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創花園

集美原創流行音樂劇《生生不息》在嘉庚劇院首演

發佈時間:2017-12-25 10:07:08 丨 來源: 廈門日報 丨 責任編輯:鄭乾


集美嘉庚劇院上演原創流行音樂劇《生生不息》。

廈門日報訊 (文/本報記者林桂楨應潔通訊員林小芬圖/本報記者黃曉珍)當大幕輕起,舞臺背景板上投影出集大尚大樓的輪廓,觀眾們馬上認了出來:這是集美學村!隨著大氣磅薄的交響大合唱《集美之歌》響起,五名集美學子相知、成長、追逐夢想的故事上演,青春的力量“生生不息”。

經過近一年的創作和近兩個月的緊張排演,12月22日晚上,由集美區委宣傳部和微風樂集藝術團聯合出品的原創青春流行音樂劇──《生生不息》在嘉庚劇院首演。台灣音樂家楊慕攜手兩岸眾多藝術家和廈門本土高校師生,以音樂劇的形式,詮釋集美學村深厚的文化底蘊,弘揚嘉庚精神。

原創音樂劇展示學村文化

音樂劇以大合唱《集美之歌》開場後,閩南語歌曲《四季如春》深情歌頌華僑文化,全場高唱的《我來自中國》震撼人心,結束時一曲《因為我從未離開》唱出對嘉庚先生的緬懷……隨著劇情的展開,全劇五幕、共23首流行歌曲一一呈現,囊括了大合唱、重唱、對唱等數種形式,以及民謠、嘻哈、中國風、爵士、慢搖等音樂類型。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歌曲均為原創。“我們深懷對陳嘉庚先生的崇敬之心,希望用這部音樂劇向偉大的陳嘉庚先生致敬,同時也獻給與集美學村同呼吸共命運、為夢想努力的人。”為了創作這些歌曲,楊慕時常熬夜到淩晨兩三點,力圖做到精緻。在他看來,《生生不息》是集美打造的首部音樂劇,對藝術土壤的培育有推動作用。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近年來,集美圍繞“一精神三文化”(即嘉庚精神和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加強文藝創作,取得豐碩成果,在嘉庚題材方面,創作出廣播劇《再會吧,南洋──陳嘉庚與南僑機工》、電影《僑女日記》、大型電視動畫系列劇《陳嘉庚的故事》等優秀作品,其中前兩者分獲福建省第八屆百花文藝獎一等獎和二等獎。這次集美大膽嘗試用音樂劇的形式,打造學村文化品牌,持續弘揚嘉庚精神,推進集美文藝繁榮發展。

推動嘉庚精神代代相傳

據悉,本部音樂劇的所有演員均是公開選拔而來的本地及周邊高校師生,劇中人物也全部用演員實名。這也正是該劇的藝術指導、廈門理工學院數字創意與創博學院院長郭肖華最為感動的地方。“集美高校幾乎‘傾巢而出’,兩岸藝術力量集結,共同創作這部歷史人文題材的音樂劇,意義重大。”郭肖華建議,將《生生不息》繼續打磨,力爭走向市場,成為廈門的流行音樂劇代表作。

音樂劇的主演之一林馨蕊是廈門大學音樂學院學生。作為嘉庚學子,她認為這是一次滌蕩心靈和昇華自己的過程。

首演式上,不少觀眾都是抱著對本劇的期待,攜家帶口走進劇院。集美居民陳珺專程帶母親和女兒前來,三代人共同觀賞了《生生不息》。她認為,嘉庚精神應該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講述集美學村故事,既可聽可看又正能量滿滿,帶孩子來看很有意義。

對於這部音樂劇今後的發展,楊慕説還會繼續完善作品,讓更多學生參演,一代代延續下去。集美區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集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何慶余表示,希望這部作品在兩岸高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巡演,傳承嘉庚精神,讓更多人看見集美作品,展現廈門藝術力量。在集美萌芽的《生生不息》,將在更廣闊的藝術土壤上“生生不息”。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