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對於俄羅斯海軍而言,大型水面艦艇嚴重短缺,是一個大問題。但俄國內造船廠未來幾年的訂單已滿,並且建造速度緩慢。因此向中國訂購軍艦的想法,在俄羅斯國內很早之前就已經存在。”
事實上,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僅存的幾大造船廠陷入嚴重的資金短缺狀態,大量技術人才流失,因此除了將少數蘇聯時代遺留的半成品戰艦續建完成,以及為中印等國建造了多艘驅逐艦和護衛艦外,俄海軍自己裝備的主力戰艦數量當真是屈指可數。
排水量2000噸級的22380型護衛艦已經算是俄新建水面戰艦中的“大個頭”
近年來,隨著俄海軍進入復蘇期,俄各大造船廠開始批量建造新型艦艇。然而受限于資金和技術能力,俄海軍暫時無力建造大型遠洋水面艦艇,因此除了繼續推進新型戰略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項目外,俄海軍接連下水的主力艦艇大都是一兩千噸的輕型護衛艦。
與之相比,俄海軍期待的大型艦艇項目卻接連遇阻。例如在兩棲艦艇方面,俄軍曾希望從法國採購“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但該軍購案終因政治因素而告吹,俄海軍只能回頭建造設計陳舊的11711型大型登陸艦,其首艦“伊萬·格倫”號于2018年服役。它已經是俄海軍最現代化的兩棲艦艇,但排水量僅有6000噸,兩棲作戰能力、尤其是航空戰力更無法與以071型船塢登陸艦、075型兩棲攻擊艦為代表的解放軍新一代兩棲艦艇相比。
“伊萬·格倫”號已是俄海軍最現代化的兩棲艦艇
從這個角度而言,俄媒提到的“俄海軍大型水面艦艇嚴重短缺”“船廠訂單已滿”均是事實。因此無論是在俄羅斯還是在中國,有關“中國幫助俄羅斯建造軍艦”的民間提議並不少見。不久前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接連發生維修事故時,中國軍迷還熱情歡迎“俄航母到中國維修”。
但老司機了解的情況是,俄海軍在此問題上依然有些“放不開”——長期以來都是中國向俄羅斯採購先進軍艦或艦載武器系統,短短十來年過去了,如今賣家和買家卻要反過來,俄海軍乃至俄國內輿論在感情上都有些難以接受。此前俄海軍在建造“暴徒-M”輕型護衛艦時曾向中國採購國産柴油發動機,但最終俄海軍仍選擇放棄中國的成熟産品,在很大程度都與這種彆扭的抵觸情緒有關。
或許正是為了消除這種抵觸情緒,俄媒最後建議説:“我們假設,俄國防部不準備把建造驅逐艦或巡洋艦的訂單交給北京,但海軍艦隊不僅是軍艦和潛艇,它還需要補給船、醫療船等輔助艦船。中國為解放軍海軍建造了亞洲最大的醫療船‘和平方舟’號。為何不向中國訂購俄羅斯海軍急需的一系列非戰鬥專用艦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