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書手記】黨史故事蘊含著巨大的力量

發佈時間:2021-05-28 12:54:07    來源:中國網    作者:欒建松 閆培    責任編輯:謝露瑩

欒建松為黨員授課。

結合黨史故事與業務骨幹進行“課題”討論。

中國網軍事5月28日訊 我叫欒建松,是中建四局北京公司某項目部黨支部書記。三年前,我結束了16年的軍旅生涯,進入了中建系統。從退役軍人到國企基層黨務工作者,一步步走來,我始終保持“對組織忠心、對工作用心、對群眾關心”的原則,恪盡職守,踏實勤勉,創新進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獻精神踐行初心誓言,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工作韌勁,推動黨建工作出成效。

前幾日,我以“為何學、何為學、學為何”為主題,組織全體黨員和青年骨幹進行了一場黨史教育。

黨史故事蘊含著巨大的力量,講好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為了把黨史故事講出品質、講出深度、講出正氣,我從選題、結構、形式、內容等方面反覆衡量,精心準備,將黨史故事和國企擔當、國企使命相結合,項目發展和個人實際相結合,既生動有趣又通俗易懂,還給大家留有一定的思索空間。沒想到,許多黨員骨幹意猶未盡,課後圍著我繼續探討個不停。一名黨員感慨地説,這堂課讓我認識到黨史魅力無限,更是新時代國企員工應該主動挖掘的“精神富礦”。

不管是給黨員員工上課,還是處理其他工作,部隊教會我的很多東西,都成為我在新“戰場”開拓進取的“金鑰匙”。回想剛入職時的情景,我至今感慨不已。那時,我所在的國家某重點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即將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其中18.4公里的勘測定界以及地面附著物評估工作亟待解決。受領任務那一刻,我二話不説,當即收拾行當,帶著人員奔赴現場,面對高溫天氣和沿線70%為灌木密林的複雜環境,哪最難我就衝在哪,哪最累我就站在哪。一連幾個月,不分日夜,我踏遍了沿線的每一米土地,跑遍了沿途3個市區、4個鄉鎮、16個村莊,協調對接土地、交通、電力等十幾個政府部門,走訪對接鄉鎮及駐村幹部110余人,在涉及百姓關心關注的徵拆、賠償問題上,逐村逐戶開展政策宣講,登記造冊,主動化解了風險矛盾,最終在預期計劃內提前一個月完成評估任務。

2020年3月,受疫情影響,我所在工程項目一度遲滯不前。為了確保如期保質交付工程,我主動對接駐地疫情防控指揮中心,經過反覆商討,建立與政府、業主、勞務等多個部門 “協調聯動機制”,採取“分批次、分數量、分階段”的方法,協調工人300余人、車輛20台次組織農民工返場復工,並制定《應急處置預案》《聯防工作機制》《復工復産保障計劃》《勞務返(進)工作規範》等四項23份方案措施,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確保安全有序復工。

為了讓黨史學習教育與施工生産任務無縫連結,我採取“見縫插針、化整為零”的方式,創新開展“微學習、微行動、微教育、微言論”學習模式,提出了“餐前學一史、工前學一事、睡前學一題”,並通過印發黨史學習活頁、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走訪慰問困難黨員、開辦“業餘黨校”、設置“餐廳廣播”、制定“服務清單”等活動,實現了學習教育與施工生産的有效融合,營造了處處是課堂、隨時受教育的學習氛圍。

離開部隊,我變化的是身份,不變的是軍魂,不變的是初心,不變的是責任。對每一名跨界衝鋒的退役軍人來説,新征程充滿希望,但並不是坦途,樸實純粹的實幹,持之以恒的拼搏,敢於挑戰的勇氣至關重要。(文字整理:閆培)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