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風采

老門東人的視野

發佈時間:2024-09-19 17:03:06 | 來源:新華日報 | 作者:劉寧生 | 責任編輯:吳一凡

現在南京人被問起住哪兒,答案五花八門。江寧,河西,仙林就不説,溧水,高淳,句容,六合,凡是地鐵能到的地方都是南京。

小時候,我們覺得南京就四個地方:城北,城南,門東,門西,都被由13個城門串聯著的有形和無形的城墻圍著。13個城門唯獨中華門地位最高,影響最大。以中華路為界,中華門以內的東邊地區叫門東,西邊地區叫門西,出中華門過長干橋,都叫城外。

上世紀60年代,父母從合肥給家裏寄信匯款,只寫“南京城南門東馬道街5號”。後來改用郵遞區號,送了一輩子信的老朱抱怨:好好的一個馬道街5號,非要弄出個郵遞區號來,你家人寫成210007,到光華門轉一圈,還算個事故。不看郵編,呆子也曉得馬道街歸中華路支局哎。中華路支局的郵遞區號是210006。

城北和城南之間,沒有一條溝也沒有一堵墻,界線全在人心裏。上大學以後,有城北的同學,聊起三山街,中華門,他們説,印象中過了新街口就是雨花臺了,每年清明節戴著紅領巾去雨花臺烈士陵園掃墓,就是下一次鄉。城北有自己的教育和商業系統,自給自足,不需要城南。城北自己就是一座南京。

城南自己也是一座南京。因為有了三山街夫子廟商業中心,平時不往北走。小學都是就近入學;中學會考,尖子生進城南的一中,三中,五中,六中和一女中。過去從城南考取大學的鳳毛麟角。城南生,城南長,城南上學,城南工作,城南成家,城南退休,最終瞑目城南。一輩子沒去過城北的老人歹呢,就是城北人説多了去了的意思。

城南人到城北,有個非去不可的理由是坐火車。當時南京公交的主要線路,大多南北向。32路雨花臺發車到下關火車站。後來有了南京長江大橋,中央門外建了新的火車站,33路也是雨花臺發車到南京站,下關就委屈地改稱“南京西站”。當年城南人就覺得新建的南京站應該叫“南京東站”。我們有自己的叫法,下關火車站和新站。現在的南京南站就證明了當年老南京人的思路是合理的,總有個先來後到嘛。其實,叫新站也有麻煩——再有更新的又如何稱呼呢?

那時候在新街口中央商場門口排隊,買一毛錢一個的大肉包,前後閒得無聊,一個問:買包子啊?另一個答,買包子!你也買包子啊?其實都是廢話,不買包子站這塊幹麼事啊。

很快進入正題:住哪塊啊?一聽就曉得是城南人,城北人説“哪兒”不説“哪塊”。對方碰巧也是城南人,答:城南哎。不帶個拉長音的“哎”字就顯不出城南人的范兒。

在三山街魏洪興排隊買鹽水鴨,去得早,鴨子還沒有從評事街那頭的作坊運過來。排隊的有一搭無一搭地刮白,手裏頭不是一個三紅碗兒,就是一個藍邊碗兒,反正都是斬一塊錢鴨子。

住哪塊啊?門東!你呢?門西!不遠。

魏洪興鴨子店在中華路東側,三新池澡堂子隔壁。中華路是門東門西的黃金分割線,差別就是過個街的事兒。當然不遠。

家頭來人啦?那個時候,家頭不來人哪家自己斬碗兒鹽水鴨吃吃啊!都是待客。兩種情況:一是臨時來客沒有準備,二是早就預備好招待客人,斬碗兒鹽水鴨,就顯得不“家常”了。嘴上還不斷地跟客人説,家常便飯噢,家常便飯噢。

真是家常了,就沒得面子。鴨子,是南京人飯桌上的面子。

要不是因為有勝利電影院和長江南北貨商店,城南人到新街口坐公交大多是32路,中央商場門口下車。32路過新街口廣場時車上的人都往一邊倒,弄不好電車辮子就掉了,耽誤工夫。站在兩節車廂中間的還要特別小心,腳下的大轉盤隨著彎度位移,幅度大時像劈叉,小娃兒歡喜得不得了。

門東人,家門口就是白鷺洲。馬道街朝東,左轉箍桶巷,長樂路過街走幾步差不多就是白鷺洲南大門。上世紀60年代以後時興公園留影,海鷗牌120或135,一百塊錢出頭,就像現在開寶馬一樣顯擺,大多數去百花照相館租一個120。永安商場過橋不遠就是白鷺洲北大門。懂行的,換個方向到瞻園,也就5分鐘步行。瞻園雖小但景集中,類似總統府的西花園。照個相,哪個跑到玄武湖啊,費那個事!照完回百花把120還了,直接衝膠捲。

18歲之前,我沒去過門西。

1973年的一紙文書,把我分配到地處門西的秦淮區蔬菜副食品公司,新橋菜場樓上。二次分配到秦淮區蔬菜副食品公司所屬最西北邊的彩霞街菜場。第一次從門東走向門西,步行也就30分鐘,但算是歷史性跨越。

當時不開心的人很多。鄰居周媽媽説,你要在大井巷菜場多好啊,都近。她把“都”字講得很重。意思是我上班近,她們去行個方便也近。彩霞街菜場在門東人眼裏,都快到水西門了。

在彩霞街菜場工作一段時間後,我從馬道街搬家到釣魚臺,這讓我認識了門西的大多數主要街道:釣魚臺,飲馬巷,殷高巷,鳴羊街,花露崗,胡家花園,集慶路,牛市,柳葉街,船板巷,上浮橋下浮橋……發現門西跟門東格局相似,也是以東西向的街道為主幹道。上午,倒馬桶的街邊一字排開;夏日的夜晚,原本不寬的街巷被橫七豎八的涼床舖板堵得自行車都不敢騎,只能推著走,弄不好刮到人腿。

門西比門東大多了,可我覺得沒多少門東人意識到這一點。

80年代初期夫子廟風光帶重建,把秦淮河南側改造成了美食一條街;再向南延伸,新建了老門東景區;新近又添加了小西湖景區,連成一條秦淮河風光帶。門東煥然一新,成老門東了,小的時候我們並不説老門東。

古人的“鳳凰臺上鳳凰遊”,終究不敵現代人的《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門西有點“鳳去臺空江自流”的冷清。雖然集慶路由小巷子變成了跑多線公交車的主幹道,釣魚臺的九三巷依然故我,穿街過的竹竿兒依然曬著外衣內衣,區別是內衣色彩鮮艷,形式也現代化了。倒是老門西文化守望者協會的一群人,把“最憶是金陵”和“鳳凰臺上”兩個電子刊物辦得風生水起。

80年代初回到馬道街5號看老鄰居,算是由城北榮歸城南。問起現在住哪塊,脫口而出:草場門。老門東人很少曉得草場門,那不在13個城門之列。周媽媽一臉懵,一向風趣的她回一句:還養馬場呢。

那時真沒想到最終會離開城北城南門東門西,離開有著70多個名號別稱的南京,去了異國他鄉生活。周媽媽要是健在,問我現在住哪塊,我該如何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