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延安走來的北京外國語大學

發佈時間:2019-07-08 09:44:00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楊宏偉    責任編輯:吳亮

“七七事變”後,國外華僑和國際友人紛紛來到延安支援中國共産黨的敵後抗戰,外語人才的缺乏日益凸顯出來。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中共中央就把培養外語幹部列入議事日程。

1941年3月,為了加強與蘇聯的交流合作,中央軍委指示,設在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成立俄文隊。不久,俄文隊發展為俄文大隊,下設一、二、三隊。1941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將抗大三分校改為延安軍事學院。12月,俄文大隊轉為延安軍事學院俄文科。

1942年6月,延安軍事學院俄文科調整為軍委俄文學校。兩年後,學校增設了英文科,因此不能再用俄文學校的名稱,於是更名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延安外國語學校培養了一批軍事翻譯幹部和外語師資力量,為創辦正規化的外語學校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1946年1月,延安外國語學校部分師生到達張家口市,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內成立外語系。6月,晉察冀軍政幹部學校的外語幹部訓練班師生轉入華北聯合大學,與華北聯合大學的外語系合併成立外國語學院。1948年5月,學院遷至河北省正定縣城天主教堂。同年8月,華北聯合大學與北方大學合併,改名為華北大學,校址仍設在正定。華北聯合大學的外國語學院與北方大學的外文班合併為華北大學二部外語系。

此時,解放戰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面對新的形勢,中共中央敏銳地意識到,我黨的外交人手遠遠不能夠滿足現實需要,要成立新中國,並走上國際舞臺,必須培養一支屬於自己的外事幹部隊伍。

其實早在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前,周恩來就親自組織安排,把從南京、重慶和北平撤回的外事幹部編成一支隊伍,于3月9日離開延安向東進發,東渡黃河來到晉綏解放區。5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將原軍委外事組改組為中央外事組,葉劍英兼主任,王炳南任副主任,馬海德任顧問。下設三個處,即研究處、編譯處和新聞處。中央外事組成為新中國外交部的前身。

1948年4月,中共中央進駐西柏坡後,中央外事組接受了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籌建中央外事學校。1948年6月,經過緊張籌備,以華北聯合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師生為基礎,中央外事學校成立。中央外事學校屬部隊編制,實行軍事化管理。從一開始,中央對學校的建設就提出了很高的標準,要求辦成一所正規化的外語專科學校。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戰役打響。隨著平津戰役的節節勝利,國民黨部隊退縮到北平城內,北平成為一座孤城。12月15日,中央外事學校師生奉中央外事組指示隨軍北上。由於當時北平尚未解放,學校先遷到良鄉縣城。學校很快恢復上課,除業務學習外,還進一步加強政治學習,重點開展入城紀律教育,有些學生還將參加北平、天津等新解放城市的接管工作。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隨後,外事學校搬遷到北平東郊南巷禦河橋。為了滿足新中國成立後外事工作之急需,中央指示擴校招生。6月,華北大學二部外語系30多名學生併入中央外事學校,改稱為外國語學校,仍隸屬中央外事組領導。到9月份,全校師生已達到1000多名,學校規模迅速擴大。

1949年11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正式成立,外國語學校隸屬外交部領導。1953年夏季,學校第一次參加全國統一招生,學制由3年改為4年。外事專業屬絕密專業,學校招生按國防軍工院校標準,提前到中學選拔學生。這一屆共招新生94人。

1954年8月,外國語學校經高教部呈國務院批准,改稱北京外國語學院,行政領導關係由外交部轉隸高教部。這一時期,北京外國語學院與北京俄文專修學院、北京俄語學院並行發展。

1959年2月,中央決定北京外國語學院與北京俄語學院合併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設有6個係8個專業和一個留蘇預備部。1960年9月,留蘇預備部撤銷,成立外國留學生辦公室。1994年4月,學院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據不完全統計,從北京外國語大學走出駐外大使400多名,出任參贊的有1000多名,被譽為“新中國外交官搖籃”。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