍宮與龍女共用榮華富貴,不要任何酬謝,返鄉過平凡生活。改編後的柳毅形象就是一個特別純潔和仗義的善良人,與當今社會某些人的冷漠懦弱貪婪,形成鮮明對比,因而特別感人。

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和《柳毅奇緣》講述的愛情故事,都很有現實意義。打工妹阿琇美貌聰慧,但不會以此為資本攀高枝,愛上窮小子倫文敘。倫文敘高中之後,堅拒被招為駙馬的皇命,寧可不當狀元也要回鄉娶阿琇。龍女對愛情的態度也有新觀念。她恢復公主身份之後愛上平民柳毅,遭到拒絕,她不以強勢逼婚,但又不認命放棄,而是捨棄富貴生活甘當凡間平民,自食其力,學柳毅為百姓多做好事,與柳毅就平等了,而且有了共同語言,通過自己的努力求得真愛。

當今社會受各種思潮的大衝擊,因此,中國百姓特別懷念和渴求純潔真誠的人際關係和美好感情,以上兩部粵劇電影的改編者密切關注時代變化,以借古喻今手法,切中當今社會熱點,因而大受歡迎。

策略二:藝術形式大膽出新

許多年輕觀眾不愛看戲曲,是嫌其沉悶,如演出時間過長,節奏拖遝,手法陳舊單調。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和《柳毅奇緣》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充分調動電影特有手段求新求變,特別是要加強視覺衝擊力,突破舞臺演出的局限,增強了影片的可看性。

這兩部戲曲片在保留舞臺本精華的前提下,都將3小時的舞臺演出做了必要的精簡,《柳毅奇緣》長度已不足2小時。龍女首次出場,舞臺本有較長的龍女獨唱,拍電影時被刪掉,唱段內容用簡潔的龍女獨白去交代,保留幕後的粵劇合唱,伴奏音樂配器加入西洋管弦樂,更動情好聽。因此,這段戲刪去獨唱,節奏加快了,但仍有濃厚的粵劇味,藝術感染力並未削弱反而加強了。

電影《柳毅奇緣》的柳毅首次出場,仍保留大段唱段,但借鑒MV手法,讓演員身後的背景不斷變化,近2分鐘的演唱分切成14個鏡頭,使用遠景、全景、中景等多種景別以及不同的拍攝角度和鏡頭運動,顯得靈活多變。龍女訴説受惡夫虐待的唱段,加插閃回鏡頭。以上的唱段處理,觀眾就不會覺得冗長拖遝。

觀眾看舞臺上的表演和布景,只能看一個平視立面,電影則可以表現俯仰正側多角度的多維空間,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和《柳毅奇緣》的載歌載舞大場面,都加插了高空大俯拍鏡頭,地板的圓弧線圖案與演員舞姿組合成一幅優美圖畫,如花團錦簇,看舞臺演出就無法見到這種角度的精彩場面。

更令人驚喜的是,這兩部粵劇電影的場景設計,大膽引進現代的LED特效技術,與舞臺景、棚景、實景相結合,大大豐富了戲曲電影的藝術表現力。

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獲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剛上映的《柳毅奇緣》在廣東省電影家協會的專家研討會上也被譽為近年來拍得最好的戲曲片之一。廣東人務實,求新,開放,靈巧,精細,以上兩部粵劇電影打破“重産不重銷”的舊觀念,積極支援戲曲片的市場探索,充分體現了南派藝術家的個性,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有力體現。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