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黨員】89歲老黨員30萬大額黨費交給黨

發佈時間:2021-03-25 17:13:36    來源:中國網    作者:謝露瑩 黃思 文佳    責任編輯:吳亮 戚易斌 李小華

今年89歲,有65年黨齡的老黨員李富德。

李富德舊照。

中國網軍事3月25日訊(記者謝露瑩 通訊員黃思 文佳)2021年1月21日,剛剛度過89歲生日的中國航太科工二院中天鵬宇公司離休幹部李富德早早起床,還特意穿上珍藏了幾十年的舊軍裝。這名有65年黨齡的老黨員,要在工作人員陪同下完成30萬元大額黨費的捐贈。這一天,他期盼了很久,心中埋藏多年的心願將在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即將來臨之際,以一名普通的共産黨人最質樸的方式來達成。

李富德早早來到路邊等待,一路上兩次起身為工作人員指路,熱情又稍顯焦躁,這是一位老兵為報黨恩的迫切。疫情之下的銀行營業廳,人流稀少,顯得很清靜。“卡裏有30萬元,我要用它來交黨費。”老人顫顫巍巍但堅定的話,讓年輕的銀行工作人員聽了先是一愣,放下詢問的紙條後又向老人身邊陪同的人員反覆詢問,以確認“自己確實沒有聽錯”。心願達成後,李富德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眼裏的光和孩子般的笑容讓在場的所有人為之動容。

副處級科員離休、30多歲因病耳聾、家屬沒有工作和收入……“我本是窮苦出身,是黨教育我、培養我;現在我的日子好過了,更要念黨恩,記黨情。今年是建黨100週年,能以這種特別的方式回報黨的教育培養,能以自己微薄之力為國家富強做點貢獻,我心滿意足了!”完成捐贈之後,李富德這樣表達心聲。

堅定不移跟黨走,硝煙戰火鑄忠誠

李富德常對他人講,是黨和軍隊改變了他的人生,沒有黨和軍隊的培養教育,就沒有他現在的一切。

1932年1月,李富德出生在山東省定陶縣灣子張村的一個貧農家裏。在時局動蕩、戰火紛飛的艱難歲月裏,他的童年經常是有上頓沒下頓,遇到天災甚至要沿街乞討,親歷了日寇燒殺搶掠,見慣了軍閥橫徵暴斂,體會了百姓流離失所。1948年1月,李富德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入伍那天起,年僅16歲的李富德就打心底裏認定,跟著這支隊伍走,有希望!

李富德跟著部隊轉戰湖北老河口、攻濟南、戰淮海、打過長江去,在人民軍隊風卷殘雲的大決戰中,血與火的洗禮讓年輕的他逐步走向成熟,從當初夢想“吃飽飯、穿暖衣”,到後來心中有了更神聖和崇高的理想追求。他不斷追求進步,從通訊員到無線電員,而後當排長、立三等功、獲得實彈射擊一等獎,參軍8年後,實現了人生又一次重大轉變,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産黨黨員。回想當年入黨時的情形,他還記得當年的誓言:“希望加入黨的隊伍走向鬥爭的最前線,在黨需要的時候把自己的一切和生命獻給黨”。

黨讓幹啥就幹啥,哪需要哪安家

幾十年來,無論組織讓李富德幹什麼,他都從無二話,“打起背包就出發”。

戰爭年代,他是通訊兵。當時,通訊兵是首長的“耳目”、軍隊的“神經”,被毛主席稱讚為“千里眼順風耳”,選拔非常嚴格,必須政治堅定、技術精通、作風過硬,個個都是“百里挑一”。銀線架四方,電波振長空,解放戰爭時期,我軍通信裝備還很落後,戰場通訊主要還是靠通訊兵雙腿跑著保障政令暢通,李富德守總機、轉接電話、架線,樣樣都不含糊,與戰友們用僅有的通訊設備和一捆捆電話線串聯起戰場上的通訊。在通訊兵之間流傳著一句話——“鐵腳走萬里,紅心為革命”,這句話印在了李富德的心裏,在人生路上無論是平途坦道還是坎坷崎嶇,他都走得異常堅定。

1956年,表現優異的他被部隊送到瀋陽通信學校深造學習,在校期間,他系統學習政治理論、通信知識和軍事技能,通過勤學苦練,努力提升能力素質。1960年4月調入國防部五院,成為我國航太事業創業大軍中的一員,先後在航太戰線多個崗位工作過,無論是當助理員、副隊長,還是副處級科員,無論工作怎麼調、角色怎麼變,都把現有崗位看作“為黨做貢獻的舞臺、為人民服務的陣地。”1965年單位集體轉業,脫下軍裝的他初心不變、鬥志不減,始終全身心紮根國防軍工戰線。1970年,他響應組織號召加入到支援“三線”建設的大潮中,一幹就是6年,面對極其艱苦的工作環境,作為車隊副隊長的李富德始終兢兢業業奮戰在一線。然而,一次普通感冒讓正值當打之年的李富德罹患神經性耳聾,在前途大好的時候他主動退出了領導崗位,此後幾十年一直紮根平凡崗位默默奉獻,直至1993年3月以副處級科員身份離休。

烽煙散處藏功名,淡泊一生守初心

談起往事,李富德始終低調而謙遜,説得最多的話是:“我沒做過什麼大事,只是航太大軍中很平凡的一員。”

和航太戰線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一樣,在經歷過“兩彈一星”這樣偉大事業錘鍊的李富德身上,“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紅色基因早已深深融入靈魂血脈,成為他幾十年執著堅守的人生信條。

在李富德家裏有一個精細保管的小箱子,裏面有1955年毛主席親自下令頒發的共和國三大獎章之一的“解放獎章”,1988年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授予的“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章”,1993年中國航太工業總公司頒發的“航太創業榮譽獎章”,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這些獎章,他從不示人,但卻深藏於心。每一枚獎章都代表了一段歷史,是組織的肯定,是奮鬥的見證。有些獎章因時代久遠已不復當年的光亮,但這榮譽之光一直在李富德心裏熠熠生輝,伴隨他的人生軌跡,教育和感動著其他人。

李富德的愛人沒有工作和經濟收入,老兩口生活並不富裕,在問及她是否支援這次大額黨費捐贈時,老人爽朗答道:“只要他高興,我就高興,他的心願達成了,心裏就踏實了,我也踏實了。”幾十年淡泊生活,早已讓他們把精神富足看得比物質享受更為重要。1956年,組織一聲號召,每月津貼只有9塊錢的李富德,捐獻了80多塊錢;1960年,他又一次性捐了17尺半的布票,當時每人每年只有6尺的配額。只要國家需要,別人有困難,他都大方出手,熱心相助,而自己的吃穿用度什麼便宜選什麼,衣服常常是補了又補。

在身邊人看來,李富德很普通、很平凡,沒有太多驚天動地的故事,但這些點點滴滴給人的感動和力量是真切的、真實的,樸實無華的精神之美往往更加動人。其實,在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歲月、在“萬人一桿槍”的航太戰線,挺起民族脊梁的力量之源在於成千上萬無名英雄無私無畏的犧牲奉獻,也正如當前那句時髦語説的那樣,“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踏平坎坷通坦途,一片丹心寫忠誠。17載從軍路、33年航太情、65個春秋跟黨走,戰爭時期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和平年代他獻身航太、默默奉獻,夕陽歲月他心懷感恩、奉獻餘熱,作為一名受黨教育一生、為黨奮鬥一生的共産黨員,他與千千萬萬挺起民族脊梁的無名英雄一樣,用堅守書寫一名老兵生命不息、衝鋒不止的革命豪情,用初心描繪一名老航太人隱姓埋名、淡泊一生的崇高境界。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