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文化

讓民族村寨留得住鄉愁又看得見遠方

發佈時間:2024-04-30 13:31:52 | 來源:南國今報 | 作者:廖艷明 | 責任編輯:盧曉茜

①團隊在村寨調查。

②侗族木結構博物館設計圖。

③團隊在探討傳統村落建築的保護。本版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近年來,柳州旅遊火了。走進柳州北部的民族村寨,穿上特色服裝,拍一組美照,逐漸成了旅遊新風尚。修建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建築,為何能保護得如此完好?這背後有他們——廣西高校高水準創新團隊(傳統村落研究與保護團隊)的默默付出。

1校園裏建起“博物館”

4月11日至14日,正值“廣西三月三”假期,劉洪波又帶著團隊走進了侗族村寨,進行田野調查。劉洪波是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副院長,也是廣西高校高水準創新團隊(傳統村落研究與保護團隊)的帶頭人。

近日,在劉洪波的帶領下,記者來到該校建築工程與藝術設計學院。走進教學樓,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極具民族特色的鼓樓和橋廊。更讓人驚奇的是,教學樓一二層,竟被打造成了傳統建築“博物館”。傳統建築在柳州的分佈,建築的歷史特色、長寬高數據,甚至一些鼓樓、橋梁等的建設過程,在這裡都有清楚的記錄。除了建築,還有傳統建築的民間工匠,以及工匠們的建造技藝。而這個“博物館”,也僅是他們長期走村訪寨的一個縮影。

他們利用原始調查,幫助當地建立傳統村落和文化遺産基礎數據,逐步建立傳統村落的數字化模型,還完成各種調查報道,助力村寨中的技藝、民俗、音樂等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2與時間賽跑來保護

劉洪波最初學的是美術教育專業,2011年到華南理工大學當訪問學者,接觸到更多古建築專家後,讓他對傳統村落越來越感興趣,“傳統村落的保護就是在與時間賽跑”。2012年,他開始走進村寨。12年來,他與團隊上百次走進村寨,對三江100多座歷史建築進行調研,建立150多人的非遺傳承人檔案,開發了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侗戲、侗族刺繡等非遺大數據。

以前條件有限,採集各種數據只能通過傳統的測量測繪方式,要完成一棟建築的記錄,耗時耗力不説,數據還經常不夠精準。2017年,團隊開始引入無人機和三維鐳射掃描器等設備及相關專業軟體,在無人機傾斜影像及數字建模技術方面,走在行業的前頭。同時,學校開設了相關的專業和課程,將新技術不斷應用到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研究中。

3讓傳統建築“活起來”

傳統村落的空心化,是保護工作的一大難題。2021年,程陽八寨要新建和改建一些文旅場所,其中木構建築博物館等項目就是該團隊設計。

劉洪波記得,當時寨子裏有一個按照傳統木構建築框架,荒廢多年,但地理位置很好。經過與景區負責人多次研討,他們按照侗族傳統營造的方式,建成一個小型的侗族木構博物館,成為景區中面向遊客旅遊和學生研學的傳播侗族木構建築文化的場所。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團隊傾注大量心血,完成了設計、裝修、展陳的全部工作。看見一批批遊客來參觀,一群群學生來研學,他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如今,這個博物館已經成為寨子裏的網紅打卡地。

“只有讓村寨活起來,才能更好地保護傳統村落。”在大量的調查研究後,團隊助力程陽八寨5A申報,相繼完成了遊客中心接待區和演藝區、侗族木構博物館、銀飾博物館、紅色教育基地、侗酒民民宿等空間設計,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4既走出去又引進來

除了柳州,團隊還到廣西其他地區,以及湖南、貴州等地的民族村寨開展調研,同時到海外很多文化遺産地尋訪。劉洪波表示:“要多去外面取經,才能更好地開展研究和保護工作。”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2018年,劉洪波到義大利烏爾比諾大學講學,積極傳播侗族村寨建築與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

2019年,劉洪波與羅馬大學教授羅薩在柳州相識,羅薩對侗族木構建築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劉洪波了解到羅馬大學GIS(地理資訊系統)和BIM(建築資訊模型)技術在歷史建築保護方面的應用成果,雙方立即簽署了合作意向。學校將“GIS-BIM數字化整合設計”技術,應用到日常的村落研究與保護當中。

在先進技術的支援下,團隊製作完成了廣西“雲上民族村寨”工程三江14個村寨的建模和非遺資訊。記者以遊客身份點擊進入系統,可以沿著推薦線路遊覽,瀏覽完木樓簡介,還能“走進”木樓,360度觀察每個細節,也可以跟著無人機的視角俯瞰整個村寨,比實際探訪看到的內容還多。

5青年力量助力傳承

最初傳統村落研究與保護團隊只有兩三名老師,讓人欣喜的是,隨著團隊一步步壯大,如今已經發展到近30名。團隊成員融合了建築學、城鄉規劃、人類學、民俗學、藝術學、資訊技術等各學科。團隊成員,既有領航的70後,也有骨幹成員80後,還有新加入的90後甚至95後。越多年輕人的加入,也讓這項保護工作有了更好的傳承。

來自黑龍江的周琳,出生於1983年,如今是團隊的骨幹成員。2019年,她第一次走進柳州村寨,站在高高的山上,遠眺一片片茶園、一棟棟木樓,被這種原生態的場景所震撼,覺得必須要把它們保護傳承下去。村寨的很多建築,原始數據都是零,當拿到第一手資料,她視若珍寶。

“他們給三江傳統建築做了很多基礎調研,看到那麼多數據,我觸動很大。”1992年出生的賴筱書,畢業于天津大學建築學專業,她本身就是三江侗族人,特別喜歡家鄉的傳統村落。研究生畢業後,她了解到團隊堅持數年,一直在做古建築研究保護,於是她選擇回到家鄉,加入了這一團隊。

12年來,該團隊下鄉上百次,走遍民族村寨的山山水水進行田野調查,收集原始數據,進行傳統村落的研究與保護,讓民族村寨留得住鄉愁又看得見遠方。

(記者 廖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