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文學

他們的音樂裏有詩經國畫

發佈時間:2017-12-06 09:30:39 丨 來源:解放日報 丨 責任編輯:鄭乾



本報訊(記者 吳桐)今年是中國和中東歐國家“16+1合作”啟動第五年,中東歐國家作曲家帶來了他們創作的中國題材音樂作品。這些作品是他們去年4月─5月到中國采風後創作的,其中部分作品將於今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與此同時,來自匈牙利、塞爾維亞、捷克、波蘭、克羅埃西亞、立陶宛、斯洛維尼亞的7位作曲家還與上海音樂學院師生進行了一系列交流和互動。 


7位中國作曲家和7位中東歐作曲家昨天在上音舉行的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作曲家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歷程和創作理念。讓中國作曲家們感到驚訝的是這些中東歐作曲家對中國文化的癡迷。在匈牙利作曲家梅特・巴洛格父親的藏書裏,有一本《詩經》,這讓他從小就接觸到3000多年前的中國詩歌。巴洛格以《關雎》和《葛覃》兩首詩為素材,創作出音樂作品《頌詩》。立陶宛作曲家拉姆納斯作品《松樹的低語》,靈感最初來自於南宋畫家李唐和馬麟的畫作。他説:“作曲時,我想到的是各朝各代的松樹和旅客。我總是在優雅的松樹上找到安慰。它們看到、聽到了一切,卻無法用語言來回答人類的問題。中國樂器很適合展現這種微妙的、轉瞬即逝的感覺。” 


12月4日、5日,來自中東歐的作曲家們分別聆聽了上海音樂學院第七屆“百川獎”作曲比賽決賽音樂會和中國作曲家室內樂作品音樂會。作曲家溫德青的《功夫》是他為33件不同的打擊樂器而寫的一首打擊樂獨奏曲,有鼓、鑼、镲、馬林巴、顫音琴、竹鈴、木魚等樂器,演奏難度之大讓外國朋友們驚嘆。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