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柏坡到北平:中共中央大搬遷

發佈時間:2019-03-27 10:14:23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作者:李潤波    責任編輯:吳亮

三大戰役結束,長江以北的華東、華北和東北三大解放區連成一片,使解放區面積和人口陡然增多,中央管理機構需要擴大,搬遷到大城市辦公已成必要。於是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後,中央機關的搬遷問題立即提到議事日程。毛澤東主席根據各方意見提議,中共中央和軍委機關在開完七屆二中全會後遷往北平。中央機關從農村搬到城市,是我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標誌之一。

中央決定由周恩來、任弼時、楊尚昆負責搬遷指揮,楊尚昆負責具體調度,曾三負責文檔整理和押送,李克農先去北平負責安全調查。楊尚昆接受任務後,立即給在北平的彭真、葉劍英等發去密電,通知他們在北平做好迎接中共中央機關大搬遷事宜。

1949年3月22日,葉劍英、李克農從北平發來電報,説北平及搬遷沿途交通警戒等一切佈置就緒,黨中央可以搬遷。西柏坡接到電報後,立即復電:“我們預定24日晚去涿州,請派一名負責幹部到涿州等候我們。”意想不到的是,直到23日淩晨2時,預定的20輛吉普車才到齊,而計劃中的100輛大卡車也只到了一部分,這就導致原定跟隨吉普車行動的人員無法按時登車,部分物資和工作用器材也不能按時裝車。楊尚昆非常著急,一方面要錢益民加緊催促,另一方面將情況報告周恩來。經商議決定,先用吉普車將書記處送走,其餘本應隨書記處第一批走的人員,等大車到後再説。預先制定的遷移和用車計劃被打亂,必須立即作應變調整,重新組織。

3月23日清晨,新華社向全國發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公報。上午,毛澤東等走向由11輛吉普車組成的車隊,一同離開了中國共産黨最後一個設在鄉村的最高指揮部,踏上“進京趕考”之途。這次搬遷主要擔心的是安全問題,所以北平“迎接中央遷往北平組織委員會”作出週密安排:從唐縣到涿州由華北軍區負責,涿州到長辛店由四十二軍負責,長辛店到西直門由四十一軍負責,西直門到香山由李克農負責,對空警戒由劉亞樓負責。

由於忙著應付意外情況,楊尚昆無法在毛主席登車前先行開拔。拖到午飯時,大卡車還沒有到齊。楊尚昆拉上伍雲甫匆忙離開西柏坡,同車的還有他的二兒子楊紹明和伍雲甫的兒子伍紹祖。到保定已是子夜,保定城裏到處都是向平津遷移的人,飯店、旅店爆滿。最後他們終於找到一家小客棧小憩。次日中午進涿州,先檢查警衛、住宿等佈置,因為毛澤東等中共領袖們今天要在這裡安歇。

3月21日,葉劍英、李克農電報建議中央領導到涿州後改乘火車進北平。周恩來答覆,中央領導24日晚在涿州住一夜,是否坐火車不確定,可作兩手準備。據軍委鐵道部部長滕代遠報告,從涿州到清華園共12站,全程60公里,2小時可到達。

23日午飯後,中央五大書記開始登車。11點,車隊告別歡送人群,浩浩蕩蕩北上,經靈壽、行唐、曲陽,當晚住在唐縣城東淑閭村。毛主席住在農民李大明家裏,睡在用門板搭的簡易床上。

24日一早,北平市市長葉劍英從北平打來電話,建議中央領導由涿州改乘火車進城,原因是,從長辛店乘汽車到南苑機場,必須從廣安門進城,然後由西直門出去,這段路面很差,所以建議乘火車。周恩來當即表示同意。車隊上午9點繼續出發,中午在保定吃午飯,下午3點到涿州,晚上住在四十二軍軍部。葉劍英、滕代遠從北平來到涿州迎接。

25日淩晨2時,眾領袖從涿州登上火車,車開得很慢,為的是掌握好時間,保證清晨6時到達北平西郊的清華園車站。火車到站後,羅榮桓、聶榮臻、李克農已在車站迎接。隨後,他們乘吉普車前往預先安排的頤和園益壽堂休息。到地方一看,五大書記休息的屋子冷清清、空蕩蕩,既沒有床舖也沒有沙發,只有用木凳拼搭成的鋪位。經查得知,是中央社會部的保衛人員出於安全考慮,提前把園內的人給清出去了,所以領袖們到後要水沒水,找飯沒飯,幾位最高領袖就在這裡湊合著午休。

周恩來將楊尚昆找來,要他馬上到西苑機場對入城儀式作最後的現場檢查。為保障首長安全抵達北平,社會部部長李克農提前組織了一支150多人的便衣保衛隊,暗中對首長行程進行保護。

下午3時,毛澤東在西苑機場檢閱部隊。這位數百萬雄師的統帥,雖然幾年來指揮著全國的人民解放戰爭,但一直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此刻親臨部隊檢閱,心情非常好。接受檢閱的有3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和1個坦克營。在機場,毛主席還受到北平社會各界人士的歡迎,與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和無黨派愛國人士沈鈞儒、郭沫若、黃炎培、馬敘倫、李濟深等一一握手,之後又與前來迎接的傅作義合影留念,然後到頤和園佛香閣休息,第二天搬進雙清別墅。從這一天起,毛主席在雙清別墅居住了80天。在那裏,毛主席和朱總司令向作戰部隊發佈了作戰命令,指揮了空前的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和追殲白崇禧集團戰役。6月15日進駐中南海豐澤園,中央機關和中央軍委也同時進駐中南海。

中國共産黨首腦及核心機關進駐北平,標誌著新中國即將誕生,一個新的時代從此開始!

(摘自2009年第5期《中國檔案》)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共産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