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風采

創新推行“三增四減五化”工作法達拉特旗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

發佈時間:2024-01-10 11:42:56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王玉琢 | 責任編輯:晁亞婷

“同樣種玉米,過去一畝地産1500斤,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後,一畝産1800斤。澆水灌溉,過去一畝地澆水需要100元,現在只需70元。對於農戶來説,一畝土地流轉費800多元,再加上政府的各項補貼,一年下來坐在家裏啥也不幹,就能拿到五六萬元,全村500戶村民都受益。” 1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王愛召鎮東興村64歲的老村主任杜文彬,興致勃勃地給記者算著實施高標準農田的收入賬,“我們家三口人,有28畝地,現在一年下來收入將近6萬元。”

202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牢記囑託,踏上征程。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任務,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創新推行“三增四減五化”工作法,建成高標準農田150萬畝,佔全旗基本農田67%,畝均投資1500元以上,實現“糧田”變“良田”,“良田”變“糧倉”,2023年糧食生産實現“二十連豐”,産量達到了17億斤。

擴大規模,種糧農民底氣更足

俗話説:“小寒時節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可在達拉特旗王愛召鎮東興村,卻是另一番景象。

村兩委會開的熱火朝天。“去年花費50萬元,完善了水利基礎設施。今年,旗委組織部幫扶東興村125萬元,這個錢如何花?”東興村黨支部書記周貴明誠懇地徵求著在座“兩委”成員意見。大家各抒己見,討論熱烈……

“事從緊處辦,錢在刀刃花,我決定購買農業機械。”周貴明話音一落,老村主任杜文彬脫口而出,“這個錢花在點上了,推動農田耕作機械化,是2024年東興村的第一大事,我贊成!”

“把高標準農田建設好,讓所有的村民發家致富得實惠。這就是我們黨員幹部的初心。”周貴明堅定而充滿自信地説。

達拉特旗地域遼闊,土地肥沃,資源富集,曾經為保障國家糧食供給做出貢獻。但長期以來,土地分散碎片化、土地利用率低,種植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村農牧業的發展,阻礙著農牧民增收致富步伐。

2021年以來,達拉特旗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成高標準農田150萬畝,佔全旗基本農田67%。

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的實施,讓村民們得到更多實惠。王愛召鎮新城村種植大戶秦二厚生説:“現在土地成片,春播秋收都是機械化作業,從種到收省時省力。項目區的莊稼旱能澆、澇能排,高溫乾旱不受影響。讓我們欣喜的是,過去的鹽鹼地,通過改造也變成了良田。2023年秋糧再奪豐收,畝産新增300斤左右。”

2024年,達拉特旗將繼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改造提升30萬畝、鹽鹼地改良5萬畝,帶動新型土地合作化縱深推進,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貢獻力量。

提高品質,高標準農田綜合配套

冬日暖陽下,行走在達拉特旗,雖然白雪覆蓋著廣袤田野,但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的高標準農田,依然清晰地呈現在眼前。

在王愛召鎮新城村活動室,上了年紀的村民們聚在一起玩撲克、下象棋,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説起2023年的變化,村支部書記趙平高興地説:“這是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給農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

據了解,2022年秋冬季,村裏開始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通過破田破埂,小田“並”大田,對土、水、路、林、電、技、管“八位一體”綜合配套建設實施,全村新增耕地1000畝,實現項目區耕地“集中連片、旱澇保收、高産穩産”,推動傳統農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社會化轉變。

白泥井鎮侯家營子村官牛犋南社成立土地合作社,全社110戶農民全部自願以土地入股,全社3000多畝耕地進行合作化經營。土地最終收益由合作社提留10%用於發展集體經濟,管理費提留20%用於專業人員工資或補助,剩餘70%用於社員分紅。2022年官牛犋南社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30萬元,每人平均純收入3萬元,較全市農牧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高出4766元,侯家營子村入選2023年自治區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典型樣板村。

吉格斯太鎮龔吉仁村積極推行“一統五化”合作方式,所有土地統一耕種,推動土地合作規模化、土地整治標準化、生産經營組織化、農業服務社會化、收益分配股權化,成功整合土地1.05萬畝,成為“一村一田”示範村,為現代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過程中,達拉特旗不僅破解了“人多地少難分配、田小塊多難耕種、矛盾問題難調解”等難題和困擾,而且深入挖掘生産、生態、景觀等綜合功能,確保了良田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産穩産、生態良好、抗災力強,推動農田建設邁上新臺階,為鄉村振興增添發展動力。

加強管護,高標準農田保障有力

高標準農田不僅要建好,更要管護好。達拉特旗通過實踐,制定出臺了高標準農田建後管護制度辦法,明確管護責任和具體要求,保障管護資金來源渠道,逐步建立健全了多方參與、責任明確、協調順暢、保障有力的高標準農田管護機制。

白泥井鎮侯家營子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項目,運用物聯網設備、無人機及遙感衛星等技術,搭建智慧數字化農場管理平臺,實現對農田種植、灌溉、田間管理等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實時監測和數字化分析,併為氣候氣象、土壤資訊、病蟲害預警等指標變化提供科學解決方案,實現遠端自動灌溉和施肥,在保障農作物穩産增産同時,大幅節省人力物力成本。

推進社會化服務提升效益。發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統防統治、全程託管等社會化服務,滿足農民多元化需求,帶動小農戶節本增收、提質增效。白泥井鎮白泥村、海勒蘇村採取“黨支部+村投公司+農戶+社管會”的合作模式,實行“四統一”管理(統一農資採購、種植品種、田間管理、産品銷售)。土地租金及生産投入由村投公司墊付,政府補貼歸公司享有,農戶除土地保底收益1100元/畝外,年終總收益按村投公司40%、農戶60%的比例進行分配。

目前,全旗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150家,服務面積突破180萬畝。落戶達拉特旗的中化農業技術公司,利用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MAP)每畝收取全程託管費用610元,為農戶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涵蓋農業生産全過程的現代農業綜合解決方案,通過制定作物營養方案、整合農機資源、土壤改良修復、全程種植服務等措施,實現畝均增收350元,與個人經營相比畝增純利200元。

(記者 王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