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呼和浩特市教學研究室與吉仁文化産業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內蒙古首屆‘中式印第安笛’師資培訓”,近日在呼和浩特市錫林南路小學國際報告廳舉行。此次培訓由中式印第安笛發明家趙洪嘯和董文強、菲瑪、胡穎、倪志平、侯義敏等六位國內著名音樂教育專家親臨指導。全區200余位音樂老師參加了培訓。
培訓時間還沒有到,自然、悠揚的笛聲已經在樓道裏回蕩。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學的音樂教師周瑞仙已經開始嘗試著用印第安笛吹奏了。
“小學生用6孔笛、中學生用12孔笛進行的陶笛樂器學習實踐課,已經在我們學校普及了,印第安笛我想也一定可以推廣!”周瑞仙這樣告訴記者。
“中式印第安笛”是由著名樂器演奏家趙洪嘯在美國土著印第安笛的發音基礎上,保留了美國印第安笛渾沉的音色和基本結構,把音色的穩定性和統一性在吹嘴上面進行了調整,並改良了指法。經多年研究 ,2015年第一支“中式印第安笛”問世。
趙洪嘯用塑膠葡萄進行課堂演示
“初次接觸印第安笛,就愛不釋手。由於價格昂貴,且表現力差,只能吹奏有限的曲目,讓人惋惜。後來自己就將印第安笛由6孔改為8孔,增加兩個半音孔 ,改製成中式的音位列,並依照中國人的按孔習慣調整了音孔的距離和大小,把印第安笛原來的指法改良為中式指法,在保持原有音色和韻味的基礎上,拓寬了印第安笛的音域,調校了音準,使得更符合中國人的吹奏和按孔習慣。改良後的印第安笛在價格上也更便宜,這讓更多的人能買得起!”趙洪嘯介紹説。
趙洪嘯還告訴記者,在他們考察印第安笛的來源時,驚奇的發現,印第安笛是生活在亞洲大陸的蒙古人遷徙到美洲後,在骨笛、陶笛和南美排簫的影響和啟發下,自然延伸出的一種樂器。它的音調和蒙古長調都是極為相似的,因此印第安笛和蒙古族有著深厚的感情。
趙洪嘯説,這次來內蒙古進行音樂師資培訓,也是為一位好朋友送別。“由於他離開的太突然,沒能道別,現在想用音樂的方式來為他送行!”趙洪嘯所提到的朋友,就是吉仁文化産業有限公司的創辦者金•吉仁先生。吉仁,是巴彥淖爾市民族歌舞劇院的一名蒙古族演員,1995年曾到深圳去闖蕩,宣傳蒙古族文化。2013年回到家鄉,熱愛音樂的吉仁,把從南方學到的陶笛、印第安笛,在內蒙古草原上廣為傳播。2016年底,吉仁在他的家鄉巴彥淖爾市講課途中,因突發心梗溘然離世。
“吉仁哥用陶笛演奏的《色楞格河》太美了,讓人一輩子難忘。培訓結束後,要到他的墳前吹上一曲!”趙洪嘯説著聲音已有些發顫。
採訪中才知道,趙洪嘯是華中師範大學的一名教師,2004年就開始支教,他年年都到偏遠的山區,貧困的農村地區支教,很多熱愛音樂的孩子由於條件限制卻與音樂無緣。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公平的音樂教育,趙洪嘯每年都組團去支教。把能利用的物品全部利用上,鍋碗瓢盆、樹葉、樹枝都可以做成樂器。
他告訴記者:“最簡單的就是最好的!讓孩子了解音樂知識的同時對老師們也是一種挑戰和學習。每年都有很多老師加入到我們公益支教團隊中來。我也是被吉仁哥的豪情和才情所吸引,才有了走進草原支教的原動力。”談到支教趙洪嘯總有講不完的故事。
培訓課堂上,趙洪嘯講解了《樂器的選擇和製作》。一張名片、一根牙籤、一支吸管……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都可以改造成樂器帶進課堂。趙洪嘯現場演示如何用廢棄的塑膠藥瓶做成樂器吹奏。老師們學習的熱情很高,下課了還有不少老師追著去問這問那。
一位參加培訓的老師告訴記者:“回去了就準備帶著同學們也去做,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還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真正喜歡上音樂課,發現音樂,享受音樂,這才是做老師的幸福。”
董文強和倪志平老師在進行《中式印第安笛教學與演奏》培訓課上,讓老師們了解中式印第安笛的引入國內的過程,並學習了中式印第安笛的基本指法和吹奏技巧,尤其對氣息和舌根、舌尖的要求做了重點培訓。
山區支教中老師教學生利用鍋碗瓢盆當樂器演奏
胡穎老師進行《東莞市步步高小學器樂教學經驗分享》以及《器樂精品節目的創、排、演》的講座,胡穎以自己近十年在小學的器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講述了她從不懂樂器到運用樂器教學獲得的成功的歷程,為老師們點明瞭器樂教學的方法。
有關人員表示,此次樂器進課堂師資培訓,對促進樂器教學在中小學課堂的普及,提高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樂器教學水準,全面推進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有著里程碑的意義。(人民日報《環球人物》記者 賀文忠攝影 梁慧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