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書手記】要用好黨的政策,讓更多人得到實惠

發佈時間:2021-07-19 10:42:45    來源:中國網    作者:劉啟國 馮媛    責任編輯:謝露瑩

劉全明向其他椒農示範辣椒授粉。馮媛 攝

中國網軍事7月19日訊 我叫劉全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忻口鎮金山鋪村人。1978年參軍入伍,1980年7月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産黨,1982年退伍後回到家鄉金山鋪村,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

自從卸下肩上的鋼槍,扛起帶領村民們增收致富的重擔,我就立志帶領村民走上科學致富的之路。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2000年夏天,我在原平市上墳村接觸到了辣椒種植。我發現種辣椒的經濟效益遠遠超過了種植玉米、高粱。回到家裏,我便興衝衝地跟家人商量種辣椒的事,不料,我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

不願看著希望落空。我跟同村的張秀明、張俏明、羅友和等另外9名退伍軍人商量了很久。2001年,我租了60畝土地,種起了辣椒。當年秋天,我種植的辣椒平均每畝比種植玉米多收入1300元左右,60畝地共計收入78000元,除去支出,每人分紅6750元。

嘗到甜頭後,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帶領同村村民共同致富。剛退伍回到村裏的時候,我看著鄉親們在貧瘠的土地上拿著微薄的收入,過著貧窮落後的生活,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摸索出一條致富的門道,讓生活變個樣兒。種辣椒能讓大家過上好日子,那我就一定要堅持種下去,讓更多的人鼓起錢袋子。

從2001年開始帶領退本村伍軍人種植辣椒到2021年,在20個年頭的堅守和發展中,我不僅幫助同村村民增收致富,也帶動了忻府區的辣椒種植和辣椒産業發展。

自2001年賺到“第一桶金”後,我第二年便用這第一筆資金,擴建了育苗大棚。到秋天,辣椒再次豐收,我們獲得了第二筆創業基金。2003年,我帶領本村和周邊村的一些年輕人承包土地種起了辣椒,種植面積再次擴大。之後的幾年,辣椒種植業不斷向外蔓延,輻射到了曹張、秦城、奇村等鄉鎮(街道)。到2021年,忻府區辣椒種植總面積達到了15萬畝,忻口鎮獲得了“中國辣椒之鄉”的美譽。

在大家熱衷於辣椒種植之際,我又找到了第二條致富路——辣椒加工。2007年,我和張國軍、翟和平、徐三紅等人投資100萬元,建起了辣椒加工廠,購進了一套剁椒加工設備,註冊成立了忻府區綠源青農業合作社。優質的原材和精細的加工,保證了剁椒的品質,贏得了廣大客戶的認可,換來了一張張訂單。

如今,綠源青農業合作社擁有育苗棚50畝,每年育苗400萬株,可提供1000畝辣椒秧苗;每年收購、加工、銷售幹鮮辣椒8000余噸。我的客戶有四川的、山東的、湖南的,可以説遍及全國各地,而合作社近年來的營業收入均在1000萬元以上,去年合作社的收入達到了1400余萬元。

作為一名共産黨員,黨史學習教育開始後,我堅持每天學黨史,用黨史知識來武裝頭腦,充實內心。我經常教育子女,現在取得的成績,離不開黨的領導和支援,要用好黨的政策,讓更多人得到實惠。多年來,我把愛心獻給了每位辣椒種植戶,始終在為社會做貢獻,堅守著共産黨員的初心,我先後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支援200余次,期間還多次資助老弱病殘及貧困戶。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我認為“一花獨放不是春,一人富帶動大家富”,因此,我鼓勵支援更多的退役軍人幹事創業,彰顯咱們軍人的本色。截至目前,忻府區已有200多名退役軍人參與到辣椒種植的行列中來。

“當兵咱要爭先進,種地也絕不能落後!”多年的摸爬滾打中,我沒有忘記自己曾是一名光榮的戰士,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産黨員,更沒有忘記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我一定要展示一名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精神風貌。(文字整理:劉啟國 馮媛)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