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軍隊傲視對手的這股“氣”從何而來

發佈時間:2018-08-13 16:27:44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胡春華 徐向陽 胡蝶    責任編輯:王月

人民軍隊的“DNA”,承載著我軍的性質、宗旨和本色,蘊含著鮮明的政治立場、堅定的信仰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優良的作風紀律。我們重溫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是一種回望,看看初心到底是什麼;是一種對標,看看有沒有偏離本真;是一種希冀,看看如何用優良傳統重塑頭腦、重塑工作,找到“屬於未來的東西”。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命令面前沒二話,任務面前沒困難。”新疆軍區某紅軍團官兵在朱德親筆提名的“模範青年團”雕塑前接受傳統教育。梁晨 攝

學得深 悟得透 傳得久 用得活

譜寫紅色傳統的時代新篇

■解放軍報記者 胡春華 通訊員 徐向陽 胡 蝶

只有被歷史檢驗的傳統才彌足珍貴,只有被實踐創新的傳統才富有活力。

重溫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一組系列報道結束了,但“固根”“鑄魂”的工作永無終結。

有軍史專家這樣説:“一支不記得來路的軍隊是沒有出路的。”

人民軍隊的“DNA”,承載著我軍的性質、宗旨和本色,蘊含著鮮明的政治立場、堅定的信仰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優良的作風紀律。我們重溫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是一種回望,看看初心到底是什麼;是一種對標,看看有沒有偏離本真;是一種希冀,看看如何用優良傳統重塑頭腦、重塑工作,找到“屬於未來的東西”。

一支軍隊的強大不僅僅看“鋼”有多硬,更要看“氣”有多足。人民軍隊可以傲視對手的就是這股“氣”,讓敵人膽寒的更是這股“氣”,這是人民軍隊有別於任何軍隊的政治標識

人民軍隊的這股“氣”來自哪?

來源於黨管武裝的制度中,來源於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中,來源於嚴明的組織紀律中,來源於平等的官兵關係中……

這些“來源”都出自同一個地方——1929年,紅四軍在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古田村召開的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史稱“古田會議”。

會議批判了各種非無産階級思想,特別是舊軍隊的作風,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建軍的原則,規定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確立了我軍政治工作的方針、原則和制度。從此,人民軍隊面貌一新。

習主席深刻指出,古田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方。

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經受歷史的檢驗,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每逢大時代、大轉折關口,黨的領袖總是要求我們重溫軍隊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革命戰爭年代,毛主席多次要求全黨全軍組織學習古田會議《決議》,延安時期更是把《決議》列為全黨整風學習文件。1978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將《決議》印發全軍,作為政治工作的基本教材。

2014年10月,習主席率領全軍高級幹部重回古田,並在這次會議上精闢系統地概括出我軍政治工作“十一個堅持”的優良傳統,諄諄告誡我們光榮傳統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必須把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下去。

正是因為有了“根”和“魂”,人民軍隊有了一種神奇的力量。打敗了,重振旗鼓,愈挫愈勇;打散了,又重新聚攏,越聚越多。同一個兵,昨天在白軍貪生怕死,當了紅軍就能衝鋒在前。

正是因為有了“根”和“魂”,才有了紅軍師長陳樹湘絞斷自己腸子的堅毅,才有了秦基偉抬著棺材赴上甘嶺的決絕。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一切敵人所壓倒,人民軍隊前赴後繼,完成了舉世罕見的萬里長征,趕走了日本侵略者,打敗了800萬國民黨軍隊,敢於用劣勢裝備戰勝“聯合國軍”。

朝鮮戰爭結束後,毛澤東自豪地説:“美軍不行,鋼多氣少”,而我們是“鋼少氣多 ”。史達林為之動容:這是一支偉大的軍隊!

“鋼少”,曾是我軍的真實現狀;“氣多”,卻是我軍的制勝法寶。歷史上,我軍從來沒有在物質上強過敵人,但始終在精神上高於對手。敵人最害怕的,就是我們最強大的,強就強在政治上強、政治工作強,“氣”比“鋼”多。這是人民軍隊有別於任何軍隊的政治標識。

歷經血火淬煉的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深刻揭示了政治工作的客觀規律和作用機理,集中體現了革命性、戰鬥性和科學性的高度統一,是我軍的“元力”“元氣”所在。

在《朝鮮戰爭中的美國陸軍》一書中,作者這樣描述中國軍隊:“在戰爭中還從未發現一支健全的共産黨軍隊陷入解體。不管這支軍隊損失如何嚴重,只要黨組織還保持完好,他們就有抵禦能力。”

還有外媒評論:“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就怕中國軍隊毛澤東化”。

“道之所在,天下歸之;義之所在,天下畏之。”敵人最害怕的就是我們最寶貴的,他們想搞的就是“拔根去魂”的“政治轉基因”,想“拔”的就是我們傳統的根,想“轉”的就是政治工作的基因。對此,我們應頭腦清醒,對傳統的學習越深入,領會越透徹,看得越清楚: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所強調的“讓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實質上就是政治工作優良傳統永放光芒、政治建軍之魂永放光芒。

1  2  3  4  5  >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解放軍報