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風采

全國産糧第一縣,誰在種地?

發佈時間:2024-05-21 10:49:56 |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 作者:張馨予 | 責任編輯:盧曉茜

富錦市作為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三江平原腹地,是一個標準的農業大市,糧食産量已經連續八年位居黑龍江省第一,同時連續兩年成為“全國産糧第一縣”。

今年,他們接到的糧食增産目標任務是4億斤左右,也就是要增産8%左右。這並不是一個輕易能達成的目標。其背景是,3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會議指出,保障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説是長期的課題。2023年,中國糧食産量再創歷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不過,中國的糧食供需仍處於“緊平衡”狀態。

隨著中國全面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包括富錦在內的許多農業大市,都開始了新一輪的求索。

從30.7億斤到65.1億斤

走進富錦市農業農村局的小樓,提高糧食産能的部署張貼在辦公室門外的顯眼位置。到2023年,富錦市糧食産量已經實現“二十連豐”。

65.1億斤,這是富錦市2023年全市糧食的産量。而在2009年,富錦市全市糧食産量為30.7億斤。富錦市糧食産量的大幅提升,是過去十餘年中國糧食産量顯著提升的一個縮影。

收割機在黑土地上收穫玉米。(圖/新華)

2009年,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我國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産能規劃。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通過的《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規劃(2009—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糧食生産能力達到1.1萬億斤以上,比2008年的糧食生産能力增加1000億斤。

上一輪新增千億斤糧食産能規劃的成效十分顯著。2012年,我國糧食産量就邁進了1.2萬億斤大關,提前8年完成目標。到2023年,我國糧食産量比2008年增産了3000多億斤,遠超上一輪規劃的增産幅度。

從數據來看,過去十餘年中國糧食産量提升的過程中,東北地區的貢獻格外突出。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李騰飛在一篇2023年發表的文章中指出,2008年至2021年,東北地區糧食增産最多,規劃期內增産1100億斤,佔全國糧食增産總量的37%。而從各省數據看,黑龍江省增産高達729億斤,為全國省份之最。

上一輪新增千億斤糧食産能規劃,之所以能夠遠超目標完成,一個重要前提是播種面積的持續擴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説,從2008年到2012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由16.1億畝擴大到17.1億畝,糧食總産量則新增1000多億斤。到了2015年,糧食播種面積擴大到17.8億畝,糧食總産量比2008年累計增産2000多億斤。

富錦也是如此。富錦的播種面積在十多年間有質的變化,從2008年的484.5萬畝,擴大到了當前的568.6萬畝。

當然,作為“全國産糧第一縣”這一稱號的競爭者,富錦所做的遠不止這些。富錦市市委常委、副市長楊志宇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首先提到了“土地”。土地是農業生産的基礎,提升地力,則是實現糧食增産的一大根本。

儘管富錦位於土壤條件極好的三江平原腹地,但仍有相當大面積的耕地屬於中低産田。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合作社組建於2014年,該合作社理事長劉春對《中國新聞週刊》回憶,2014年以前,合作社所在的地塊屬於低窪地區,水很難排出去,一到澇年就絕産,十年裏只有兩年能有不錯的收成。此外,一到下雨時節,因為田間道路泥濘,車進不去、糧拉不出來。合作社組建時,富錦市政府提出“以稻治澇”的政策,開展土地整治項目,修建水利設施,修繕田間道路,連片種植水稻,實現糧食增産。

楊志宇説,過去8年,富錦對於中低産田的改造見到了明顯成效。近幾年,借著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契機,富錦的地力又有了明顯的提升。

高標準農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産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産穩産農田。富錦市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富錦已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215萬畝。而根據富錦提供的數據,富錦市全市耕地總面積為920萬畝。

在過去幾年中,高標準農田建設也是全國提升糧食綜合産能的重要抓手。2019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將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納入地方各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內容。2021年9月由國務院批復實施的《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明確,到2030年建設12億畝高標準農田。

在地力之外,對於糧食增産,種子的選育至關重要。

“現在,富錦市種植的品種80%左右來源於農科院。”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明秀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富錦從2006年起與黑龍江省農科院開展合作共建,2021年,農業農村部開展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試點工作,富錦又與中國農科院和黑龍江省農科院開展先行縣共建,對適應富錦地區栽培的品種進行篩選、優化。

景玉良是黑龍江省農科院綏化分院黨委書記、院長,他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黑龍江省農科院會根據地區積溫、對於品種的需求等情況,為地方選擇匹配的品種。例如在2023年,黑龍江省農科院在與富錦的共建中選擇了大豆品種“綏農35”,實現了每畝668.6斤的單産,創下黑龍江省高油大豆單産歷史最高紀錄。

良種還需要良法、良技、良機的配套,這是一套提升單産的組合拳。張明秀説,為了提高糧食單産,要根據作物的不同品種配套相應的栽培模式。以大豆為例,近幾年,富錦推廣大壟密植栽培技術,以變數施肥等技術為輔助,同時配備大豆大壟密植專用農機。張明秀説,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增産幅度可以達到10%以上。

不過,要讓農戶接受新的品種和先進的栽培模式,並不容易。楊志宇説,前幾年農戶對於大壟密植等栽培技術就並不認可,他們嘗試推廣了數年。張明秀也説,富錦建設了多個示範園區和示範基地,讓農戶看到新品種結合新模式能夠得到10%以上的增産幅度,幾年後才逐漸讓農戶願意接受。

近幾年,富錦的農業生産中還越來越強調科技應用,發展智慧農業。

以氣象觀測為例,富錦市萬畝高標準水田示範園內,有東北地區唯一的寒地水稻生態系統野外氣象站,主要開展三江平原地區典型下墊面生態與農業氣象觀測實驗和綜合研究。劉春説,氣象和農業部門對實驗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後,會給廣大農戶提供更加精準的指導意見,“比如後天有低溫,會對水稻生長有害,氣象和農業部門馬上就會提醒農戶灌深水,保證水稻不受凍害”。

原先,農民種地遵循“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杏樹開花種莊稼”這樣的諺語,但隨著科技應用在農業進一步鋪開,劉春發現,現在可以根據氣象數據,在地表達到合適溫度時播種,通過搶前抓早提高糧食産量,預防乾旱、低溫等氣候異常變化給糧食生産帶來危害。

關鍵在於玉米和大豆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23年末,我國糧食産量已經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從另一個角度來説,近幾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已經相對穩定。這也意味著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面臨更大的挑戰。

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教授、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易紅梅對《中國新聞週刊》説,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總體比較樂觀,口糧的自給率基本實現100%,穀物的自給率在95%以上,但隨著居民食物消費結構的升級,飼料糧的需求不斷提升,産需缺口持續擴大,“這是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主要挑戰”。目前,我國飼料糧的主要來源就是玉米和大豆。

“隨著經濟發展,我國糧食消費總趨勢是居民每人平均穀物類口糧消費趨於減少,而每人平均肉蛋奶和水産品等副食品消費趨於增加,飼料糧消費消耗總量趨於增加。”李國祥也指出,在現有科技水準和我國居民食物消費格局下,應促進大豆産量邁上新臺階。

東北是我國大豆玉米的主産區。以大豆為例,根據2023年年末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國豆類播種面積為1.8億畝。而在黑龍江,2023年大豆播種面積為7397.5萬畝,播種的任務面積居全國之首。

富錦一直緊跟國家政策。張明秀説,2009年以前,富錦作為全國重要的大豆主産縣,大豆種植面積較多。隨著上一輪新增千億斤糧食産能規劃的推進,富錦推動水稻種植面積逐步提升,大豆種植面積的佔比持續減少。而近兩三年,隨著省內“穩糧擴豆”的號召,富錦的大豆種植面積開始回升,大豆産量也有所增加。2019年,富錦61.6億斤的糧食總産量中,水稻佔比為66.2%,玉米佔比為26.3%,大豆佔比為7.5%。到了2023年,富錦65.1億斤的糧食總産量中,水稻佔比下降到42.9%,玉米和大豆的佔比分別提升至43.7%和13.4%。

楊志宇説,近幾年富錦大豆種植面積的增加,也和種糧效益直接掛鉤。“水稻的最低收購價格始終維持在1.31元,而水稻種植是高投入,收成又受天氣影響比較大。”2022年前後,種植玉米和大豆的收益遠高於水稻,因此當地許多農民紛紛改為種植大豆。

不過,這些做法對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的影響是有限的。易紅梅指出,過去十多年裏,我國已經把耕地上能挖的潛力挖得差不多了,“我國耕地面積有限,未來再從增加耕地面積去挖糧食增産的潛力,空間會比較小”。她説,糧食總産量是糧食耕種面積乘以糧食單産,在耕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提升糧食産能就需要依靠提高單産。

202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將“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其中就明確提出要“把糧食增産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産上”。

富錦也是如此。對於富錦市和黑龍江這樣的農業大市和農業大省,在過去十餘年的糧食産量提升中已盡力挖潛,繼續提升糧食産量是極大的挑戰。今年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一大重點任務就是提高糧食單産。

多位專家指出,從中國的糧食格局來看,提高糧食單産,關鍵同樣在玉米和大豆。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君明對《中國新聞週刊》指出,我國小麥和水稻的單産水準已達到世界領先水準,但是我國玉米和大豆的單産水準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尤其是大豆單産,我國與世界先進水準差距較大。孫君明説,2023年,我國大豆平均畝産為132.7公斤,而美國大豆平均畝産為222.8公斤,世界平均大豆畝産為178公斤,“我認為我國大豆平均畝産至少要提到180公斤左右,達到世界的平均水準”。

作為“全國大豆十大主産縣”的富錦,其大豆平均畝産已經與世界平均水準相當,張明秀説,在不受災的情況下,大豆平均畝産可以達到180公斤至200公斤。但因為大豆品種“綏農35”實現了每畝668.6斤的單産,富錦對於提升大豆單産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李國祥認為,提高大豆單産的關鍵是品種選育。孫君明也指出,品種是第一位,因為種子是農業的“晶片”,“要培育高産耐密的大豆品種”。

育種需要漫長的過程,整體提升我國的育種水準也絕對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實現的。易紅梅指出,2021年以來,我國啟動種業振興行動,顯然,“種業振興的壓力不能都落在東北糧倉上,需要舉全國之力提高大豆等作物的育種水準”。

在李國祥看來,目前國內的種子培育主要依靠農業科研單位,例如農科院系統,他認為未來還是應該更大地發揮企業的作用,引進市場化機制,通過設置獎勵機制引導企業把科研力量放在東北等糧食主産區,因地制宜培育優質品種。

而從全國範圍來看,孫君明指出,提高大豆等作物的單産水準還需要繼續推進栽培技術在地方的落實。“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栽培技術的推廣人員在地方有很多,但現在,由於經濟效益不高等原因,不少地方的技術推廣部門都荒廢了。”孫君明認為,除了培育優質品種,也需要真正將先進的栽培技術推廣到農民手裏,這樣才能切實提高糧食單産。

推動農業規模化經營

一進入夏季,富錦市萬畝高標準水田示範園裏連綿的稻田就會化成一片綠海。示範園的經營主體是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合作社,共有132戶入社成員,擁有10858畝土地面積,實行農業規模化經營。

楊志宇説,在富錦,推動農業生産標準化和生産經營規模化是提高糧食單産的另一條腿。“通過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比如託管服務和土地流轉,把小農戶分散經營的土地整合起來,進行標準化生産和規模化經營,從而提升單産,增加效益。”

實際上,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二十大報告都提出要推進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在2022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的方向。

富錦的探索是多種託管服務模式,確定了包括播種、噴藥、追肥、收割等在內的多個生産託管服務環節,農戶可自主選擇半程託管或全程託管。2023年,富錦市全市全程託管面積達到124.62萬畝,半程託管超過400萬畝。目前來看,農業生産託管服務對於提升糧食單産有較為明顯的效果。2023年,玉米全程託管平均畝增産50斤,大豆全程託管平均畝增産20斤。

託管服務使得大型機械的使用和農業生産標準化成為現實。富錦市上街基鎮宋店村是該市最早一批開展託管服務示範的村子之一,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志宇對《中國新聞週刊》説,2019年,宋店村流轉土地1500畝,在生産經營上統一購種購肥、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統一銷售,“大型機械的使用率達到98%以上,可以做到科學種田,種植間距十分精準,出苗整齊,糧食産量也就提升了”。

先進農業技術的配套也因此可以更好地實現。張明秀説,富錦每個鎮幾乎都有幾個典型的開展農業生産託管服務的組織,農技推廣人員會對這些組織進行直接指導,許多組織也會聘請一些有經驗的農業專家,一旦出現病蟲害等問題,很快就能得到極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張志宇説,由於農業規模化經營降低成本了成本、提高了産量,宋店村的託管農戶第一年就實現了增收。到了第二年,一些原本不認可土地託管的農民也選擇土地託管,宋店村的託管面積翻了一番。目前,宋店村託管的耕地面積已經超過5000畝。

實際上,發展農業規模化經營已經成為推動糧食增産、農民增收的大趨勢。202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以小農戶為基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社會化服務為支撐,加快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生産經營隊伍。提升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生産經營水準,增強服務帶動小農戶能力。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和標準體系建設,聚焦農業生産關鍵薄弱環節和小農戶,拓展服務領域和模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農業規模化經營並不是越多越好,需要“適度”。易紅梅説,“我們在研究中發現,當規模化經營超過一定程度後,反而會出現單産下降的現象。”她解釋説,這是因為超大規模的經營主體可以通過擴大種植面積來提高利潤,即便單産下降,超大規模的經營主體仍能從不斷擴大的種植面積來賺取利潤,也就失去了提高單産的動力,“因此對於規模經營還是要有一定限制”。

投資來了嗎?

招商引資正在成為富錦的一件大事。

駕車從富錦市區穿過,地勢幾乎沒有起伏,一望無際的平原持續延伸到視野之外,目之所及都是耕地。目前,富錦全市耕地總面積為920萬畝,農民每人平均耕地大約是全國平均水準的10倍。富錦和眾多典型産糧大縣一樣,扛著糧食安全“壓艙石”的責任。

然而,扛起糧食安全“壓艙石”的責任也會帶來相應的代價。為保障糧食安全,許多産糧大縣犧牲了發展經濟的機會。如何改變“糧財倒挂”的困境,幾乎是每個産糧大縣都需回答的問題。

在2023年富錦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招商”一詞出現頻率極高。在總結工作時,富錦市政府尤其強調了招大商、引大資的作用,並將“增投資、擴內需”放在2024年重點工作的第一項,重點提及要“提升招商引資質效”。

富錦市商務和口岸局副局長陳成玉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2023年,富錦外出招商考察33次,對接企業61家,幾乎都是市領導帶領商務局、發改局、工信局的負責人組成考察團外出招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是考察重點區域。

資金也確實在進入。2023年,富錦簽約16個項目,簽約金額99億元。

延長産業鏈是不少産糧大縣的普遍做法,富錦也不例外。富錦市委常委、副市長韓天甲對《中國新聞週刊》説,這幾年,富錦市主要圍繞水稻、玉米、大豆、畜禽、新能源這五大産業鏈開展招商活動,“突出我們的産業優勢”,繼續延長富錦市農産品加工業的産業鏈條。

對於加工企業而言,富錦的確有一些獨特的優勢。黑龍江諾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潽生物”)是一家總部位於大連的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被引入富錦。該公司以玉米澱粉為原料,通過生物轉化的方法獲得氨基酸類産品。諾潽生物相關負責人王晨對《中國新聞週刊》説,之所以選擇落戶富錦,是因為富錦有優質的玉米資源,並且已經引入了象嶼生化這樣的上游龍頭企業,“臨近上游企業,我們就可以不用自己建澱粉車間,用它們的玉米澱粉等初級産品為原料,降低了成本”。

只要針對産品價值算一筆賬,就很容易理解富錦市政府對於做大農産品深加工産業鏈的重視。王晨説,1噸玉米的價格大概是1700元,而將1噸玉米轉化為氨基酸類産品,價格大概是7000元。

2022年,諾潽生物啟動了萬壽菊加工項目,即從萬壽菊中提取出葉黃素,後者可以廣泛應用於功能性食品和醫藥領域。陳成玉説,原本富錦沒有農戶種植萬壽菊,為了推進這個項目,富錦市政府成立了葉黃素項目推進專班,組織各鄉鎮和周邊市縣來種植萬壽菊,提供提取葉黃素的原料。2023年,諾潽生物在富錦市及周邊收購的萬壽菊達到5000噸,王晨表示,公司期望未來能夠實現50000噸的收購量。

儘管富錦市越來越重視招商引資和優化營商環境,但是地理位置偏遠仍是富錦市難以克服的困難,運距遠、運費高成為制約富錦市招引優質企業不可忽視的障礙。“火車把貨從富錦市運出去,回來往往是空車,運費就增加了。”楊志宇説,在外出招商引資的過程中,不少企業都表示,運距遠、運費高是他們最終未選擇落戶富錦市的原因。

“誰來種地”的解法

雖然越來越多産糧大市正在以工業化和産業鏈思維改造鄉村産業,但是農民從中獲得的收益是否能得到顯著提升,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英國《自然·食品》雜誌2021年發表的一項糧食安全及經濟學研究發現,全球食品消費支出中,僅有27%落入農民口袋,最大的份額流向了農場交貨後(即産品離開農場後)的價值鏈。易紅梅指出,如何在改造鄉村産業的過程中保護農民的利益,讓農民能夠享受到農業增值帶來的收益,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種糧收益不斷收窄,正在明顯抑制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而農民是糧食生産的主體,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關乎糧食生産基礎。

在一些省份,農民種糧積極性的下降,已經使得“誰來種地”成為一個棘手難題。

今年1月,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網站發佈文章《關於“誰來種地”重大問題的調研報告》(下稱《報告》),指出農業從業人員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現象較為嚴重,年輕人不願意種地了,而原因是多重的,其中一項重要原因是生産成本逐年走高、種糧比較效益下滑。受此影響,近年來陜西省糧食生産成本年均增長速度遠大於糧食産值年均增長速度,隨著生産成本的大幅上漲和收入的小幅增長,糧食種植凈利潤和成本利潤率總體呈下降趨勢,有時甚至處於虧損邊緣。

富錦市也面臨著人口流失的問題。2011年以來,富錦市持續出現人口流失。此外,多位富錦市的受訪者表示,當地務農人員的老齡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不過,在一些專家看來,“誰來種地”的問題已經出現解法,即農業規模化經營。《報告》也重點提及規模化經營土地,指出要促進土地規範有序流轉,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村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目前,富錦市也正通過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

多位來自富錦的受訪對象提到,農業規模化經營能將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張志宇説,在農業規模化經營程度高的宋店村,農民將土地託管給村集體後,自己不用操心就能分到收入,因此很多農民可以到外地打工,掙雙份錢,“這部分農民大概佔40%左右”。還有一些原本既種植旱田也種植水田的農戶,選擇把旱田統一託管給村集體,自己專心種植水田,實現增産增收。劉春也説,在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合作社,一定比例的農民在土地流轉後又選擇在本合作社打工,這樣可以拿到兩份收入。

楊志宇認為,只要能保障種糧收益,農民能賺錢,就不用擔心農民的種糧意願。而只有促進農民增收,糧食安全才能有更堅實的保障。

易紅梅所在的研究團隊調研發現,未來5至10年,糧食主産區會有越來越多農民逐步退出農業,不再務農。對於仍然留在農村的農民,“這些年,國家培育了很多新型經營主體”,可以通過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穩步提升農民收入,同時保障糧食安全。

不過,她也指出,在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老齡農民和小農利益的保護。

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年輕的農民到城市就業,如果市民化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能就會出現“啃老”現象,而農村養老金髮放水準較低,老齡農民會受到較大影響。因此,易紅梅認為,為了促進農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應該從農業之外找途徑,加快中小城市的發展,持續推動非農就業,並消除城鄉融合的制度性障礙,讓農業轉移人口能夠真正融入到城市裏。

另一方面,隨著農業規模化經營持續推進,小農戶的戶數減少,他們與經營主體的談判力量就會減弱。對此,易紅梅説,在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推進過程中,一定要通過制度上的完善,保障這些農民能夠同步享受到規模化經營的收益。

(記者 張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