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家的抉擇》電影海報
前些日子去欣賞耶路撒冷四重奏的演出,曲目之一是他們與大提琴家秦立巍合作的舒伯特C大調弦樂五重奏。這首闊大神秘的室內樂作品,在他們的弓弦下呈現出熱烈飽滿、起伏跌宕的樣態。其中的慢板樂章,開篇時徐緩、悠長,將聽者引入冥想與追懷的氛圍中。
講述二戰的電影《指揮家的抉擇》(Taking Sides)中,有一場在戰後廢墟上舉行的音樂會,一眾音樂家演奏的,正是這首弦樂五重奏的慢板樂章。臺上,是病疾纏身、自知時日無多的作曲家筆下沉思內省的旋律,台下坐著的,是偉大的指揮家富特文格勒以及負責審訊他的美國軍官。
彼時的富特文格勒之所以遭到審訊,是因為他在二戰期間與納粹政權的曖昧關係。眾所週知,希特勒是狂熱的古典音樂愛好者,而戰前指揮柏林愛樂樂團的富特文格勒自然成為他拉攏的對象。富特文格勒被迫採取委曲求全策略,表面上不抗拒納粹政權的示好,暗地裏則幫助樂團內的猶太裔音樂家逃離險境。
雖説在那次審訊後,富特文格勒被判無罪,但是音樂界對於他在二戰期間對希特勒看似卑躬屈膝的態度頗多微詞:1942年他在希特勒生日上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遭到眾多音樂人斥責,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甚至公開宣稱:“在作為藝術家的富特文格勒面前,我願意脫帽致敬;但在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富特文格勒面前,我卻要戴上兩頂帽子。”1949年,他試圖應聘芝加哥交響樂團,卻因公眾反對而被迫放棄。
在這部2001年上映的電影中,曾親歷二戰的匈牙利導演伊斯特凡·薩博試圖為富特文格勒正名。片中,負責調查的美國少校阿諾德起初深信指揮家有罪。後來,當往事抽絲剝繭層層展開,我們才發覺這位偉大指揮家二戰時那些被斥責的舉動幾乎都是情有可原的:他在演奏完畢後,從來不曾對希特勒行舉手禮;而他在希特勒生日會上的演出則完全是被迫的,因為納粹綁架了他的女兒……
電影拍得戲劇性十足,審訊室中美國士兵的咄咄逼人與指揮家的鎮定自若反差鮮明。面對逼問,富特文格勒的回應字字鏗鏘:“你想要把世界改造成什麼樣?你認為現實世界只有物質嗎?那你一無所有。”指揮家説完,用手指指頭頂上的天空。原來,他畢生追求的,並非塵世血與火的恩怨情仇,而是更超脫且偉大的樂音之美。這亦解釋了導演為何安排指揮家與審訊軍官一道聆聽舒伯特弦樂五重奏的緣由。百年前舒伯特這首“只應天上有”的作品,其實也道出後來者富特文格勒的心聲。
1828年夏天,完成最後一部交響曲“偉大”之後,舒伯特立即著手寫作C大調弦樂五重奏,而這首他生命中最後時日完成的創作,直到22年之後,才獲得首演機會。全曲時長近一個小時,對演奏者的體力是不小的挑戰,旋律中的明暗對照、高低起落,是舒伯特面對近在眼前的死亡與已如塵煙的往事時複雜心境的寫照,亦考驗演奏者對於節奏的掌控與情緒的拿捏。
説來也巧,耶路撒冷四重奏中的四位樂手均有猶太人血統,在二戰陰雲早已散去、相對平和安寧的當下,他們頻繁在世界各地巡演,因為出眾的音樂技藝而受到讚美及尊重,甚至那些偉大的德奧作曲家如貝多芬和舒伯特的曲目,已成為這些猶太音樂家常演常新的作品。誠如《指揮家的抉擇》昭示的那樣,戰爭終將落幕,仇恨與敵意也將如雲煙過眼,唯有偉大的、崇高的東西方才能恒久流傳,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