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聚焦

線上音樂第一股多米業績之困

發佈時間:2017-07-04 11:29:43 丨 來源:未來網 丨 責任編輯:


北京多米線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多米線上”)副總經理辜煒東日前辭職的消息讓這家“線上音樂第一股”再次成為業界焦點。隨著線上音樂市場主要份額被騰訊、網易、阿里巴巴等巨頭瓜分,多米線上已經連續三年處於虧損狀態。為拓寬盈利渠道、提升業績,多米線上開始擴展業務規模,但目前看來效果並不樂觀,多米線上如何走出業績之痛?

連續三年凈利虧損

作為目前國內惟一一家登陸新三板的音樂公司,上市不到一年的多米線上在業績上卻並不亮眼。目前,多米線上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多米音樂平臺暢聽流量包、炫鈴包月、會員等增值服務以及廣告發佈等。但由於版權問題導致的用戶流失,無論是在增值服務還是廣告銷售方面,多米線上的收入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多米線上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收入分別為3243.37萬元、2607.54萬元和2380.25萬元。

主營業務營收乏力的背景下,逐年增高的音樂版權費用對多米線上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這也直接導致多米線上的凈利潤面臨持續虧損。多米線上2016年年報顯示,2014-2016年,公司版權成本分別為1274.14萬元、2400萬元、4970.1萬元,凈利潤分別為-4399.95萬元、-5766.74萬元和-2700.47萬元。其中,2016年多米線上凈利潤虧損額得到顯著緩和的原因還主要是由於報告期內對北京蜜萊塢公司股權的投資比例被稀釋後,獲得了5724.83萬元的投資收益。

“就整個線上音樂市場環境而言,由於版權費用的成倍增長,目前播放器類的音樂平臺實現盈利或者宣稱盈利的只是少數,音樂平臺的虧損也是普遍現象。”一米觀察創始人王毅表示。在經歷了版權資源爭奪和原始用戶積累的競爭之後,無論是網易雲音樂還是阿裏音樂,都開始佈局音樂産業生態,形成可持續發展。對於多米線上而言,也需要認準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形成自身的商業模式,以此實現業績增長。

業務拓展效果待考

高昂的音樂版權成本壓力下,多米線上開始謀劃轉型。基於多米音樂的用戶、技術和運營經驗,多米線上于2015年推出粉絲互動平臺“偶撲”,瞄準粉絲經濟。之後偶撲也相繼與《南韓金唱片》、《音樂風雲榜》等開展合作,並吸引了大量用戶的關注。截至2016年底,偶撲累計註冊用戶超500萬,入駐粉絲團超4000個。

資本層面,2015年底以來,多米線上啟動新三板掛牌事宜,去年初又引入光線傳媒等投資方。這些投資方的引入為多米線上帶來資本支援的同時,也為之後的業務發展提供了行業資源,如光線傳媒旗下《音樂風雲榜》就曾與偶撲達成投票合作。在現場音樂與線上音樂的融合上,去年多米線上聯合咪咕音樂共同打造了音樂演出業務“尖叫現場”,計劃於今年開展貫穿全年的80場音樂演出。與此同時,雙方也聯合愛奇藝打造全方位互動、會員、自媒體等平臺宣傳,形成聚合式傳播。

得益於偶撲和尖叫現場帶來的收益,多米線上2016年的産品銷售收入和票務銷售收入都有大幅增長。但總體來看,平臺服務收入仍佔據多米線上主營收入的80%以上,多米線上的轉型成效仍然有限。值得注意的是,不斷下降的用戶量仍然讓多米線上的發展面臨較大的挑戰。多米線上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多米音樂平均月活躍用戶量僅823萬,較上年同期下降35.7%。

粉絲經濟並非萬能

據中娛智庫發佈的《2016中國網路音樂市場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國內網路音樂實現營收53.8億元,同比增長60%,網路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42億。隨著用戶付費能力的顯著提升、版權市場的逐漸規範,各大音樂平臺也開始在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上發力,通過差異化競爭形成自身優勢。

“從市場角度來看,儘管目前線上音樂市場份額基本被騰訊、網易、阿里巴巴這幾家大的平臺分割,多米線上在版權、平臺等資源方面的競爭中難有優勢。但現階段線上音樂市場的用戶需求仍然龐大,核心用戶和粉絲群體也在逐漸成為線上音樂平臺商業變現的重要載體,分眾市場和粉絲經濟服務仍然可以作為多米線上未來的發展方向。”音樂行業從業者表示。

但粉絲經濟商業模式也面臨用戶流失、盈利模式調整等風險。“多米線上仍需要把握好旗下産品的優勢和定位,形成自身的獨特性,讓用戶願意為偶像、為喜歡的音樂和音樂消費方式花錢,並在用戶基礎和體量相對有限的情況下,挖掘單個用戶的平均消費額。”王毅強調,“此外,音樂短視頻仍是一片藍海,儘管目前入局的平臺和資本較多,但如果有清晰的産品思維和渠道思維,也會有新的機會。”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