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打贏的“陸戰鐵拳”

發佈時間:2018-08-21 09:15:17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曹玥    責任編輯:謝露瑩

4年來,轉戰18省市,行程10萬餘公里,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4年來,共動用武器裝備8萬餘件(次)、車輛6000余臺次,參加各類演訓活動140余次……這一組組數據刻錄著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一營的轉型之路,見證著這支新型合成步兵營從無到有、鑄就“陸戰鐵拳”的歷程。

三伏酷暑,《工人日報》記者走進火熱的練兵場,探尋這支“陸軍轉型急先鋒”提升戰鬥力的答案。

“一刻不敢耽擱”的探路者

2014年8月1日,嘹亮的軍歌響徹禮堂,時任營長肖民從旅領導手中接過新型合成步兵營營旗,從此拉開了該營改制換裝的序幕,全體官兵歡欣鼓舞。但當原先靠“兩條腿、一支槍”打仗的步兵見到數百份説明書、數萬個部件等“豪華”裝備時才意識到,改制換裝絕不像交接營旗那般輕鬆。

班長徐大鵬原是連隊“一號觀察手”,抱著新式偵察設備,卻仍用“老一套”偵察辦法,第一次“亮相”便敗走麥城;二連連長賀亞鵬在演練中沒能很好發揮出新型突擊車的作戰優勢,戰鬥剛剛開始就被導調組叫“停”,講評會上,院校、裝備專家的話如重槌擊鼓:“火炮挪到了車上,思維還躺在車下。”

知恥而後勇,全營官兵憋足勁要打一場“翻身戰”。

某連組建了攻關小組,挑燈夜戰60多天,自主研究編寫15本專業大綱、2套訓練教材、100余份教案,填補了新裝備試訓的空白;官兵們為了搞懂一個數據,有時在戰車上一鑽研就是幾個晝夜……就這樣,白天請專家授課、操裝訓練,晚上整理筆記、分析問題。白手起家的一營,列裝當年人裝融合率達97.6%。一次訓練中,突擊車武器站出現故障,教導員于林新帶領戰士4個小時成功排障,專家感慨:“沒想到教導員也懂維修技術!”

2017年5月,上級組織戰備拉動,僅短短20多分鐘一營就完成全員全裝出動和戰鬥部署。去年以來,該營接受應急抽點、拉動70余次,零失誤。

“不知怕字怎麼寫”

2015年盛夏,八百里瀚海,硝煙瀰漫。一營新型單兵防空導彈實彈射擊面臨重重考驗。“靶機高XX米,每次投擲X枚紅外誘餌彈。”聽到條件,現場一位專家質疑:“這可是極限,導彈出廠定型試驗時條件也沒有這麼苛刻,能打上嗎?”

突破“極限”是一營的常態。由於許多新裝備尚未定型,需要戰士們在訓練中不斷地試驗、高強度甚至是破壞性使用,才能找準新裝備在作戰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試出極限。所以他們從接裝第一天起,就定下決心,一定要跑出、打出、試出極限。

裝備試驗,從平原到高原,從草原到戈壁,輾轉全國18個省市,在此過程中,零下30多攝氏度的高寒測試中一呆就是20小時,有人7個手指頭被凍傷;全員參加海上試訓,一漂就是3天3夜……在該旅副參謀長叢光輝的眼中,一營的人,“似乎從來不知‘怕’字怎麼寫”。但營長宋恒哲誠懇地説道:“其實,在極值下訓練,我們比誰都怕。”

最終,一營先後發現嚴寒條件下天線倒伏不到位等200余個問題,提出改裝建議400余條。所有裝備均實現當年列裝當年形成戰鬥力,總體作戰效能較以往大幅提高。

遲到的114張退伍證

2015年10月,渤海灣畔某訓練場,該營成建制、成體系開進演兵場,全要素、全過程接受實戰性檢驗。講評會上,原總裝備部對其在“推進裝備發展、建設新型力量、裝備模式創新、作戰效能鑒定”四個方面給予褒獎。

沙場下,曾摘得全旅高射機槍操作比武桂冠的某連上等兵楊士泓,剛完成車載重機槍火力打擊演示,不禁流下了眼淚。在場的人知道,楊士泓一個月前就應退伍,家裏病重的奶奶還在等著他,但“等打完最後這一仗再返鄉”是他的心願。

在一營,還有113名老兵與他一樣,因部隊需要而留下參加試驗鑒定,主動推遲退伍時間。

“一次入伍,終身為兵。作為軍人,關鍵時候怎能離崗?”某連一炮手金虎在推遲復員申請書上寫道。當兵2年,他發射炮彈60余發無一脫靶。復員前,他和相戀8年的未婚妻商量,預定10月舉辦婚禮。當聽到部隊需要他們參加實戰檢驗時,他主動與家人商量推遲婚期,決定再上沙場當一次兵。

全營的人都明白,在轉型路上,每位軍人都有責任,雖然素質不一、專業不同,但擔當的使命沒有分別。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