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軍人】周曉東:把心血撒在鄉村的原野上

發佈時間:2018-12-25 12:25:18    來源:中國網    作者:謝露瑩 劉嬌楊    責任編輯:謝露瑩

周曉東,男,漢族,海南華光漁業科技有限公司總農藝師。

中國網軍事12月25日訊(記者 謝露瑩 實習記者 劉嬌楊)周曉東,男,漢族,遼寧瀋陽人,1966年9月出生,1987年11月入伍,1990年4月退伍。

周曉東輾轉遼寧、黑龍江、天津、海南、四川等地,潛心研究春小麥、水稻育種的跨緯度種植。收集整理3萬多份水稻、小麥種質資源,建立全球首個私人種源庫;解決了春小麥抗倒伏的世界難題;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獲得國審品種兩個,累計為國家增産糧食10億公斤。他不忘初心,關心支援部隊建設,在服務官兵、服務部隊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先後被遼寧省軍區政治部、遼寧省委宣傳部評為“理論武裝之星”。

航太育種技術是當今最前沿的育種技術。2004年10月15日,我國第二十顆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返回地面,帶回了周曉東搭載的小麥品係13個共計54克。目前,通過該項技術已經選出小麥新品係1000多份。

近年來,由於氣候條件的變化,尤其是春小麥新品種的缺乏,老品種退化,造成産量和效益的直接下滑。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周曉東發現了幾株特殊的矮稈小麥。在此基礎上利用雜交選育的方法選育出了新一代的“鐵稈小麥”。

2005年7、8月間是小麥收穫的季節,東北春小麥主産區黑龍江省克山縣遭遇了歷史罕見的強降雨,全縣小麥倒伏面積達90%以上。但他在黑龍江省農科院克山分院的試驗田裏和在解放軍瀋陽軍區克山農場種植的150畝小麥卻一株不倒,收穫後平均畝産達到800斤以上,成為北大荒的一道風景。

2010年秋,他在遼寧中部地區試種的小麥、水稻“一年兩熟”獲得成功,實現了遼寧省傳統的大田糧食作物一年一熟種植模式的歷史性突破。綜合試驗數據顯示,第一茬小麥平均畝産400公斤,第二茬水稻平均畝産413公斤,畝産比單種一季水稻多200公斤。這種“一年兩熟”的種植模式,可節約灌溉用水30%。

2010年年4月29日,國家農業部組織國內10名權威育種專家在北京對周曉東這些年取得的成果進行了專題論證,給予一致肯定。專家組認為,周曉東的研究成果,對加快提升我國北方春小麥育種水準意義非常重大。

小麥育種被政府認定為農業公益事業,國家專項資金扶持,由農業科研部門主抓。作為“個體科研戶”的周曉東用個人的努力實現著國家行為,堅持30年把公益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

周曉東搞小麥育種雖然沒有個人效益,但他選育的小麥良種卻得到了當地農民的自然推廣,農民受益,國家受益。同行們都説他的麥種是“雷鋒牌”的。周曉東多次提出,雖然現在搞育種也是市場經濟,但不能光想著自己的錢袋子,要多想想老百姓的米袋子和國家的糧囤子。

2013年4月20日,周曉東在列車上得知四川雅安發生地震的新聞。他立即通過多種渠道查到了雅安雨城區的救災捐贈接受電話,聯繫好以後,即刻通知家人,把儲存在倉庫裏的一萬斤大米運往災區。2013年8月,遼寧撫順清原縣發生特大山洪,他又為災區人民送去一萬斤大米。

2017年2月16日,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參觀周曉東的實驗田聽到他的事跡後給予高度讚揚,欣然為其題詞:學雷鋒不忘初心,謀創新碩果纍纍。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